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赵连芬2016年1月 患者信息 床号 60床姓名 王志朝性别 男年龄 46岁住院号 0095961诊断 左胫骨慢性骨髓炎 病情报告 患者因左则膝关节疼痛3月余于2016年2月17日11 32入院患者及家属诉3月前突发左膝疼痛 站立及行走困难 无昏迷及呕吐 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针状 至今未见好转 到我院急诊 门诊以慢性骨髓炎收住我科 查体体温36 7摄氏度 脉搏80次 分 呼吸19次 分 血压125 84mmHg 一般情况差 营养中等 左膝关节压痛 叩击痛明显 无畸形肿胀 肢端血运感觉可 入院后给二级护理 普食 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并完善相关检查 概述 定义 分类 好发部位护理并发症健康教育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 骨 骨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最多见 股骨下段 胫骨上段及肱骨的干骺端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好发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 病因1 细菌入侵2 抵抗力下降 二 发病机制 1 好发部位 股骨下段 胫骨上段及肱骨的干骺端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好发部位 2 感染途径 化脓病灶转移血源性骨髓炎直接感染引起邻近组织蔓延 感染性病灶 机体抵抗力下降 细菌进入血循环 菌栓受阻于长骨骨骺端 扁桃腺炎 中耳炎 疖 痈等 二 发病机制3 蔓延扩散 发病前大多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原发性化脓性感染病灶 此外 外伤也可能是本病的诱因 1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1 全身症状表现为寒战 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2 患肢局部持续性疼痛及压痛 3 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或已破入软组织中 才出现明显的局部红 肿 热 痛 脓肿穿破组织可形成窦道 4 可并发病理性骨折 辅助检查1 白细胞计数增高 一般都在10 10 9 L以上 中性粒细胞可占90 以上 2 血培养可获致病菌 在寒战高热期抽血培养或初诊时每隔2小时抽血培养一次 共三次 可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3 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刺入 边抽吸边深入 抽出浑浊液体或血性液可作涂片与细菌培养 4 X线检查 起病后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 当微小的脓肿合并成较大脓肿时才会在X线片上出现干骺区散在性虫蛀样骨破坏5 有条件者可行MRI及CT检查 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与急性感染有关2 疼痛与局部炎症有关3 活动无耐力与局部感染和疼痛有关4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脓肿穿破皮肤 形成窦道有关5 营养失调与感染中毒 体温过高消耗有关6 有外伤的危险与发生病理性骨折有关7 组织灌注量改变与感染性休克有关 护理目标 1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2 疼痛得到缓解3 减轻焦虑4 恢复肢体功能5 未发生并发症 护理措施 治疗原则为 全身支持治疗 抗生素控制感染 患肢制动 尽早行开窗引流术 一 一般护理 二 病情观察 三 治疗配合 四 心理护理 五 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1 体位 维持肢体于功能位 限制患肢活动 2 饮食 三高饮食 热量2000 3000kcal3 基础护理 护理措施 二 病情观察注意体温的变化局部情况肌肉萎缩情况引流是否通畅 护理措施 三 治疗配合1 控制体温2 合理应用抗生素3 全身支持4 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 5 负压球引流的护理负压引流管是骨科手术患者常用的引流方法之一 如胸椎 腰椎 全膝 全髋关节置换等大手术 创面大 切口较深 剥离面广 术后可能出血多 负压引流管 可使渗出液及积血排出体外 减少死腔形成 减轻感染机率 加速切口愈合 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1负压引流管的选择引流管的材料一般选用硅胶 因其引起的组织排斥反应小且弹性好 质地中等 硅胶管长度为20cm 管内径0 4cm 引流球负压5 2kP 置管引流前护理 心理护理应持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 做到细心护理 与患者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进行有关骨髓炎的病因 预防及治疗宣教 重点是让病人和家属了解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引流管的目的 使其了解引流管的重要性的重要性 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置管引流后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倒去负压引流液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铺治疗巾于所换引流管口处的的下方 用双血管钳夹闭引流管近端 防止引流液反流 逆行感染 戴手套 打开引流球口 倾倒引流液于治疗碗中 以安尔碘消毒引流球口 排出引流球内气体 使之处于负压状态 关闭引流球口 打开止血钳观察引流情况 保持引流通畅 置管引流后的护理 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颈部引流管的目的 使其了解引流管 正确使用吸引装置 勿使逆流 适当调节好吸力 保持负压状态 保持管道畅通 防止折叠 2 妥善固定引流管 嘱患者在翻身活动时 注意引流管勿扭曲 受压 引流球位置低于伤口水平 以免引流液发生倒流 污染伤口 3 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 颜色 量 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置管引流后的护理 4 观察患者意识 配合程度 诊断 治疗等 5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肿胀 引流液量 颜色 性质 是否通畅 引流球是否处于负压状态 是否需要倾倒 6 肢体外引流管必须留出足够长度以利病人翻身 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或扯脱 尤其注意嗜睡病人或小儿手拔引流管 置管引流后的护理 4 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引流管阻塞情况 正确记录引流液量 用手捏挤橡皮管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以排出其脓栓及凝血块 避免管腔阻塞 若发现引流管内液体引流不畅 伤口处大量液体外溢 提示引流橡皮管阻塞 此时应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 折叠 受压或脱出 若为伤口内置引流管不通 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手术 置管引流后的护理 拔管注意事项一般冲洗2周 3周后 患者体温可恢复正常 切口局部恢复正常 引流液变得清亮 此时夹闭滴人管观察1d 2d 若无异常反应 可拔除滴人管 继续引流3d 4d后拔引流管 拔管指征 引流液清亮 培养无细菌生长 3次引流液细菌培养呈阴性 伤口局部正常 伤口内无渗出 肢体肿胀消退 体温正常 符合上述指征可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予以拔管 一般2周内可拔除滴液管及引流管 改用凡士林纱布引流 置管引流后的护理 功能锻炼护理局部炎症消退后尽快开始功能锻炼 先进行伤肢肌肉舒缩活动 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但须注意炎症情况 肢体活动也不能过早过频繁 晚期除继续作肌肉舒缩活动外 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各大关节 适时给予手法按摩受压皮肤 预防褥疮发生 协助患肢肌肉等长收缩 并逐渐加大力度 并发症 1 畸形 由于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过度生长而变长或因骨骺板破坏影响发育结果肢体短缩骨骺板一侧受破坏发育不对称使关节呈内翻或外翻畸形 由于软组织疤痕挛缩也可引起屈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