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磨后稿)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 余锦萍【教学思路】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继桃花源记后的散文名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人物小传。因为学生已学过了陶渊明的诗文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对陶渊明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学本文重在深挖陶渊明的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掌握课文重点词语。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五柳先生的“不”字入手,了解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理解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意思。2、了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其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章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意思。2、 评析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3、 理解文章通过九个“不”字组织全文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阅读障碍2、引导学生复习、查阅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如生平简介,陶渊明的诗文等。3、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东晋末年,社会动荡黑暗,有一个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不做,归隐田园,他就是陶渊明。说起陶渊明,同学们一定会感到亲切和熟悉。他曾经带着我们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源风光,欣赏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我们曾跟随他一起“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崇尚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隐者形象。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也塑造了一个隐者形象,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隐者呢?二、检查预习1、考考你(1)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文章或者有关陶渊明的文章,想想看,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2)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2、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两篇诗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陶是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你们想更多地了解陶渊明吗?那么让我们一起去采访一下“五柳先生”吧!(板书课题)(多媒体显示)3、展示目标(多媒体显示)4、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显示)给下列字注音: 嗜(sh) 辄(zh) 吝(ln) 褐(h) 箪(dn) 汲(j) 俦(chu)觞(shng)三、诵读课文1、教师引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学习,贵在“读”字这位五柳先生可是个性格鲜明的人,同学们一读就知道了,请先对照注释和课后习题自读课文,读出声来,边读边圈点勾画,有问题可以问老师。(学生自读、自疑。)2听读体会教师引语:看见同学们读,老师也想吟读一番,听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学生听教师范读,并初步体会作者自赏自嘲的语言风格 3齐读感悟 教师引语:让我们齐读课文,读出感情。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请同学借助课文下注释自读自译,将不懂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再提交全班讨论解决。2、老师用课文中一些重点词,重点句提问全班同学,了解同学们对课文意理解情况(多媒体展示重点解释)请同学们归纳要掌握的重点词句(1)详:详细地知道 (2)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3)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4)嗜:爱好 (5)旧:老朋友 (6)或:有时 (7)造:往,到 (8)辄:就 (9)期:期望,希望 (10)曾不:竟不 (11)吝情:舍不得 (12)晏,平静,安逸 (13)如:的样子 (14)戚戚:忧愁的样子 (15)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16)俦:类 (17)衔觞:喝酒。觞,酒杯 (18)以:来 (19)乐:使快乐 (20)志:心意,志向3、译完重点语句后,再请同桌相互配合,一人一句,交替着将全文口头翻译一遍。五、归纳小结1、小结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投影显示)2、小结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投影显示)六、布置作业:1、翻译课文。2、完成学习与评价第89页练习。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了解了五柳先生传一课的大意,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研读五柳先生传,深入了解五柳先生,加深对先生的印象。二、课前检测堂上小测五柳先生传一课出现的重点字词及句子翻译;堂上讲解答案并互批互改。二、合作探究(一)抓住题眼“不”评析五柳先生形象1、教师引语:“五柳”是先生的号,老师觉得他还可以有另外一个“号”。请同学们猜猜老师会再给他一个什么名号呢?2、学生齐读第一段找答案。3、教师归纳小结:钱钟书先生在评论五柳先生传时曾说过“不字为一篇眼目”,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出现了九个“不”字,这九个“不”字句像一条红线,把全文串起来了,把五柳先生的特点突出出来了。4、请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否定句。明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5、讨论:五柳先生到底相对什么说“不”?“不”字句分别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1)教师提供作者陶渊明的背景资料(投影显示):东晋末年,门第观念盛行,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而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2)分析九个“不”字所展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并用 “从 句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个 的人”说话。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 句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个 的人(3)小结:由“不”字可看出五柳先生的淡泊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性格,五柳先生是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6、讨论:对比五柳先生的“无“与“有”。(1)再读课文,找出五柳先生的“无“与“有”。(2)师生总结归纳:无籍贯、表字、吃、喝、穿、住、名利有性格、思想、爱好、快乐7、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二)辩论:你喜欢五柳先生吗?正方:喜欢,理由是反方:不喜欢,理由是三、课文小结本传记不足二百字,语言朴素洗练,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五柳先生不慕荣利,追求恬淡安逸的生活,向往朴实淳厚的民风,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这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追求和理想是一致的。四、作业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