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无锡市滨湖中学何智谋一、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知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二、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4、师生互动促进教学。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狂”品味词句。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四、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三分诗七分吟”,这是一首词运用典故,含蓄蕴藉,含而不露,教学时创设学习氛围,老师作好朗读指导,努力以声表情,以情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狂”与“豪”。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五、教学步骤(一)导入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读林先生的苏东坡传,书中的老苏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如就用这样的一句话,让大家来聊一聊各自的心得吧:读林老的一篇“ (章节名)”,识老苏的一分“ (性格特征)”。师:这节课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老苏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就一起来吟苏老的一篇江城子,识老苏的一分“什么呢?”且读且品且悟。(二)品读 (1)第一步、找感觉(学生自由朗读。)师: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咱们第一步就先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读读看。 (生自由练习朗读)师:借助朗读,你能把某些感觉、情意释放出来吗? (选若干感觉丰富的学生范读,需读出各种的慷慨激昂,情致和谐)师:非常棒,老师和大家都感受到了你的情意。有时候,朗读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感觉,有感觉了读起来才会有感情那。 (2)第二步、循方法(师生品析并朗读。)师:不过,朗读中有些细节还需要处理一下,你们听出哪些细节了吗? (生指出朗读错误的字词、情意表达不充分的语句,并朗读、品析、板书等。)【注音】【停顿】见投影【音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牌】【平仄】见投影【词牌】 江城子,词牌名,一作江神子。三十五字,五平韵。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注:“中”指可平可仄,“韵”指韵脚位置。7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老夫聊发少年狂, - - - - 3 仄平平(韵), 左牵黄, - - 3 仄平平(韵)。 右擎苍。 - - 4 中仄中平, 锦帽貂裘, - - 5 中仄仄平平(韵)。 千骑卷平冈。 - - -7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为报倾城随太守, - - - 3 平仄仄, 亲射虎, - 3 仄平平(韵)。 看孙郎。 - - 【重点词句】:见板书 “老夫”、“聊发”、“少年狂”、“牵黄”、“擎苍”、 豪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倾城”、“射虎”; 英姿 阵容 场面 气概 “酒酣胸胆”、“微霜”、“何妨”、 豪情 自信心 “持节云中”、“遣冯唐”、“挽弓”、“射天狼”、 忠心 雄心 (“亲射虎”苏轼他亲自去射老虎,不是谁都敢去射杀老虎的!武松、李逵、孙权等,都是英雄好汉。作者是觉得自己像孙权一样,为了显示他前面说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吧。) (“千骑”,气势特张扬,还有“倾城”,全城人都出来了,都来看他射老虎,阵势多大! (“会”字显示了苏轼内心的坚定的情绪,他相信他肯定会,特别果断、自信,有狂气。 (“挽弓”“射天狼”一口气表达他的对国家的热血和赤诚,苏轼要报效朝廷的壮志在这里全表达出来了。【难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故见投影师:“冯唐”一句涉及到三个人物,到底是什么事情,谁来说说? (魏尚因为好大喜功,谎报军情,汉文帝把他削职了,后来因为冯唐的进谏,汉文帝又派冯唐去赦免了魏尚。注解中有的。师:那这和作者苏轼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注解中说“作者自比为魏尚”? (投影【背景】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点。作者在这里说“何日遣冯唐”是什么意思,能理解了吗? (生:苏轼希望朝廷能够派人来赦免他,重新任用他,重用他。师:正确。所以他最后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的潜台词是什么? (生:我定将报效国家,奋勇杀敌! (生:天狼星是主侵略的,射天狼,作者是想去打入侵汉朝的西夏敌军,他要杀敌报国。师:那么我们读到这个份上,文中的老苏形象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狂”)因此,咱们能说:吟苏老的一篇江城子 密州出猎,识老苏的一分“狂”。(明确:“狂”是本文的“文眼”,文眼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文章的中心) (2)第三步、悟意境(师生品析并诵读。)师:古诗词讲求意境,意境是由画面和情感相辅相成的(投影【意境】)。譬如这首词,上阕大致描绘的是一幅什么图?(打猎图、出猎图。)师:都可以。那能在这幅出猎图的前面用点修饰语吗?这是怎样一幅出猎图? (生: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师:确实是气势磅礴。那下阕又是一幅什么图呢?(杀敌图、报国图。)师:能在报国图或杀敌图的前面加点修饰语吗? (壮怀激烈的报国图、赤胆忠心的报国图、抛头颅洒热血的报国图。)师:用词很棒。因此,当气势磅礴的出猎配以壮怀激烈的报国热情,此时我们就 能体会到老苏那豪情万丈的意境啦。就连老苏自己也较为得意,他自己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这首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充满阳刚之美,树起了词风词格的新旗帜豪放派。这也是老苏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在豪放派的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老苏也成为豪放派的开创者。三、总结师:总结赏析诗词的技法(见投影【技法】) 赏析古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从语言、技法、意境等方面入手分析。 1、品语言。品析生动、形象的词语,体味词句语言的精妙。 2、析技法。本首词中引用典故的含义及作用,场面描写的效果。常见方法包括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法,艺术表现手法包括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用典等。 3、绘意境。在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词中的场面、形象和情感,领悟全词的主题思想。师:其中,反复诵读的基础不能丢,尤其是背诵,背诵可以让我们把感情培养得更加浓郁、深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生背诵)四、拓展(二选一) 1、老师在这里搜集了几首词,同是苏轼所作的江城子系列。(投影【拓展】见讲义)思考:吟苏老的一篇什么?,再识老苏的一分“什么呢?” (学生阅读,准备5分钟。交流。)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分“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分“凄凉”(肠断、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一分“”湘灵(含情、风清又峰青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一分“”阳关(难、江城子别徐州 一分“”相思(背、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一分“”渊明(醉、老、 2、探究:“狂”的背后还有什么?苏东坡传158页(仕途的不顺、内心的难过沮丧、亲人的生离死别、精神的宁静解脱超然、诗才的成熟丰收)师:吟苏老的一篇江城子 密州出猎,识老苏的一分“狂”,我们每个人都会像老苏一样,一生都或多或少会有起落,但是在磨难面前,苏轼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他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作家周国平有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在初三这个特定的时段里,逃避与奋斗,你会怎样选择呢?(奋斗) 老师编了几句话权当毕业赠言了:(齐读)苏子英雄气,吾生学习之。诗书自勉励,年华且珍惜!五、补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苏子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了,但老苏的灵魂和精神却依然留存于世间?苏子赠与我们的如此之多,我们是否也该回报一二呢?课后就以“老苏,感谢你的”的形式来写一段话,用这个作业作为你们对苏轼的回赠吧。(下课)六、板书设计(见品析) 豪情壮志狂 大丈夫/英雄 赤诚报国一、苏轼江城子系列作品选 思考:吟苏老的一篇,再识老苏的一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分“” 注: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时任密州知州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一分“” 注:作于公元1072-1074年(神宗熙宁五年至七年),时任杭州通判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一分“” 注:作于公元1074年(神宗熙宁七年),时任杭州通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江城子别徐州 一分“” 注:作于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时任徐州知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一分“” 注:作于公元1080年(神宗元丰三年),时任黄州团练副使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二、苏轼密州时期作品节选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尽之矣。彼游於物之内,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鬭,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歳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翻译: 所有事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只要有可欣赏的,都可以让人愉悦,不一定非要是奇特珍贵美丽的东西。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醉;蔬果草木,都可以饱。推而广之,我到哪里不会快乐呢? 寻求福祉而避开灾祸的,都是把福气当作可喜悦的而把祸患当作可悲伤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能用来满足我们欲望的物质却是用得完的。分辨美丑的想法在胸中斗争着,而对于取舍的选择在面前交错着,那当作喜悦之事的往往很少,而当作悲哀之事的往往很多,这就是所说的求取祸患而避开福祉。求取祸患而避开福祉,哪里是人所想的本意呢?是物质蒙蔽了我们啊!那些普通人把精神放在物质上,而不会让思想不受到物质的局限。物质本来没有大小的区别,局限在物质本身看去,没有不又高又大的。那高大之物依仗着自己的高大而藐视我,那我常常眼花缭乱,像在缝里看人打架,哪里知道谁胜谁负呢?所以关于美好和丑恶的分辨到处都是,而忧愁和快乐都出现了,难道不是大大的悲哀吗? 我从杭州改任诸城,丢下水路的便利而去忍受陆路的艰苦,离开园亭的美丽而承受破屋的艰辛,背弃山湖的景色而走在农田野地里。刚到诸城的时候,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是,案件诉讼杂乱繁多,并且官府的食堂里都没什么吃的,每天都吃枸杞菊叶这样的野菜,人自然都怀疑我不高兴的。住了几年,我脸上圆润些,头发白的也有些变黑了。我不仅喜欢诸城的民风纯朴,也那些官吏民众也都习惯了我的笨拙。于是我就整治园圃,清洁庭园,砍下安丘和高密的树木,来修补破败的地方,姑且作为完备的打算。园子的北边,靠近城墙的的一座高台已经很陈旧了,我稍微修葺翻新了一下,时不时一起登台揽胜,舒展精神。往南可以看到马耳、常山,有时看到有时看不到,有像近有像远,是不是有隐士在上面呢?台东面则是卢山,秦朝人卢敖所逃遁的地方。往西可以看到穆陵关,高高的的像个小城镇一样,吕尚、齐桓公的遗风,尚有余留下来的。北边俯瞰着潍河,很感慨地叹息,想想韩信的功绩,又哀叹他的不能善终。台又高又安静,又深远又明亮,而且冬暖夏凉。下雨下雪的早晨、风郎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台上的,客人没有不跟随我在台上的。采来园圃里的蔬菜,捉来池里的肥鱼,酿造高粱酒,煮粥吃,不禁感叹游玩了真快乐啊! 那个时候,我弟弟苏辙在济南,听说就做了篇赋文,并且命名这座高台叫“超然台”。以表现我去哪里都能快乐,因为我的思想超于物质之外啊! 超然台,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任密州知州时,于熙宁八年所修。该台原是城墙上的土台,苏轼复加栋宇,作为登眺之所。他爱弟苏辙命名为超然台。苏辙深知兄长的性格和情感,还特地写了一篇超然台赋,夸其“高台凌空”。苏轼对此台十分赞赏,亲自写了篇散文超然台记。他在诸城写下的一些名篇中,每每提及超然台并津津乐道。万人传诵的水调歌头、登台眺望密州写下的望江南、在深冬登台观望雪景写的雪夜书北台壁,这些动人诗篇,都是在台上所作,都是以台为依托的,由此可见苏轼爱台之深。 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江 城 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熙宁八年(1075)十月,苏轼在密州祭常山回,与同官会猎于铁沟附近,写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 雪夜书北台壁 二首苏轼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虚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熙宁七年(1074年)十一月,苏轼赴密州知州。时值寒冬,下了一场大雪,便作了雪后书北台壁二首诗。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苏轼刚来密州时,正值当地大旱之年,又有蝗虫灾害。苏轼看到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饿孚弃儿满地。苏轼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为自己无能为力解救老百姓的疾苦而愧疚,写下了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有的作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熙宁七年(1074)七月杨元素接替陈襄为杭州知州,九月, 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再为饯别于西湖上,唱和此词。 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是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寄给其弟苏辙的作品。 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9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昔日东武有南禅寺资福寺,城北有苏氏园,每年用芍药供养佛。1075年9月。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天岂无情,天地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且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杯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饮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庐江问勋适以事至密。勋好古善篆,得李斯笔意,乃摹诸石,置之超然台上。1076年作。 满江红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华。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锲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1076年3月作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也就是1076年底的时候居士被调离密州,当时的黎民百姓遮道哭泣,苏轼洒泪离别,当时天正下大雪,他盼望来年的密州有个好收成。1085年宋朝元丰八年十月奔赴登州太守,经过密州人们听说后都来送别。“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 江神子 东武雪中送客 1076年12月移知徐州相逢不久又春寒,对樽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转头山下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想念否,携翠袖,倚朱阁。 居士即将离开亲密无间的密州人民了实在是难舍难分!不知道超然在那里,从此去那里就少了这里的开心了。反映了苏轼的前途迷茫的感觉,估计此时是在五莲去徐州的路上写的。 三、附录苏东坡居士密州作品目录 熙宁七年(1074年) 南乡子(东武望余杭) 浣溪沙(缥缈危楼紫脆间) 又(白雪清词出坐间) 南乡子(裙带石榴红) 又(旌旆满江湖) 定风波(千古风流阮步兵) 减字木兰花(惟熊佳梦) 南乡子(不到谢公室) 菩萨满(天怜豪俊腰金晚) 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室) 醉落魄(苍颜华发) 菩萨满(玉笙不受朱唇暖)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 醉落魄(分携如昨) 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 更漏子(水涵空) 浣溪沙(长记鸣琴子贱堂) 永遇乐(长忆别时) 沁园春(孤馆灯青)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熙宁八年(1075年) 蝶恋花(烟火钱塘三五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雨中花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编程语言实战Python编程技能面试模拟题及答案全收录
- 2025年电力系统中级火电运行值班员考试要点解析
- 甲状腺超声诊断
- 甲状腺的快速康复课件
- 职教数学复习 第3章函数 第8讲函数的单调性 课件
- 甲状腺射频消融术课件
- 田坪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通讯稿
- 关于萧红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5873-2018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与质量控制规范》
- 叉车维修方案(3篇)
- 口腔科护士正确吸唾操作规范
- 中学升旗管理制度
- Odoo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
- 专业公路工程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
- 陕西西安铁一中学2025届英语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上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
- 赃款退还协议书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