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一、知识构建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_和_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实质:_。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_向_转变。2、汉朝:编户制度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_(称为编户),实行按_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_(土地税)、_、_、_、_等。特点:_。影响: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3、隋唐:租庸调制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_,叫做“租”b.缴纳定量的_,叫做“调”c.不去服役,可用_,叫做“庸”作用: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4、唐中后期两税法原因:a.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_和_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b.为解决_,实行两税法实行:780年_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a.每户按_交纳_,按_交纳_,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_和_两次纳税作用:a.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c.扩大了税源, 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局限: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c.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_,雇人服役作用: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_,按_收取赋税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同,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实质:是_和_。6、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背景: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内容:a._b. _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a._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_b._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7、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措施:a.1712年,规定以康熙_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_”。b.雍正帝推行“_”,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_。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二、视角创新1、以税种来分类: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2、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认识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1)随着封建统治者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为主转变,以唐朝两税法为主要标志。(2)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由以实物为主逐步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明朝一条鞭法为主要标志。(3)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以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5)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期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如何看待封建统治者减轻对农民的赋税剥削:封建统治者在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减轻对农民的赋税剥削,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将来加重剥削。一般来说,一个新的王朝在建立之初,由于刚经过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或长期战乱的破坏,社会比较贫困,统治者吸取前朝覆亡教训,采取一些比较舒缓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一旦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财富有所增加,统治阶级就会重新加重对人民的盘剥。三、专题演练(一)选择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生了多次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据此回答14题。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2、两税法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进步之处体现在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税源扩大,农民的赋税负担有所减轻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A.B.C.D.3、唐代实施的“纳绢代役”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共同原因是A.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B.增加了政府的收入C.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D.减轻了农民的负担4、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其具体做法是A.“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B.“滋生人丁,永不加赋”C.“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D.“以田载丁”“丁从地起”生产工具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据此回答56题。5、从下图可以得出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正确信息是已经使用铁农具牛耕逐步推广农具种类增加冶铁业发展A.B.C.D.6、“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和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最主要的一种原料。”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A.促进了牛耕技术的推广B.推动了水利的兴修C.出现了著名的冶铁中心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出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以精细作为特色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据此回答79题。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突出表现在分封制的大力推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的逐步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A.B.C.D.8、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我国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江南得到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北方城市经济的发展高于南方A.B.C.D.9、观察下面清代前中期人口统计比较示意图。出现图中局面的原因是统治者调整赋役政策 粮食总量的大幅增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国外高产农作物的引进A.B.C.D.10、古代不断进行统治政策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下列各项中,内容涉及土地所有权关系调整的有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隋唐的租庸调制度隋唐实行均田制康熙皇帝实行更名田A.B.C.D.11、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2、我国古代有利于农业商品化的赋税制度是A.初税亩B.两税法C.方田均税法D.一条鞭法13、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导致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国外高产农作物引进推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国家新的赋税制度的实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B.C.D.14、与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相比,唐朝中期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特点是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依据资产和田亩多寡收税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农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15、明朝后期一条鞭法和清朝前期摊丁入亩制度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以货币形式征收租税B.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C.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6、纵观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史,可知其演变的基本趋势有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革而演变赋税种类由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标准由计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赋税形式由实物逐渐向货币形式演变A.B.C.D.17、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C.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向货币形态转变18、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简化了征税手续,将徭役、丁税和土地税合并人头税废除,有利于人口增长小土地所有者负担加重,农民大量破产A.B.C.D.19、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提高D.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发展生产20、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税法A.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B.只征收实物C.按田亩多少征税D.必须把实物变卖成银两交纳21、下列有关土地的规定,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清丈田亩,按多少与贫瘠征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废藩田产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已垦荒田归民所有,免三年赋役”A.B.C.D.(二)综合题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均摘自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以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荒弃,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世宗宪皇帝圣训卷二五材料四 1735年,雍正帝下令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未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开科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开科钱粮飞洒于见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皇清文献通考卷4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2)依据材料三指出:到雍正时清初的垦荒中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反映清初垦荒中存在哪一弊端?出现这种弊端的原因是什么?(4)据材料评价雍正帝的垦荒措施。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赋役令,其中租庸调制中有“损免”(亦称“灾免”,即因为受灾而减少或免去租庸调)制度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诸田有水旱虫霜为灾处,据现营田,州县检灾(核实灾情),具几申省,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租调。损七已上,课役全免。若桑麻俱损者,名免调。若已役已输(“输):缴纳的意思),听免其来年,经二年后,不在折限(“折”:减免的意思)。另据唐律疏议规定:“其应损免者,皆主司合言。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伤检放”论稿材料二 明朝时期对商品征收商品税称为货税,为了方便征收,政府制定了货税则例(货税则例是指政府规定的征收商品通过税的原则和标准)。明代的货税则例是从价计征,亦称价则。即将过关商品,先官为定价,颁发定价则例,然后按价征税。(由于商品的价格各地不一,官方很难确定价格)到了清代,不再先为商品定价,而是从量计征,称为税则,即各关先按各商品在当地的贵贱程度、来源,以石、车、斤、匹、件、副、箱、篓、包等商品计量单位,规定应征数目,然后按单位数量征收。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请回答:(1)据材料一提供的有关历史信息,说明唐朝前期对田赋减免作出的原则性规定包括哪些方面?(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推行的租庸调制有何明显的进步作用?唐政府取消租庸调制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二并结合清朝前期商业繁荣的情况,对清朝改革税则制度作一简单的评价。答 案1、土地多少 和好坏 承认土地私有制 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2、户籍 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 田租 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3、a. 谷物 b.绢和布 c.纳绢或布代役4、a.均田制 租庸调制 b.财政困难 唐德宗 两税法 a.资产 户税 田亩 地税 b.夏季 秋季5、免役钱 丈量土地 土地多少、好坏 纳钱代役 按亩征税6、a.赋役合并 征收银两 b.役银入亩,丁亩分担a.纳银代役 松弛 b.赋役征银 7、a.五十年 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b.摊丁入亩 地丁银三、专题演练1234567891011CAABDDBCCDC12131415161718192021DBBBDCBBCB22、(1)秦朝的暴政,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大乱;文景统治时,轻徭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定安。(2)不良现象有:垦荒费用高于地价;百姓对垦荒畏缩不前;肥沃的土地被抛弃。原因是垦荒过程中对百姓进行勒索。(3)官吏谎报垦荒数目,把增加的征税数额分摊到垦户头上,加重了垦荒农民的负担,出现这种弊端的原因是清政府把开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励的标准,某些官员为了升官发财,故意谎报垦荒数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汽车修理工(技师/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医技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护理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金沙医院医学领域专业岗位面试题库整 理
- 气囊仿生助产术课件
- 建筑工程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材料采购与运输方案
- 水利设施排水设计方案
- 2025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全国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18年山东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10篇
- 本科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2023
- (中职) 化学分析技术11项目十一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教学课件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9861-200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B 30000.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