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小课堂之青藏高原冻土PPT教学课件.pptx_第1页
地理知识小课堂之青藏高原冻土PPT教学课件.pptx_第2页
地理知识小课堂之青藏高原冻土PPT教学课件.pptx_第3页
地理知识小课堂之青藏高原冻土PPT教学课件.pptx_第4页
地理知识小课堂之青藏高原冻土PPT教学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x期地理小课堂之青藏高原冻土 严肃脸 ps 图片资料基本来源于百科图片侵删 1 青藏高原冻土的定义 青藏高原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 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 数小时 数日以至半月 季节冻土 半月至数月 以及多年冻土 数年至数万年以上 地球上多年冻土 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 其中 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 含有丰富的地下冰 因此 冻土具有流变性 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正由于这些特征 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 冻胀和融沉 随着气候变暖 冻土在不断退化 2 蓝色为多年冻土 粉色为季节冻土 黄色为短时冻土 绿色为非冻土 3 4 5 6 7 青藏高原冻土成因 青藏高原抬升对高原及其周边 乃至东亚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影响 多年冻土是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高原隆升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形成 地域分异规律 以及历史演变亦有重要作用 由于高原巨大的海拔高度 使其具备了形成和保存多年冻土的低温条件 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相比 现今年均气温低18 24 具有 3 0 7 0 的年均气温 晚更新世末期受全球气候波动控制 气温普遍下降 晚更新世冰盛期降临青藏高原 形成了现今存在的高原多年冻土的主体 8 冻土对铁路建设的危害 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 对铁路的修建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冻结的状态下 冻土就像冰一样 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发生膨胀 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会被它顶起来 到了夏季 冻土发生融化 体积缩小 钢轨也就随之降下去 冻土的反复冻结 融化交替出现 就会造成路基严重变形 整个钢轨出现高低不平 甚至扭绞成麻花状 影响正常通车 9 有哪些解决措施 1 合理控制路基高度 是保护冻土最有效 最经济的方法 2 铺设保温层 1993年在昆仑山等地推广使用 效果良好 3 通风路基 能起到通风保温和保护冻土的作用 4 以桥代路 保证工程的可靠性 5 桥涵工程采用桩基础 满足防冻的要求 6 建立完善的排水设施 防止地下冰融化导致的路基下沉 10 我国如何克服难题 为了攻克冻土难题 自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 铁道部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冻土攻关难题 先后安排了上亿元科研经费用于冻土研究 并组织多家科研院校的专家 对青藏铁路五大冻土工程实验段展开科研攻关 获得了大量科研数据和科研成果 青藏铁路冻土攻关借鉴了青藏公路 青藏输油管道 兰西拉光缆等大型工程的冻土施工经验 并探讨和借鉴了俄罗斯 加拿大和北欧等国的冻土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 片石通风路基 通风管路基 碎石和片石护坡 热棒 保温板 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 冻土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青藏铁路的冻土研究基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冻土研究基地 11 12 青藏铁路冻土带路基两侧高高竖起的一根根热棒 可以保持沿线多年冻土处于良好的冻结状态 热棒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 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 热量只能从地下向地面传输 热棒是密封的钢管 里面注入液态氨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 液态氨受热发汽化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 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 气态氨由此冷却液化变成了液态氨 又沉入了棒底 这样 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 制冷机 13 14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 会危机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 主动降温 冷却路基 保护冻土 的新思路 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 地下部分为蒸发段 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 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 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 回到蒸发段 循环反复 1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8分 2 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 请说明原因 8分 3 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 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 冬季或夏季 简述判断依据 分析热棒倾斜设置 图8b 的原因 8分 15 1 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和东北地区相比 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 夏季获太阳辐射多 夏季地表温度高 冻土层融化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活跃 地热资源丰富 2 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 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 永久冻土层厚度较小 地基因表土频繁的冻融不稳 甲地更接近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活动 影响路基稳定 甲地等温线分布较密集 说明当地地形起伏较大 3 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 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 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 夏季高原面上气温较高 冷凝段温度高于蒸发段 蒸发段物质汽化 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 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 试题分析 1 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和东北地区相比 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 夏季获太阳辐射量多 夏季地表温度高 冻土层融化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活跃 地热资源丰富 2 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 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 永久冻土厚度较小 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 甲地更接近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动 影响路基稳定 甲地等温线分布较密集 说明当地地形起伏较大 3 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 冷凝段温度低于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