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识别与控制安监1ppt课件_第1页
生产性粉尘识别与控制安监1ppt课件_第2页
生产性粉尘识别与控制安监1ppt课件_第3页
生产性粉尘识别与控制安监1ppt课件_第4页
生产性粉尘识别与控制安监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性粉尘的识别与控制 市安监培训专用 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邱士起 一 基本概念 1 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如矽尘 煤尘 石棉尘 电焊烟尘等 常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 1 非可吸入性粉尘 指直径大于15 m 一般不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2 可吸入性粉尘 指直径小于15 m 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 2 呼吸性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 AED 小于5 m以下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的尘粒 可沉积于肺泡 危害大 基本概念 2 3 烟尘 因物理化学过程而产生的微细固体粒子 称为烟尘 例如冶炼 燃烧 金属焊接等过程中 烟尘的特点是粒度大都比较细 在1 m以下 4 烟雾 是烟 固体颗粒 和雾 液滴 5 雾霾 灰霾 细微液体固体颗粒气溶胶PM2 5 二 粉尘分类 1 根据粉尘组成成分的化学特性和含量多少可以将粉尘分为以下两类 1 无机性粉尘 根据组成成分的来源不同 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a 金属性粉尘 例如铝 镁 锌 铁 锡 铅 锰 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 b 非金属的矿物粉尘 例如石英 石棉 滑石 煤等 c 人工合成无机粉尘 例如水泥 玻璃纤维 金刚砂等 粉尘分类 2 有机性粉尘 a 植物性粉尘 例如木尘 烟草 棉 麻 面粉 茶 甘蔗 丝等粉尘 b 动物性粉尘 例如畜毛 羽毛 角粉 骨质等粉尘 c 人工有机粉尘 例如有机染料 农药 人造有机纤维等 在生产环境中 大多数情况下存在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组成的粉尘 称为是混合性粉尘 粉尘分类 2 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可以将粉尘分为以下几种 1 降尘 一般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um 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的颗粒状物质 2 飘尘 指粒径1 10um的微小颗粒 如平常说的烟 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 由于这些物质粒径很小 质量轻 故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 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 分布极为广泛 由于飘尘的粒径大小和在空中停留时间长的关系 被人体吸 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 一 粉尘的化学成分由于化学性质不同 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 纤维化 中毒 过敏和肿瘤等作用 比如有机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棉尘肺 职业过敏性肺炎等肺部疾病 某些金属粉尘如锰 汞 铅通过肺组织吸收 进人血循环 引起中毒 另一些金属粉尘如铬 镍可导致呼吸系统肿瘤 二 粉尘分散度分散度指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构成比来表示 分散度高的粉尘稳定程度高 被机体吸收的几率大 工作场所空气中直径小于5微米的尘粒是引起尘肺的主要粉尘 三 粉尘溶解度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吸收 而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 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 在体内持续作用 例如某些含有铅 砷等有毒成分的粉尘可在呼吸道溶解吸收 其溶解度越高 吸收剂量越大 对人体的毒作用越强 四 粉尘硬度和形状坚硬且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机械性损伤 五 粉尘的荷电性物质在粉碎过程和流动中互相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 漂浮在空气中90 95 的粒子荷带正电或负电 一般来说 荷电性的颗粒在呼吸道内易被阻留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荷电粉尘在肺内阻留量达70 74 而不荷电者只有10 16 在除尘技术中 愈来愈多地利用粉尘的荷电性质来捕集粉尘 静电式除尘器 静电防护口罩等 六 粉尘的爆炸性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 可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 1 金属粉尘 如铅粉 镁粉等 2 可燃矿物粉尘 如煤粉 3 有机物粉尘 如亚麻粉尘 木粉 纸粉 烟草和谷物粉尘等 烟草粉尘与亚麻 谷物粉尘属同一种非导电性易燃粉尘 煤尘30 40g m3面粉 铝7g m3糖尘10 3g m3可引起爆炸 目前已发现具有爆炸性粉尘 1 金属 如镁粉 铝粉 锰粉 2 煤炭 如活性炭和煤 3 粮食 如面粉 淀粉 4 合成材料 如塑料 染料 5 饲料 如血粉 鱼粉 6 农副产品 如棉花 烟草 7 林产品 如纸粉 木粉等 常见可燃性粉尘的爆炸下限 镁粉 20g M3铝粉 25 M3木粉12 6g M3面粉 9 7g M3煤粉 30g M3糖粉 10 3g M3 四 粉尘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粉尘通过呼吸道 眼睛 皮肤 消化道等进入人体 其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1 尘肺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 包括尘肺 粉尘沉着症 过敏 呼吸系统炎症和呼吸系统肿瘤等疾病 矿物性粉尘 10种尘肺矽肺 煤工尘肺 石墨尘肺 碳黑尘肺 石棉肺 滑石尘肺 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 铸工尘肺 金属粉尘 2 尘肺 铝尘肺 电焊工尘肺 2 粉尘沉着症 锡末沉着症 铁末沉着症 有机粉尘 木尘肺 茶尘肺 合成纤维尘肺 酚醛树脂尘肺 聚氯乙烯尘肺 2 中毒 砷 锰 汞 锌等 3 肿瘤石棉 肺部肿瘤镍 铬 砷4 炎症 COPD 过敏5 职业性哮喘例如药物 大麻 棉花 铬酸盐等据统计约有200多种职业性致喘物 五 产生粉尘的主要行业 根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产尘行业1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2 房地产业 3 交通运输制造业 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 通用设备制造业 6 化学原料及制造业 7 纺织业 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1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13 打印耗材 14 非金属采矿采选业 15 金属制品业16 建筑装饰业17 其他采矿业18 皮革 毛皮 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19 造纸机纸制品业20 石油加工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 医药制造业 滑石尘肺见于药物拌粉 片剂压制 制丸等环节 23 塑料制品业 六 尘肺病典型案例 广西马山县1001农民工在海南金矿打工确诊225矽肺病 14人已死亡云南水富县63农民工在安徽凤阳石英砂厂 2009年确诊30矽肺病检出率最高的事件47 6 深圳农民工尘肺事件演变为社会治安问题的事件张海超 开胸验肺 事件社会影响最大的事件甘肃古浪县农民工赴酒泉金矿群发尘肺事件1984 2009年 408名农民工 124人尘肺 30 4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在海南东方市金矿淘金事件 自88年代开始 2010年诊断矽肺226列 珠海尘肺病发病情况 有尘肺病例发生 主要在采石 石料加工 宝石加工等行业 尘肺病人 七 珠海典型粉尘行业举例 一 采石及石料加工产生粉尘的主要环节 生产性粉尘是采石及加工作业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如钻眼 放炮 采石 破碎 筛分 运输等都能产生大量粉尘 石料加工过程中剧石 打磨 切割等工艺也会产生大量粉尘 还由于工种不同 无机粉尘矽尘居多 采石场 采石制砂 石料加工 电钻加工 二 室 内外装修业产尘主要环节 墙体打磨 抹灰 地砖打磨 切割等等 以物料不同产生粉尘的类型不同 切地砖 室内打磨 安装切割打磨 三 耐火材料制品业 原料加工 型材制造在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 粉尘是最严重的有害因素 尤其在原料破碎 碾磨 筛选岗位浓度最高 其次为拌料 粉末运输 干燥等岗位 各种耐火材料的原料中均含有47 96 不等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 耐火材料粉碎 高岭土 四 机械制造主要生产工艺 铸造 锻造 热处理 机械加工 装配 机械制造业产生粉尘主要发生在铸造 机械加工和装配环节 1 铸造车间原料 砂 陶土 黏土 煤粉等 均含有游离二氧化硅 在型砂调制 制型 铸件的打箱和清理等过程均有粉尘发生 据报道混砂时 空气中粉尘浓度可达41 3mg m3 筛砂时为75 O 194 3mg m3 打箱时为40 2 419 Omg m3 清砂时为31 89mg m3 喷砂时为290 576mg m3 锻造工艺 锻造车间 2 机械加工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的生产过程是用各种机床 车 刨 钻 磨 铣等 对金属零件进行加工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 有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发生 如砂轮磨尘 抛丸打磨 金属抛光 喷砂除锈 等离子切割 3 装配车间常有焊接 喷漆等作业电焊时发生分散度极高的电焊烟尘粉尘 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使用含锰焊条时空气中还含有大量氧化锰 还含有氟化物等等 长期吸人这类有害物质可发生中毒 长期电焊操作吸人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发生电焊工尘肺 焊接车间 电焊 有局部抽风 五 纺织行业 棉纺织 毛纺织 麻纺织 针织 丝纺织 玻璃纤维纺织等1 基本生产过程 1 原料处理 棉纺织需将原棉充分开松除杂 包括开棉 混棉和清棉 最后制成棉卷 2 纺纱 各种纺织原料需经梳理 并条 粗纺和精纺过程 将棉 麻 毛卷等纺成纱 3 织布及整理 4 染整 织布厂出来的坯布 在印染前需经过烧毛 退浆 漂白 干燥等过程后 根据需要用不同性质的染料在轧浆机上进行染色 烧毛可产生烟尘 存在生产性粉尘的主要环节 开棉 混棉 清棉及梳棉均可产生大量棉尘 并夹杂砂石土 种子壳等 其中梳棉产生棉尘最严重 车间空气粉尘浓度一般为2 8 9mg m3原毛处理 特别是拣毛 选毛时 在打麻和梳麻时 缫丝在烘干后进行蚕茧选剥时 以及化纤材料在处理过程中 均可产生大量粉尘 棉花加工 纺织车间 纺织车间 六 水泥生产及其制品业水泥主要生产原料为 石灰石 页岩 煤 铁粉 萤石 石膏 矿渣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石灰石开采 石灰石破碎 生料粉磨 机窑成球 熟料烧成 水泥粉磨 水泥包装 出厂 一般分为破碎 半成品 烧成 成品等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 主要产生粉尘 在水泥生产全过程中 煅烧前产生的为无机混合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较高 煅烧后产生的为水泥尘 游离二氧化硅较低 水泥制品主要是水泥扬尘危害 水泥厂 七 木质家具制造业木质家具制造包括实木制造和板材制造 主要生产工艺包括木材进场 干燥 剔料 配料 胶拼 毛料加工 净料加工 表面修整与砂光 打磨 喷漆 晾漆 组装等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 木屑粉尘和腻子粉尘 尤其在手工打磨岗位超标严重 化学毒物是苯及苯的同系物 甲醛 丙酮 环己烷等 物理因素主要是噪声的危害 锯板 木制品打磨 八 冶炼矿砂 煤粉输送 烧结 炉前 铸造等环节 主要是煤尘 矿尘 金属烟尘等 九 电池制造 特别是铅粉 主要有 铅烟 铅尘 炭黑 沥青烟等酸铅储电池铅尘产生 主要分布在铅粉制造 和膏 涂板 灌粉 插板 分板 极群配组等工序 产尘方式主要是因震动使含铅粉尘溢散到空气中 当生产场所通风除尘设备运行不良时 地面或设备表面的集尘可形成二次扬尘 铅粉制造设备 铅粉生产车间 高压水雾法 电池炭黑 十 另外 塑胶制造 投料粉碎 打磨 粮食储存加工 面粉研磨 粉尘控制措施 1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经典的防降尘 八字方针 即 水 风 密 革 护 宣 管 查 革 是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水 是湿式作业 密 是密闭 捕尘 抽尘 风 是改善通风 护 是个人防护 管 是加强管理 建立各种制度 及时检修防尘设备 教 是宣传教育 普及防尘知识 查 是检查评比 定期测尘和工人健康检查 粉尘控制措施 2 技术控制措施 1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随着技术进步 像风力运输 负压吸砂 吸风风选等防止粉尘逸散的技术日趋成熟 使用无矽材料代替石英原料 寻找石棉的替代品等 2 生产设备的密闭化密闭是防止尘 毒外泄的有效措施 投料 粉碎 搅拌 出料 输送 包装等应尽可能密闭 采用密闭管道转送 密闭自动 机械 称量 密闭设备加工 防止粉尘外逸 3 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隔离操作就是把操作工与生产设备隔离开 如使用遥控操纵 计算机控制 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 新近投产的企业多数已实现了远程自动程序控制 减少了有害因素的危害 4 湿式作业是经济易行 安全有效的防尘措施 应首先考虑采用 水对大部分种类的粉尘 尤其是矿物性粉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洒水 喷雾 注水 水幕等 5 通风除尘 全面机械通风 全面机械通风是对整个厂房进行通风 换气 是把清洗的新鲜空气不断地送入车间 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 包括粉尘 浓度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 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卫生标准 局部机械排风如离心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 6 设备除尘对于不能采用湿式作业或全面通风达不到产尘部位 应用设备除尘 根据情况合理采用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和通风罩 与密闭措施相结合 能有效防止粉尘外溢又不造成物料浪费 同时采用旋风 布袋和静电除尘方式 做好粉尘回收利用或处理 避免污染大气 八 粉尘浓度监测 主要内容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性质 成分 浓度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粉尘的分散度等基本情况 这些情况是粉尘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目的 1 评价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以监测促防治 2 安全需要 防止粉尘爆炸 粉尘检测指标与国家限值 指标 总尘 呼尘 矽尘 游离SIO2含量烟尘等 1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 2 短时间接触浓度 STEL 3 超限倍数 4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 TWA 要求企业提供 监测报告 九 粉尘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 防护服 防护眼镜和面罩 呼吸防护器以及皮肤防护用品等 防尘口罩的选用应根据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选用合适的口罩类别 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防尘作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使用与维护 GB T18664 2002 呼吸器种类 1 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是以佩戴者自身呼吸为动力 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 适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高 且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8 的场所 有机械过滤式和化学过滤式两种 2 隔离 供气 式呼吸防护器 经此类呼吸防护器吸入的空气并非经净化的现场空气 而是另行供给 按其供气方式又可分为自带式与外界输入式两类 A B C三级防护 自吸过滤式301 XK型半面罩防尘口罩 用于各种高浓度煤尘 硅尘及其它无毒粉尘作业场所 长期使用 3 复合式防尘口罩 内外层采用柔软无纺布制成 过滤层采用高效能熔喷材质 可有效阻绝粉尘及空气中非油性微粒 适用于较低浓度作业场所 4 3MN95系列防尘口罩 隔滤极微细的非油性工业粉尘 过滤效率大于95 用于建筑 石矿 纺织 打磨 五金铸造 制药 电子等行业 5 鸭嘴型口罩 适用于净化室 医疗用防止细菌 病毒感染 工业用阻隔微小灰尘 特点是立体设计使交谈更加方便 医用口罩不能防尘 纱布口罩防尘也差 十 粉尘爆炸案例 1 国外情况1980 2005年间 因为易燃粉尘 美国发生了不少于280起起火和爆炸 在这些事故中 837人伤亡 1952 1979年间 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 伤亡共546人 其中以粉碎制粉工程和吸尘分离工程较突出 各为46起 1965 1980年间 联邦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 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 分别占32 和25 国内既往部分案例 国内既往部分案例1 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的亚麻尘爆炸事故 死亡58人 轻重伤177人 直接经济损失882万元 2 2007 11 23上午 汕头一糖果厂二楼生产车间发生大爆炸 瞬间冲击波造成20多人受伤 10人生命垂危 本次爆炸事故原因初步确定为粉尘爆炸 确认受伤人数为29人 截至昨日下午3时 伤势较重人数为9人 未出现人员死亡 3 2010年2月24日16时许 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爆炸 该事故造成19人死亡 49人受伤 其中8人重伤 4 2010年7月20日13时 发生事故的单位是一家抛光加工厂 主要设备为抛光机 共4台 主要产品为抛光加工铝质汽摩配零件 车间墙脚的引风道进风口首先闪出火光 同时听见巨大的爆炸声 事故造成2人死亡 6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56万元 2014年国内发生的2起典型爆炸案例及分析 一 江苏昆山案例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 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 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电镀铝合金轮毂 主要从事铝合金表面处理 表面镀层有 铜 镍 铬 对高低档铝合金制品均可进行电镀加工 该企业有员工500人 占地空间4 8万平方米 发生爆炸的工厂车间约为7000至8000平方米 这是一起严重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事故原因为空气中浓度过高的粉尘遭遇明火产生爆炸 当时发生爆炸车间内共有员工264人 其中261人在车间内上班 爆炸发生后 当场确认死亡人数44人 共75人死亡 185人受伤 2014年8月7日 江苏昆山爆炸涉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被刑拘 8月20日 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经审查决定 依法对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吴基滔 总经理林伯昌 安全生产主管吴升宪 以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批准逮捕 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事故原因分析 1 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 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 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 且建筑间距不够 2 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 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 300多个工位 3 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 除尘能力不足 4 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 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 不落实 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 造成粉尘聚集超标 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 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 防静电劳保用品 违反劳动法规 超时组织作业 6 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7 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 粉尘浓度超标 遇到火源 发生爆炸 二 如皋双马化工事故 2014年4月16日上午10时 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的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 造粒车间发生粉尘爆炸 接着引发大火 导致造粒车间整体倒塌 事故造成8人当场死亡 1人因抢救无效于5月11日死亡 8人受伤 其中2人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约1594万元 事故调查情况 调查组认定 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 4 16 事故是一起因车间负责人违章指挥 维修人员违章作业导致的较大责任事故 多名名责任人涉嫌刑事犯罪 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多名责任人受到双马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11名行政人员受到党纪 政纪处分 2名行政人员受到诫勉谈话 目前 相关部门和单位正依据各自职责分工 根据调查报告和市政府批复的要求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事故原因 1 直接原因 南通市如皋双马化工有限公司 4 16 爆炸事故的是 在1 造粒塔正常生产状态下 没有采取停车清空物料的措施 维修人员直接在塔体底部锥体上进行焊接作业 致使造粒系统内的硬脂酸粉尘发生爆炸 继而引发连续爆炸 造成整个车间燃烧 导致厂房倒塌 2 间接原因 1 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双马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有效执行 企业法定代表人未能认真到岗履职 未组织过安全生产检查 未认真督促企业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并制止 2 是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缺失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双马公司在造粒包装车间随意动火 维修人员在没有停车 没有办理 动火作业票 的情况下 违章直接在设备本体上进行焊接作业 当班电工没有办理 临时用电作业票 违章接电焊机临时电源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3 变更管理制度不落实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双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虽然制定了变更管理制度 但在实施对造粒塔加装气锤这一技术改造项目时 变更管理制度不落实 没有经公司批准 没有经过技术论证和风险评估 没有制定检修作业实施方案 没有进行检修作业安全交底 4 四是技术力量不足 人员素质偏低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企业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企业生产过程涉及高温高压 涉及加氢等危险工艺 使用甲醇 氢气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