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doc_第1页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doc_第2页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doc_第3页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doc_第4页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如图所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摩擦和绳重不计)时( )A . 沿1方向拉力最小B . 沿2方向拉力最小C . 沿3方向拉力最小D . 沿三个方向拉力相同2. (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间空隙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B .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 . 物理学家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指出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非常相似D . 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是没有规律的3. (2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 筷子B . 瓶起子C . 羊角锤D . 独轮车4. (2分)下列估测数据明显错误的是( ) A . 人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约为25B . 一台壁挂空调的功率约为100WC . 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做的功大约为1.5JD . 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5. (2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重为5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当拉力增大0.6N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NB . 木块的动能增大C . 木块保持匀速运动D . 木块的重力做功6. (2分)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球在A点时受力平衡B . 球在C点时速度最大C . 从B到C,球的动能减少D . 从A到C,球的势能增加7. (2分)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擀(gn)面杖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 . 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低的原理C . 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D . 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8. (2分)下列有关压强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 .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C . 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精确测出大气压的值D . 载重货车的车轮越多,对地面的压强越大9. (2分)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汤圆(质量不变)却漂浮在水面上,忽略水的密度变化则此时汤圆( ) A .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B .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C .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D .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10. (2分)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 书包带较宽B . 菜刀刀刃很薄C . 铁轨上铺枕木D . 穿滑雪板滑雪11. (2分)一根杆秤,因秤砣磨损一部分,由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的真实质量( )A . 偏大B . 偏小C . 不变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 (2分)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甲 , 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 . 甲乙 , W甲W乙B . 甲乙 , W甲W乙 C . 甲乙 , W甲W乙D . 甲乙 , W甲W乙14. (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 , 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则( ) A . F甲=F乙;p甲=p乙B . F甲=F乙;p甲p乙C . F甲F乙;p甲=p乙D . F甲F乙;p甲p乙15. (2分)有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所示。已知LA:LB=3:2,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A . FA:FB=2:3 PA:PB=3:2B . FA:FB=3:2 PA:PB=2:3C . FA:FB=2:3 PA:PB=1:1D . FA:FB =3:2 PA:PB =1: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5分)16. (2分)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_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近代科学家利用他的实验研究大气压与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在不同高度地方做了六组实验,结果如图a、b、c、d、e、f所示,从而得出的结论是_17. (2分)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及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一位乘客吸烟,使得整个车厢内烟雾缭绕,这属于_现象;小明和其他乘客都成了被动吸烟者,于是小明打开了车窗,他看到一缕缕白烟往车外飘,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外的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的气压18. (2分)铝是一种密度较小的金属近年来科学家研制出更轻的铝泡沫铝,某种泡沫铝的密度只有0.18103Kg/m3 把一块重10N的这种泡沫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它会_(填“上浮”或“下沉”);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N 19. (3分)取一只空牙膏壳,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_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_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p乙 (以上各空均选填“”“”或“=”) 20. (2分)“418”前夕,公共自行车出现在扬州城道路旁,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小常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10s内行使了40m,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_J,平均功率为_W 21. (3分)如图所示,用手(手未画出)使一个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14.7N,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20.9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浮力的方向为_;若物块重为8N,放手后这个物块将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2. (6分)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S,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f,水平拉力为F, 求总功_,有用功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用题目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在物体A上在加放一个同样物体B,此时拉力F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加一个物体B后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你的判断依据是:_23. (3分)如图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用力”和“向下用力”两种方式都可以,分析可知_更省力,因为这种方式的支点在_点,动力臂更_些(选填“长”或“短”)24. (2分)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kg/m3, ,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kg/m3, (g取10N/kg)三、 三.实验题 (共5题;共38分)25. (5分)作图:某剧组为拍摄节目需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26. (5分)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27. (6分)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_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越_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_;理由是_(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答:_ 28. (2分)图中是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装置 (1)实验时,必须_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 (2)某同学用该滑轮组做实验,记录的两组数据如下表,其中序号为_的一组有错误 实验序号拉力F/N钩码重G/N线段提升距离s/m钩码上升高度h/m11.130.240.0820.720.120.3629. (20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给日本环境带来了灾难,清除核污染已是迫在眉睫 (1)对于池塘水中的铯,可投入吸水性很强的沸石加以吸附为测量一沸石块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甲)所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沸石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量适量细砂的体积;用量筒测量沸石块和这些细砂的总体积问:沸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对于池塘水中的铯,可投入吸水性很强的沸石加以吸附为测量一沸石块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甲)所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沸石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量适量细砂的体积;用量筒测量沸石块和这些细砂的总体积问:沸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3)对于土壤中的铯,可用一定浓度的酸液清洗并去除为测量酸液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乙)所示:取一装有铁砂的密闭玻璃瓶,用细玻璃丝悬挂在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得其重量;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水中,测得拉力大小;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酸液中,测得拉力大小问:酸液的密度是多少?( g取10N/kg) (4)对于土壤中的铯,可用一定浓度的酸液清洗并去除为测量酸液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乙)所示:取一装有铁砂的密闭玻璃瓶,用细玻璃丝悬挂在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得其重量;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水中,测得拉力大小;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酸液中,测得拉力大小问:酸液的密度是多少?( g取10N/kg) 四、 四.计算题 (共3题;共45分)30. (10分)看过浙江卫视真人秀节目奔跑吧 兄弟的大部分人都会对节目中的道具“指压板”印象深刻:明星们光着脚在指压板跑跑跳跳,为什么看起来那么痛苦呢?下面就让我们用数据来揭示其中的奥秘假设某人的质量为60kg,他正常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若他站在某种指压板上时,他的双脚与该指压板的接触面积为80cm2 , 求:(g取10N/kg) (1)当他正常站在地面上时,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当他双脚静止站在指压板上时,脚受到的压强 31. (20分)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0.2m,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25N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拉力的功率(4)拉力的功率32. (15分)如图所示,某工人站在水平面上,用100N的拉力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提起一浸没在水中体积为1.2102m3 , 重360N的正方体物体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24dm2 (物体始终浸没在水中,且忽略水对物体的阻力,水=1.0103kg/m3 , g=10N/kg)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3)提起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