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创作于欣赏2014-5-27.doc_第1页
网络文学创作于欣赏2014-5-27.doc_第2页
网络文学创作于欣赏2014-5-27.doc_第3页
网络文学创作于欣赏2014-5-27.doc_第4页
网络文学创作于欣赏2014-5-2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文学创作于欣赏 学习笔记 孙文 2013271142一讲、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本讲介绍网络文学的产生于发展。主要阐明了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人们对它的理解,描述了网络文学产生情况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揭示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创作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区别。正面提出了建立网络时代的文学观问题,如树立数字化的文学生态观,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大文学观、培植大众化的平民文学观等。二讲、网络文学的载体与特征 本讲介绍网络文学的载体与特征。主要内容有:网络文学的比特媒介与数字化问题。网络文学承载体文学网站,网络文学的主要特征,如“我手写我心”的真实感,民间本位的草根性、轻松娱乐的叙事方式,以及虚拟世界的自由性等。网络文学的媒介, 包括比特媒介和数字化媒介。数字化的媒介,比特媒介的特点:无限存储,软载体传播,数据压缩与转换。网络文学的载体是互联网。互联网的诞生,美国的阿帕网,1969年世纪圣婴诞生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71年互联网逐步联通整个世界,1991年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网络真正联通了世界。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又一载体。门户网站文学板块,文学栏目:专业文学网站,文学社区,个人博客和微博文学。文学网站电子化了的传统印刷品文学,网络文学具有我手写我心的真实感,民间本位的草根性,轻松娱乐的叙事放式, 虚拟世界的自由性。三讲、网络写手 本讲介绍一个网络写手作为一个新的创作群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主体素质,列举并分析了汉语网络文学诞生以来的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网络写手代表人物,总结出网络写手的不同类型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从网络版权保护的角度,揭示了网络写手权益保障的重要性。一个新的创作群体:网络写手也叫网络作家,人们通常把在网络上从事职业写作或经常写作的人称为网络写手。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对网络文学而言,其侵权现象往往更严重且难以阻止。这就影响了作者的利益,目前法律法规对网络作品保护力度不够,法规不够健全。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建立健全网络著作权法,网络作家自身树立维权意识。四讲、网络文学创作 本讲内容介绍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主要讲述以机换笔、临屏书写。网上粘贴以及网络写作的另类语言问题。网络创作与传统写作一样,都需要反应生活,表情达意,都是一种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从这点上说,它们没有根本区别。但因为媒介的差异和发布媒体的不同,网络创作与传统的纸笔写作却有很大的区别。如网上写作用键盘、鼠标打造指头上的文字乾坤,网络文学写作可以用多媒体和超文本方式创造活在网络上的作品,消除了文学对语言的要求。网络与传统创作的第一个差异是以机代笔,以实现临屏书写或网上粘贴,创作熟读大大提升,产量也增多了。超文本链接、多媒体写作、另类语言是网络文学的一些特点。五讲、网络文学欣赏 本讲内容介绍网络文学的基本知识。首先阐明了网络文学欣赏的特点,如欣赏动机上的休闲心态,欣赏路径上的无障碍抵达、欣赏资源的无限丰富性、欣赏方式的“拉”欣赏模式、欣赏感受的即兴表达和欣赏过程的快速浏览等。最后选用三部代表性的网络作品,具体说明应该如何阅读、欣赏和评价网络文学作品,提醒文学网民在阅读作品时应该注意在互动中感受网络文学不一样的魅力,感受虚拟世界的真实情感。细读文本,了解网络文学的特有方式,体察作品的情感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欣赏一样,也需要阅读。理解和领悟作品,获得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或得到思想上的某些启迪。但网络文学欣赏效果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性。六讲、手机短息创作与欣赏 本讲介绍手机短信文学的创作与欣赏问题。首先阐明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文学机缘问题,描述了手机文学的发展简史,揭示了手机文学的三种形态,即通过手机终端的电子化文学读物、专为手机用户创作的手机文学和手机短信中的文学段子。接着介绍短信写作的文学创意技巧。手机私密性的沟通方式便于人与人之间进行点对点的互动交流,以“零距离”交往表达内心情感。手机短信,简约凝练,细读文本,感悟精妙。体察简约中的深意,回味背后的无限。在方寸之间感受“拇指文化”魅力。七讲、博客文学创作与欣赏 本讲介绍博客文学的创作与欣赏问题。主要介绍博客文学及其类型、微博与微博文学你,博客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如自主写作的多文体性、互动书写的接龙体、图文并陈的多媒体,以及博客创作中存在的纪实与虚构,写作私密性与文学公共性、个性表达与文学规则等三个悖论问题。这主要指修辞革命、袖珍文本的审美创意、意义巧置的“思维体操”等。博客在我国出现还不到十年,但它正以强劲的文化力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展示个性,交友娱乐,工作学习的重要平台。博客文学的创作特征是自主写作的多文本性,互动书写的接龙体,图文并存的多媒体性。八讲、网络文学的意义,局限和趋势 本讲阐述了网络文学对文学体制创新的意义、网络技术对文学形态创新的意义。网络文学创作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网络作品的人文精神意义等;然后分析了网络文学存在的局限,如网络作品数量庞但艺术质量不高,网络写作“零门槛”导致作品内容低俗,创作者的责任承担弱化,还有文学经典观念消退等问题;最后,结合当前网络文学的实际揭示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开始对话和交流、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日渐成型。网络文学对文学体制创新的意义是网络文学从艺术形式上改变了文学惯有的惯例。从现代观念上挑战了传统我能学的某些逻辑原点。技术的力量让网络文学创作产生了超文本文学多媒体文学,接龙文学,聊天文学,电脑程序创作等 这次的选修课我选择了网络文学欣赏,使我对网络文学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网络现在已经不是新名词了,而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语,没有网络,想想,你或许忽然间会丧失什么,虽然现在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但新型的行业网吧,却让大多数网民们随处都可以上到网,拓展了这曾是高层建林中的新鲜玩意,由于普及率在节节攀升,故,网络文学也成了一个大科目,许多在网中游刃有余的80后90后大虾都成为浮游水面的流行语(春树、李傻傻等),可见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了。什么是网络文学呢?这是难题。 很多人都为网络文学提出了质疑,认为网络文学不应该归列文学,因其良莠不齐,随性所致,而文章在网络粘贴是否就可称为网络文学。应该说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相对一个人枯坐在家中,独自冥想,或通过观察身边人事获得创作灵感来说要便利多,同时由于它的快捷性,所以流于粗俗,由于网络文学增强了互动性,从而更容易激化创作者的灵感,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交流和参与都在促使优秀创作者的即兴表演或主动的创作相应的文学。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已经远远偏离旧有文学形式。 1、在媒介载体的不同,以往是纸质和笔杆的合唱,或者说单纯的打字机与手指的跳跃,而现代的网络文学在打字机的基础上,通过一根贯通有无的网络线,瞬间传递出千里音信,可以说是多脑在瞬间的火花中创作的产物。同时网络也提供的迅捷的查询功能和阅览功能,这都为创作天地开辟最有利的辅助作用。 2、文学形态不同,很显然迅捷的表达方式,让越来越网民创造许多简介叙述表达意思的词语或图示,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鲜活了网络文学的天地,有别于旧有文学,再则计算机技术的高新发展,制作出的一些创作软件,也在愉悦着人们闲暇的情操。 3、主体身份不同,造就了一人多面的世态,由于ID随性的使用,任何人在任何时候申请各种面目的ID来展现当下情态的身份,故网络文学言语的随性以及污秽、低俗就不可避免了,人性中最底层的丑陋谁都有,因此通过网络文学这一隐的要命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好满足许多人宣泄的需要。 4、创作模式不同,旧有文学都是“文房四宝”秉笔而书,然网络文学确实在键盘上飞舞指头的快乐,汉字的形体美所引发的创作形态正在被拼音字母吞没,引述作家也永烈的话:“从此,我在写作时不再低头,而是抬起了头,十个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就像钢琴家潇洒地弹着钢琴。我的文思,在噼噼叭叭声中,凝固在屏幕上,凝固在软盘里。”可见了网络文学所带来的无以复加的快感,取代了咬笔头写的手起老茧的辛劳。文学的创作模式也开始进入了更加灵动和随性的阶段,不再是旧有文学的死扣框架的创作手法。 5、传播方式不同,以前通过纸媒,现在直接在网络中就可以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排版规划,完全不需受制于人,只要懂得相关的网络使用技能,就能创所欲言了,可说流通速度之猛和广泛都是传统纸媒不可媲美的。 6、功能价值不同,文学从“载道经国”走向“孤独的狂欢”,在价值尺度上由社会承担走向自娱娱人转换;文学从“反映生活”走向“闲适自足”,在价值取向上由艺术真实向虚拟现实变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闲暇自得,虚幻畅游,是当今网络文学的特征,价值功能的彻底革新,让人们突如其来的错愕,时时会有丧失自我的迷幻感出现。所以由此可见网络文学也有其弊利之所。 所以,如何有效重建网络文学观,是当今沸炒沸扬的网络文学亟待面临的问题,如何将其引向更加优良世态中,是每一个网民都要身体力行的当仁不让之举。任何一种平和状态都是经历一场场血痕厮杀,虽然现在一片祥和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