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庭坚的诗论 江西诗派宗法 严羽 沧浪诗话 至东坡 苏轼 山谷 黄庭坚 始出己法以为诗 唐人之风变矣 山谷用工尤深刻 其后法席盛行 海内称为江西宗派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 1045 1105 字鲁直 号山谷 洪州分宁 江西修水 人 宋代著名文学家 与苏轼并称 苏黄 开创 江西诗派 黄庭坚论诗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强调 情性 不过他认为 情性 应该是正直敦厚 情感从容不迫 反对过于表露 二是作诗虽然强调煅炼和用意 但他向往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浑成 不烦绳削而自合 无意于文 三是他总结了一套学习和借鉴古人艺术经验的方法 意在超越前人 独立创造 一 诗品与人品合一 温柔敦厚为上 书嵇书夜诗与侄 指出有好的人品才能写出好的诗文 好的诗文又可以涤除读者心头的垢渍 叔夜 嵇康 此诗豪壮清丽 无一点尘俗气 凡学作诗者在可在成诵在心 想见其人 虽沈于世故者 暂而揽其余芳 便可扑去面上三斗俗尘矣 何况深其义味者乎 时时讽咏 以洗心忘倦 潘子真诗话 引黄庭坚云 山谷尝谓余言 老杜虽在流落颠沛 未尝一日不在本朝 故善陈时事 句律精深 超古作者 忠义之气 感发而然 书陶渊明责子诗后 观渊明之诗 想见其人岂 恺 悌慈祥 戏谑可观也 在重视人品的同时 黄也重视诗品 即对诗歌艺术风格的要求 但也包含有道德及社会背景的因素 总的来说 黄所倡导的诗品是以温柔敦厚为主导 书王知载朐 音去 山杂咏后 诗者 人之情性也 非强谏争于廷 怨忿诟于道 怒邻骂坐之为也 其人忠信笃敬 抱道而居 与时乖逢 遇物悲喜 同床而不察 并世而不闻 情之所不能堪 因发于呻吟 调笑之声 胸次释然 而闻者亦有所劝勉 比律吕而可歌 列干羽而可舞 是诗之美也 其发为讪谤 侵陵引颈以承戈 披襟而受矢 以快一朝之忿者 人皆以为诗之祸 是失诗之旨 非诗之过也 主张温厚 反对粗鄙骂詈以为诗 不主张诗歌表现政治色彩浓厚而斗争性强的内容 既是对诗风的追求 又有对苏轼因诗祸而遭入狱 按指乌台诗案 的惊悸 对苏诗的风格是并不赞成的 认为有失温柔之旨 不过 黄庭坚反对诗歌讪谤怒骂也有合理的一面 以讪谤怒骂和直截了当地政治说教为诗 必然缺乏含蓄深长的韵味 失却诗歌应有的美学特征 还应当全面地观察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黄庭坚曾有过重视诗歌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的论述 曾有人认为这是苏黄在争名 其实并不如此 当是黄庭坚在晚年饱经风霜之后 深有感于当时之世不能容忍讥刺 宋徽宗曾下诏禁毁苏黄文集 盖因其诗中对唐玄宗 肃宗 张后 李辅国等均有讥剌 告诫后学的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 用心可谓良苦 二 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黄庭坚在中晚年后转向对诗歌审美特征及其创作规律的探索 重在炼字 造句 格律 布置等内部规律的研究 1 诗歌创作的本源 论作诗文 新诗日有胜句 甚可喜 要当不已 乃到古人下笔处 小诗 文章之末 何足甚工 然足下试留意 奉为道之 词意高胜 要从学问中来 尔后来学诗者 时有妙句 譬如合眼摸象 随所触体 得一处 非不即似 要且不是 若开眼 则全体见之 合古人处 不待取证也 作文不必多 每作一篇 要商榷精尽 检阅不厌勤耳 举场中 下笔迟涩 盖是平时读书不贯穿也 宜勉强于学问 岁月如流 须及年少精力读书 不贵杂博 而贵精深 作文字须摹 古人百工之技 亦无有不法而成者也 但始学诗 要须每作一篇 辄须立一大意 长篇须曲折三致焉 乃为成章耳 读书要精深 患在杂博 因按所闻动静念之触事 辄有得意处 乃为问学之功 文章惟不构空强作 诗遇境而生 便自工耳 山谷集 别集卷六 与徐师川书四首 山谷集 卷十九 其未至者 探经术未深 读老杜 李白 韩退之诗不熟耳 答洪驹父书 山谷集 卷十九 寄诗 语意老重 数过读 不能去手 继以叹息 少加意读书 古人不难到也 诸文亦皆好 但少古人绳墨耳 可更熟读司马子长 韩退之文章 凡作一文 皆须有宗有趣 终始关键 有开有阖 如四渎虽纳百川 或汇而为广泽 汪洋千里 要自发源注海耳 老夫绍圣 1094 以前 不知作文章斧斤 取旧所作读之 皆可笑 绍圣以后 始知作文章 但已老病惰懒 不能下笔也 外甥勉之 为我雪耻 骂犬文 虽雄奇 然不作可也 东坡文章妙天下 其短处在好骂 慎勿袭其轨也 所寄 释权 一篇 词笔纵横 极见日新之效 更须治经 深其渊源 乃可到古人耳 青琐祭文 语意甚工 但用字时有未安处 自作语最难 老杜作诗 退之作文 无一字无来处 盖后人读书少 故谓韩 杜自作此语耳 按 答洪驹父书 为黄庭坚晚年59岁时的书信 2 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理论 答洪驹父书 古之能为文章者 真能陶冶万物 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 如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也 文章最为儒者末事 然索学之 又不可不知其曲折 幸熟思之 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 如垂天之云 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 海运吞舟之鱼 又不可守绳墨 令俭陋也 惠洪 冷斋夜话 卷一 山谷曰 诗意无穷 而人之才有限 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 虽渊明 少陵不得工也 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 谓之换骨法 窥入其意而形容之 谓之夺胎法 杜 韩二人诚然都是主张学古的 杜甫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韩愈说 非三代两汉以前书不敢观 又说 沈浸浓郁 含英咀华 作为文章 其书满家 但杜 韩二人又都是提倡独创的 杜甫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 韩愈的 陈言务去 都是很有名的理论 换骨法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其辞 别创新语表现之 夺胎法则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 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 是所谓 以故为新 再次杨明叔小序 升庵诗话 对黄庭坚诗法的阐释 江总 折杨柳 云 塞北寒胶折 江南杨柳结 不悟倡园花 遥同葱岭雪 春心既易荡 春树聊攀折 共此依依情 无奈年年别 唐张说诗亦云 塞上绵应折 江南草可结 欲持梅岭花 远竞榆关雪 微变数字 不妨双美 升庵诗话 卷十张说诗 梅圣俞诗 南陇鸟过北陇叫 高田水入低田流 山谷诗 野水自添田水满 晴鸠却唤雨鸠来 李若水诗 近村得雨远村同 上圳波流下圳通 其句法皆自杜子美诗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之句来 卷十梅圣俞诗 以上两则当属于黄庭坚 点铁成金 之法 张说诗 这一则讲的是唐代张说 冬日见牧牛人担青草归 诗前四句 微变 江总 折杨柳 诗 数字 也是好诗 无意中体现了 点铁成金 的精神 梅圣俞诗 这一则归纳出梅尧臣 黄庭坚 李若水的三首诗歌两句之间以物对物 以方位对方位的句法渊源于杜甫的 曲江对酒 诗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句 梅 黄 李三位宋代诗人在杜甫这一句法的基础上 自铸伟词 词虽不同 而句法则一 可算是 古人之陈言 一类 当然也可以说是 不易其意而造其语 之类 那么又可算是 换骨法 了 夺胎法 张说送客诗曰 同居洛阳陌 经日懒相求 及尔江湖去 念别思悠悠 又一首云 常时好闲独 朋旧少相过 及尔宣风去 方嗟别日多 二首一意 余又记羽士吴筠 别章叟 一首云 平昔同邑里 经年不相思 今日成远别 相对心凄其 能道人情 亦前人未说破也 卷十一诗句用意 谢灵运诗 晓闻夕飙急 晚见朝日暾 此语殊有变互 凡风起必以夕 此云 晓闻夕飙 即杜子美之 乔木易高风 也 晚见朝日 倒景反照也 孟郊诗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高峰夕驻景 深谷夜先明 皆自谢诗翻出 卷十一晚见朝日 诗句用意 这一则谈论唐代张说的 送王光庭 送高唐州 这两首送客诗句意重复 当然不是 夺胎换骨 的典范 而杨慎举吴筠送贺知章的 别章叟 诗 该诗能道出他人所未能道出的 别意 是体现 窥入其意而形容之 的 换骨法 的好诗 从该例中 又可见到梅尧臣提倡的 得前人所未道者 斯为善也 之 意新语工 观点对杨慎的影响 晚见朝日 这一则仔细地解释谢灵运的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 诗之句 晓闻夕飙急 晚见朝日暾 中变互的手法 并为杜甫 孟郊所用 杜甫之 向夕 诗 深山催短景 乔木易高风 句以 深 对 短 本 晓闻夕飙急 的句法 更重要的是杜诗诗题为 向夕 而将夕阳乔木高风之景散落于句中写之 是 夺胎换骨 法的极致 杨慎的阐发极其深刻 被明代陶宗仪 说郛 称为 翻案 之举 诗文诸文体用夺胎换骨法 后汉肃宗诏曰 父战于前 子死于后 弱女乘于亭障 孤儿号于道路 老母寡妻 设虚祭 饮泣泪 想望归魂于沙漠之表 岂不哀哉 李华 吊古战场文 祖之 陈陶 陇西行 云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谓得夺胎之妙 卷十一诗文夺胎 汉贾捐之 议罢珠崖疏 云 父战死于前 子斗伤于后 女子乘亭鄣 孤儿号于道 老母寡妇饮泣巷哭 遥设虚祭 想魂乎万里之外 后汉 南匈奴传 唐李华 吊古战场文 全用其语意 总不若陈陶诗云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一变而妙 真夺胎换骨矣 卷十二夺胎换骨 西汉元帝时 贾捐之撰 议罢珠崖疏 上引篇中动人之语屡为后人所用 杨慎列举了汉章帝的诏书 唐代李华的赋作 五代陈陶的诗歌等诗文 夺胎换骨 的现象 称之为 得夺胎之妙 一变而妙 真夺胎换骨矣 这三篇诗文对贾捐之的 议罢珠崖疏 部分语的 夺胎换骨 改造如下 东汉章帝时 帝国与匈奴征战不休 章帝与太仆袁安计议 下诏交还所掠匈奴生口以安慰北匈奴 诏书中稍增损 议罢珠崖疏 语而采取之 所施用对象发生变化 唐代李华的 吊古战场文 这篇赋则综合有夺胎 换骨二法 对贾氏原文之意重新形容 篇幅有所扩展 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日常生活礼仪培训课件
- 完形填空-夹叙夹议文(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原卷版
- 听听洞里是什么动物互动游戏
- 大客户销售与管理010大客户市场营销
- 实验操作叙述型的分析与判断(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CN120204406A 抑制或检测外泌体miR3150a5p表达试剂的应用以及鼻咽癌转移治疗药物和预后制剂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
- 数据的分析-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汇编(北师大版)原卷版
- 老君炉药业产品培训知识课件
- 老人膳食营养学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 露天矿山项目资金预算与成本控制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2590.1-2022 《毛茛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第1部分:金莲花》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13.2.2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教案
- 电机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13.2.1三角形的边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征兵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药店继续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计算机辅助翻译实用教程ppt课件(完整版)
- 研学旅行概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