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 稍逊(xn) 分外(fn) 风骚(so) 泉香酒洌(li)B . 喑哑(n) 娉婷 (png) 枉然(wng) 宠辱偕忘(ji)C . 呢喃(n nn) 颤抖(chn) 凝望(nng) 水声潺潺(chn)D . 嘶哑(s y) 冠冕(min)忧戚(q) 淫雨霏霏(fi)2.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 . 他们天天守在一起,就是发牢骚。B .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拘,焚香操琴。C .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D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3. (2分)下列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半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B . 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 , 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C . 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D .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自己有地位。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B . 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C . 南宁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D .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5.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丝绸之路是指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的到唐代达到顶峰的商贸大通道,_由于丝路路网规模太过庞大,故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为名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它连接了多种文明,对于贸易交换、宗教信仰与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其中,中国境内涉及22处遗产点,哈萨克斯坦有8处,吉尔吉斯斯坦有3处。这一长达5000千米的路段截取的是从汉唐古都长安/洛阳,向西延伸至中亚七河地区。遗产点包括了各个朝代和可汗王朝时期的古都、宫殿群、贸易居住点、佛教洞窟与寺庙、驿站、关口、烽火台、长城、古墓以及宗教建筑等。A . B . C . D . 6. (2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 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B .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C . 再塑生命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之一。D . 醉翁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我以为,回答问题。【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及鲁肃过寻阳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恐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戏君乎_(2)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炳烛之明A . 以我酌油知之B . 友人惭,下车引之C . 两狼之并驱如故D . 夫君子之行(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渔家傲 秋思完成下列问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2)自选角度,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我们在古诗的苑囿漫步,享受着一幅幅美景:吴均带着我们去看“_,云从窗里出”的有趣山景;王维和我们分享“深林人不知,_”的宁静;李白记录了出 蜀途中所见“_,影人平羌江水流”的秀美夜景;赵师秀描画出了黄梅时节特有的景致“黄梅时节家家雨,_”;刘长卿展示了“苍苍竹林寺,_的 寺中晚景。逢人京使中诗人托人传语表达思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俄国诗人普希金告诉我们: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0.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快手刘冯骥才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 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竞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从此我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侧、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我上中学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街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着“小碗扣球”。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花瓣夹在书里面。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卷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高中二年级。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忏然一动。竞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了。十年不见。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指头绕着一圈圈皱纹。快像吐尽了丝而缩下去的老蚕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只小红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钝。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捧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当年神气十足的快手刘哪会用这种口气说话?这些稚气又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副狼狈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一由于我自作聪明。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冀而飞。呼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瞪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会再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啊!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有改动)(1)小说第段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快手刘怎样的心理变化?(2)小说第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3)小说第段中,我为什么要转移孩子们的视线。让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4)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5)小说用较多文字写了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为什么还以“快手刘”为题呢?11. (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崖上的枣树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一大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又只能兴叹。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三两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枝头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有删改)(1)文章叙述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儿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一段开头对山崖进行细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4)第段说“我”当年摘枣“悻悻离开”,第段又说“不再悻悻了”,结合上下文和你的理解说说各自的原因。 (5)文中不吝笔墨写到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6)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说一说你对第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六、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2. (4分)根据昆虫记填空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_的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也是一部_巨著。 (2)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_劳动的过程,称这些虫为清道夫。_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3. (1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 近年来,学前教育成为教育热点话题之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不能等,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等观念,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幼儿园小学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