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D-9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及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CP-AD-9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及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CP-AD-9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及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CP-AD-9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及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CP-AD-9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及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良山电子有限公司类别手册编号 CP-AD-941文件名称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及管理程序页次10/10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及管理程序文 件 编 号: CP-AD-941版 次:1.0制 作 日 期:2017.04.17文 件 页 数: 共3页核准: 审核: 制作:王小林修订记录版次页码章节修订内容简述发行日期1.0/新版发行2017.04.171.0目的:识别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出不可接受风险源,对判定出的不可接受风险进行有效控制。2.0范围: 包括与公司相关的例行性及非例行性活动,所有人员进入工作、生产场所之活动(包括分包商及访客)及工作、生产场所中由组织或其它单位所提供之设施。3.0 职责和权限:3.1 管理者代表组织危险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并整理汇总所辨识、风险评价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因素,填写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汇总表。3.2 总经理:核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清单。3.3 管理课部: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清单传达给相关员工。3.4 员工代表参与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的辩识和风险评价。3.5 各部门负责人: 参与识别和评价并填写部门危险源识别登记表。4.0 定义:4.1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4.2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4.3 重大风险源:所有不可承受的危险源和需要整改的危险源。4.4 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4.5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序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4.6员工代表:指工会代表,即由工会或其成员指定的或推选的代表;或选举代表,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或集体决议,由员工自由选举出的代表。5.0 作业内容:5.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要控制风险,首先要辨识危险源,评价其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判定其级别,据此考虑风险控制的措施及降低风险的优先顺序。具体流程图-见附表:5.2 识别的原则:从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识别相关的危险源,并须考虑以下内容:5.2.1应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危险源;5.2.2法律、法规的要求;5.2.3相关方合理的投诉和要求;5.3 如何识别:各部门及管理者代表要确认活动/产品/服务期间,是否存在危险?存在哪些危险? 并考虑到谁可能受伤害和怎样受伤害? 较严重的危险因素拟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如: 作业指导书,防护设备,相关培训等)。参见附件一:工作活动分类方法和所需收集的工作活动信息和附件二危险源提示表。5.4各部门及管理者代表在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估:5.4.1工伤事故、职业病的发生或意外、未遂事故频率偏高。5.4.2存有潜在的严重伤害。5.4.3引进新的生产工艺、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新项目。5.4.4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更改或补充等业务发展。5.4.5员工及相关方合理的要求。5.5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参照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识别时应重点考虑:物理性如噪音温度机具(切割夹卷刺)微波振动及撞击等;化学性如烟雾蒸气体粉尘及液体等;生物性如昆虫病毒细菌等;5.6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和职业病范围和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已选择确定的危险源,分为以下的类别:5.6.1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5.6.2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5.6.3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5.6.4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6.5 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5.6.6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5.6.7 火灾;5.6.8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5.6.9 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5.6.10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5.6.11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5.6.12 其它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5.6.13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它危害因素7类。5.7识别的步骤5.7.1各部门及管理者代表先找出相关部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所存在的危险源并做好登记,填写部门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员工代表应参与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的辩识、风险评价过程。5.7.2各推进员找出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5.7.3现有控制措施。5.7.4管理者代表制定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表,经总经理审核批准。5.8风险评价及评价的步骤5.8.1风险评价时应充分考虑活动的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本公司的风险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定量法)”及“是非判断法(定性法)”。 5.8.2第一种方法是是非判断法。凡符合以下状况任何一项即为重要危险源:a.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有明确规定,但公司目前还未达到或违反这些要求的。-”是非判断法(定性法)。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是非判断法(定性法)。c.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是非判断法(定性法)。(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5.8.3第二种方法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如下:(LECD)是用来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时的半定量评价方法,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因素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评价出的风险大小:D=LEC。D值越大,说明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当风险评价的最终危害性分值D70时,作为重大危险源,必须加以整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具体内容见附件LEC危险因素评价。5.8.4管理者代表召集评价小组及或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专业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判定。5.8.5根据以上表格中的打分数值要求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打分,记录到危险源及风险评估汇总表中。员工代表参与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的辩识、风险评价。5.8.6重大OHS风险的确定确定重大OHS风险的准则a. 5级、4级、3级风险要确定为重大OHS风险.b. 下述情况可直接确定为重大OHS风险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c. 5级要确定为不可接受OHS风险。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葫芦吊钢丝断、焊工无证作业、无证驾驶等。5.8.7公司对评估出的的重大风险源,要加以控制,由分公司副管理者代填入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清单,并报总经理(分公司管理代表)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5.9风险控制策划5.9.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A 用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进行控制,对5级,4级风险,一定要制定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对3级风险,视情况制定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B 运行控制.对5级、4级、3级、2级风险,要制定运行控制程序,按程序进行管理.C应急控制.对潜在的紧急风险情况,应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按程序进行管理.5.9.2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如果可能,则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风险来源,如用安全物质取代危险物质;b.如果不可能消除,则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c.可能的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接受能力;d.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控制;e.措施用于保护每一个人;f.将技术控制与过程控制结合起来往往是必要的;g.引入计划的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h.对于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只有在所有其它可选择的控制措施均被考虑之后才可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i.应急安排的需求;还应考虑建立应急和疏散计划,提供与企业的危害有关的应 急设备。j.主动测量参数对于监测是否符合控制来说是必要的。5.9.3 风险的控制方式一般为消除、转移、停止、隔离等措施,或通过制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加以控制,并实施监测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5.9.4 本公司可以考虑建立风险控制措施:A-目标管理方案;B-管理程序,管理指示;C-培训教育;D-应急预案;5.9.5公司所有员工应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有关健康安全的意识,明确有关的预防控制方法。5.9.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应考虑下列因素:a.修订的控制措施是否会导致达到可承受的风险水平;b.是否产生新的危害;c.是否选择了成本效益最佳方案;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修订后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e.修订后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将不 被忽视。5.10危险源的新增及修订5.10.1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被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如果必要,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必须得到持续评审和修订。同样,如果条件变到使危害和风险受到显着影响时,则应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进行评审。5.10.2相关部门在从事生产、活动或服务时,如遇下列状况可新增或修订危险源。a.公司产品、制程、活动有重大的变更时;b.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时;c.相关方提出合理意见或要求时;d.该体系维护责任者认为有必要修改时;e.发生紧急事故后f.新、扩、改建项目5.10.3危险源的修订应在公司内部审核后、管理评审后或发生5.10.2的几种改变时进行。5.10.4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变化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重新识别、评价风险因素。5.10.5新项目开工前,公司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应识别新的危险源及重要风险因素,填写新项目职业健康安全评价表,以逐步消除或减少本公司的风险因素,不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业绩。5.10.6内审小组根据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的执行完成状况每半年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特别是不可接受风险进行评审。5.10.7每年在管理评审中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识别、判定、更新及不可接受风险的控制状况进行评审。5.10.8重要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辨识和危险评价是公司制定OHSAS目标和指标的基础和依据。5.10.9 公司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重要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5.11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重要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辨识和危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 5.12职业健康安全危险记录 公司建立并维持辨识和评价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重要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记录,并保持记录的更新。6.0 使用表单:6.1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估汇总表-EVA-COP-030F01a 6.2 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清单-EVA-COP-030F01a7.0 参考文件: 8.0 附件:无8.1 LECD评分标准LECD评分标准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序 号分数值分值标准110完全可以预料26相当可能33可能但不经常4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5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60.2极不可能70.1实际不可能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