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长跑训练与相关身体素质随着当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中长跑运动不仅仅是过去的一种持久耐力的竞赛,而且是一种长时间的快速跑耐力的抗争。中长跑技术应是经济、实效、协调的一个综合体,同时应遵循人体自然姿势的规律及原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训练过程中相关身体素质的监测以及训练过后科学恢复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一项目青少年的训练特点,对于培养高水平奥运后备人才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1.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有效途径打好全面耐力素质基础,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重点,加强力量耐力训练,注意技术合理规范化,重视战术和心理训练,选用专门的方法手段,结合实际进行训练,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1.1耐力素质是影响中长跑运动成绩的基础一般耐力:指人体以中小强度、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发展一般耐力的主要手段:长时间或较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其他体育项目应用(如球类,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游戏等。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时应注意:1.常用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匀速跑;2.跑中强调正确技术,结合呼吸节奏进行;3.尽可能在野外、山坡、草地上进行;4.处理好负荷与休息关系,加强医务监督。专项耐力:指长时间进行专项活动的能力或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大强度剧烈运动的能力。专项耐力是决定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增强专项耐力有助于运动员保持高速跑的时间,减少比赛中运动创伤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加速冲刺能力。发展专项耐力的主要手段: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短于或略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不同距离的变速跑;较长时间的大强度越野跑;各种距离跨栏跑、障碍跑比赛。1.多采用重复训练法,选择段落应短于专项距离为主;2.若选用变速跑方法练习,快跑段落一般为4001000米,一般在5次左右;3.专项耐力课跑的总距离,以专项及其他情况而定,若用重复跑,总距离可达本专项距离或超过数倍;4.专项耐力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比重一般,在竞赛期则较大。1.2速度和速度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键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或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段距离的能它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在中长跑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是制约中长跑成绩的关键。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 10力量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保证力量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用力的能力,也可指肌群在对抗某些阻力所能持续进行工作的能力。在中长跑训练和比赛中,由于运动时间较长,会出现心肌、呼吸肌疲劳,收缩力下降、痉挛、酸痛等症状这些疲劳因素与决定力量的耐力因素有直接关系,力量耐力水平高低反映运动员适应比赛战术的能力。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手段:力量耐力练习在负荷上,强度不是主要因素,以达到极限重复次数,坚持到在也不能为止,重视小肌肉群训练;每周至少一次,处理好负荷与恢复关系,注意放松;力量耐力训练以动力性为主,注重动作速度。技术训练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军友健身网 正确合理的技术有利于途中跑放松、省力、节省体能,有利于预防或减少运动创伤。因此要注意中长跑基本技术规范化练习,抓好基本功训练,如短跑的一些专门练习可应用改进技术,强调途中跑要跑得稳,后蹬快速有力,摆动腿前摆积极,频率快,两臂协同配合,整个动作自然放松。训练安排要求:1.技术训练与素质训练结合进行,贯穿于每堂训练课中;2.抓好跑的技术规范化训练,尤其是基础训练时期,掌握正确技术要领,注意技术关键,重视重点难点技术;3.在全年训练中,准备期集中时间进行技术训练,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改进完整技术,其他时间巩固提高技术。2.中长跑运动员晨脉及血红蛋白监测的重要性2.1中长跑运动员晨脉监测的重要性科学系统及时的生理生化监测是教练员把握运动员有机体恢复程度的刻度尺,而运动后次日晨脉是实践中监测有机体内环境恢复状况简便有利的动态指标,晨脉监测运动负荷的实质及如何正确使用科学系统的监测方法。.1.1晨脉与运动负荷的关系l由于心血管系统随着长期渐增负荷的刺激,血管管壁弹性增大,管径增粗,运载挤压静脉血回心机能增强,进而使心房、心室壁肌纤维增粗增长,造成机能节省化,反应在心率上为脉搏搏动有力,次数减少。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竞赛中,由于负荷的刺激,心脏为满足机能的能量供应,在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做较长时间、大强度工作,造成心脏保护性抑制,负荷后为缓解补充心血管系统能量消耗,心肌还得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加之疲劳的植物神经系统对疲劳的心肌纤维的兴奋与抑制调节能力降低,最终造成次日晨脉次数的升高。1.2负荷对晨脉的作用值晨脉数对负荷中的运动量反映相对较小,这与运动量对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刺激深度小有关,而对运动强度的刺激反应显著。2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监测的意义血液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直接关系着中长跑等耐力项目运动员有机体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及缓冲肌肉血液中乳酸的能力。长期科学定时有目的的血红蛋白监测,可为教练员提供可靠的生化指标。进而为教练员科学安排大小周期与运动负荷及分析有机体即时营养状况和对整个训练过程的合理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2.2.1血红蛋白监测的实质1.动负荷、营养状况等因素对血红蛋白值的影响。中长跑运动员如果训练科学,负荷安排得当,合理的营养补给及有质量的休息,那么血红蛋白值就会呈良性的上升趋势,并浮动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反之,就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同时随汗液丢失的增多,小肠吸收铁的能力下降。容易引起有机体缺铁性的血红蛋白再生不足,进而导致运动性血红蛋白下降。2.血红蛋白值对有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高而稳定的血红蛋白值可增加有机体载氧能力,加快二氧化碳等废物的排泄速度;可提高血液中缓冲乳酸的能力,加快乳酸的排泄速度;可增强肌肉、内脏等器官的工作效率,加快氧债等能量物质的补偿速度,进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反之就会导致各项生理机能的降低。2.2.2对血红蛋白值的评价血红蛋白值是受运动负荷,有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和数量,以及恢复状况和主体健康基础等因素左右的一个波动值。血红蛋白作为构成红细胞的含蛋白质,其值不宜过低,但也不能过高。成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低与11.5%克,女子低与10.5%克即被诊断为缺铁性运动性贫血,它为造成食欲不佳、嗜睡、自然恢复能力差、易感疲劳、有氧代谢能力降低、血红蛋白值少年男子高于18.0%克,女子高于17.0%克,即会出现血液粘稠、流速减慢、给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3.中长跑运动疲劳的教育学恢复及营养补充3.1中长跑运动疲劳的教育学恢复方法负荷结构上的恢复方法1.训练次数增减有序,降低负荷密度,适当减少训练次数。.每周安排12次专门以恢复为目的的积极性恢复训练课,必要时,增加课时。注意交换训练内容。注意搭配训练内容。可以先安排恢复训练内容,后安排能力设计训练内容,最后再安排恢复训练内容;也可以先安排能力设计训练内容,后安排恢复训练内容。.在每次练习后要采取积极的恢复措施,如:慢跑、慢走、伸展性练习。注意训练负荷出现的顺序,如先跑长段落,后跑短段落。负荷量大、中、小也要有节奏的交替安排。必要时,可减少大负荷出现的次数,适当增加中、小负荷量的次数。负荷强度大、中、小也要有节奏的交替安排。必要时,可减少大负荷强度出现的次数,适当增加中、小负荷强度出现的次数。降低刺激密度,增加次间歇时间或组间歇时间。降低负荷密度,适当增加同一种性质负荷训练课的课间歇时间。.注意积极性休息与消极性休息相结合。在消极性休息中,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12.注意调整由于地域、时差带来的生物节奏改变。军友健身网 3.1.2训练课上的恢复方法.力量训练后,对承受负荷的肌群做一些伸展练习。例如:直腿坐拉、分腿坐拉、跨栏步压腿、体前屈、俯卧屈膝、跪撑后倒、背腿挺身等。速度练习或耐力练习后,做一些慢跑和徒手体操等。.训练课结束时,采用较低强度的慢跑,至少慢跑78公里或者30分钟。并可结合整理活动安排一些基本体操、游戏、游泳等。如果训练课安排在46点钟,应先慢跑一段距离,有助于消除体内残留的代谢物质,促进肌糖原的恢复,同时为后面的快跑预热了身体,做好了准备活动。3.2中长跑训练的营养补充2.1水 因为氧的需求增高以及大量汗的损耗,在训练过程中,水的需求就增加了。训练中,液体的损耗非常大,每小时大概超过2升,这些直接影响运动能力的下降。所以,要正确指导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每1015分钟补充120180毫升水。3.2.2蛋白质dV;F$A-fKv0运动中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问题是各有关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往主要强调运动员饮食的食物方向。蛋白质为训练提供的能量范围估计为5%15%。训练中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增长量只能如此。研究认为,但对某些必须氨基酸的需要应该提高,尤其是肌肉中广泛降低的白氨酸。 专家提出,铁的补充显然能提高运动能力,同时,通过“血液吸收结合”的完成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是基本因素,因为血液的流决定一般血红蛋白的水平的恢复和贮存血液的溶解控制。3.2.4糖研究表明,肌肉中糖元贮量少时,就会出现精疲力竭现象。运动员对糖类的补充集中在每天进行大强度训练的日常饮食中。每天运动员糖元贮备量消耗是糖类能量的40%,如果紧接着补充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合同中确定价款的协同效应评估
- 农业园区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忘录
- 跨国子公司增资扩股及国际市场拓展协议
- 分层分类教师培训
- 班组级别安全培训课件
- 杭州服装搭配培训
- 边防部队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
- 面部清洁护理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5输血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专题02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综合(解析版)
- 儿童考古小知识课件
- 桩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 nfc菠萝果汁工艺流程
- 《智能电气设计》教案全套 陈慧敏 1-20 软件安装-配电柜门设备安装及布线
- 禁毒预防药物滥用
-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培训课件
-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课件
- 股东大会制度法理研究
- 译林版八年级上册英语书后单词默写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伴我成长》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