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练习.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练习.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练习.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练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短文两篇 综合能力测试生用 姓名_ 班级_ 一、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欲颓( ) 遂至( ) 与其奇者( )二、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字通明,号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三、课内阅读(一)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其奇者。4“书”的意思是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_。5、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并翻译全句。两岸石壁,五色( ):_ _ 晓雾将( ):_ 、夕日欲( ),( )竞跃:_ 未复有能( )其奇者:_ 翻译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本文分_层,写出各层大意。 6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1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1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1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3解释加点的词语。念: 遂: 盖: 但: 相与 空明: 耳: 14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15.“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运用到拟人手法的一句是_.16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 ;第二层,写景,写了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17 翻译下列句子。(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意思是_,成语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19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20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21、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 2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四、课外阅读: (一)、画皆以人重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听茶声然 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相许 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一钱不直 后世见者必宝之: 3、翻译下面句子。 后人粪土视之 译文: 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译文: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5填空。 “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永叔,即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ch)枭(xio)。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注释:求益:求得长进。凌忽:凌,欺侮;忽,轻视。同列:同辈。疾之;怨恨他。鸱枭:两种恶鸟,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