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doc_第1页
语文导学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doc_第2页
语文导学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doc_第3页
语文导学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doc_第4页
语文导学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 章 召 教 学 导 学 案(一)年 级四年级 授课教师张 琪时间课 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 2 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四单元的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学情分析小学生对战争失去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差距。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真切了解战争带来的苦难,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热爱和平。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以读促悟,以读促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渴望和平的真挚感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设计理念以情促读,以情促悟。加强词句训练,扎实基础,培养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有关维和部队及联合国相关战争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板书设计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悲痛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忧虑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教学反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悲痛的心情融入朗读中加深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个别学生语言贫乏,不够丰富,应指导多读、多说、多写,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个别学生书信格式不完整,应点拨记清书信格式。上 章 召 教 学 导 学 案(二)学 案导 案1、 学生听歌曲,受到情感熏陶。2、 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牺牲 凯旋 阿姨 经济 贡献 圣坛 罪恶 健康 永驻人间3、学生齐读课题。质疑:如:为什么发出呼声?发出什么呼声?一、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渲染氛围。2、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抽查学生读。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字词掌握情况。3、雷利的呼声是要和平不要战争。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呢?这就是我们要共同探究的重点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设计意图:学生明确探究重点。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2、 体会作者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渴望和平的真挚感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设计意图: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生齐读问题引导。三、问题引导: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3、一个中国孩子发出了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作者在为谁呼吁?设计意图:问题切入,找出最根本原因,突出难点所在,激发探究欲望。1、学生以小组带着问题,合作朗读课文。2、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对课文产生深切体会。四、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体会,同时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1) 一个中国孩子发出了什么呼声?(2) 一个中国孩子发出了什么呼声?维护和平,制止战争。(3) 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板书: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上 章 召 教 学 导 学 案(二)学 案导 案(4)学生用“为了为了为了我们要”造句。设计意图: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能力。(5)学生观察课件:(6)朗读: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A“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B“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C“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D“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感悟父亲的形象,加深对课文内涵的把握和对人物情感的领悟。(7)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汇报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1945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了,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留人间。但现实并不遂人愿,近几十年来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4)你能用“为了为了为了我们要”说一句完整的话吗?(5)出示课件:A我要爸爸图 B妈妈,你在哪里?图 C燃烧家园图 (6)课件:“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教师:爸爸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把作者真实的感受读出来!(板书:悲痛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教师师点拨,朗读指导。上 章 召 教 学 导 学 案(二)学 案导 案(8)抽学生读课件,介绍反法西斯战争。(7)课件出示: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8)课件: 你知道吗?反法西斯战争,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战胜了法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9)理解重点词语“太平”“娇嫩的和平之花”、体会句子意思。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感悟重点词句。感情朗读5、6自然段,产生情感共鸣。(10)生观察伊拉克战争,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9)课件:“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板书:忧虑弥漫着战争的硝烟)(10) 课件:伊拉克战争 (11)齐读:(12)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11)课件: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12) 教师问: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作者在为谁呼吁?上 章 召 教 学 导 学 案(二)学 案导 案学生观察课件呼吁:世界需要和平!(13)课件:世界需要和平!再次齐读课文:“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设计意图:意在强化、升华学生情感。(14)小结:“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雷利的呼声,也是我们的呼声,更是全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拿起课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一起呼吁!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学生观察课件,理解重点词、句,激发感情,感悟理解课文。1、学生: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2、学生宣传和平的好处。五、拓展延伸:1、内化情感,道心声。此时此刻,雷利究竟是为了什么发出了呼声呢?2、联系实际,说行动。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拓展思维,让学生内化情感;发挥学生合理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面对乞求与渴望的目光,你们一定思绪万千吧,那就拿起自己的笔,给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小朋友写封信。六、课堂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