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凡卡 第二课时.doc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凡卡 第二课时.doc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凡卡 第二课时.doc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凡卡 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凡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成都市五桂桥小学 冯秀芳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回忆的乡村生活以及他的神态、动作,感受凡卡这一悲惨形象。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回忆的乡村生活以及他的神态、动作,感受凡卡这一悲惨形象。教学流程:一、 回顾课文1、 这节课,咱们接着学习凡卡。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预设:凡卡在城里当学徒,生活连狗都不如,于是他给爷爷写了一封信,希望爷爷接他回乡下去。)2、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凡卡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会选择什么?(预设:悲惨、不幸、可怜)3、到底契科夫如何塑造了凡卡这一悲惨形象?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从写信时刻中找到了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凡卡的悲惨?学生汇报句子。(大屏幕出示)1、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2、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3、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2、(指名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看看这些标红的文字,此时,你一定有问题要问?(预设:为什么凡卡要反复叹气?)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且让我们留下悬念。凡卡,作为你们的同龄人,本应在明亮的教室认真学习,本应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嬉戏。可现在,九岁的他,只能借一封信将自己的悲惨生活诉诸笔端!三体味“生活”1、在这封信中,诉说了凡卡种种悲惨际遇,请赶快去读一读,把相关的句子找到,用“”勾出来,批注你的感受,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1)、课文里有一句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2)、还有哪些凡卡悲惨生活的片段,深深出动了你的心?预设:学生汇报挨饿的句子。教师指导抓住对比手法感受凡卡的悲惨。(指名读,评价读,齐读。)师:是的,所以凡卡这样说(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生:(齐读此句)2、 连狗都不如的生活还表现在哪些地方?预设:生汇报挨打的句子。教师引导抓住动词,感受凡卡的悲惨遭遇。(分组读)师:是的,所以凡卡这样说(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生:齐读。4、你还看见凡卡过着怎样的生活?预设汇报挨困的句子。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样的画面?师:对于凡卡来说,睡觉都不能实现!这是人过的生活吗?所以凡卡这样说(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对凡卡来说,狗都不如的生活场面何止这几个画面?你还看到了什么?(生补写)3、 九岁的凡卡再也受不了了,他什么也不能做,他只能(大屏幕出示)1、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2、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3、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4、 生1:(朗读第1句)5、 师:凡卡实在太痛苦了,多么沉重的叹气!第一组同学,我们来读一读吧!生:(朗读第2句)师:第二组,凡卡多伤心呀,他多么可怜!生:(朗读第3句)师:第三组同学们,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啊!生:(朗读第4句)师: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为凡卡悲惨的生活叹气,伤心!生:(朗读第5句)师:你认为凡卡为什么时常抽噎,叹气?(预设:学徒生活连狗都不如)小结:这样直接描写凡卡的动作、神态以及他悲惨的学徒生活,更加血淋淋的展现了凡卡的悲惨形象。正因为凡卡的生活太痛苦、太悲惨、甚至连狗都不如,所以凡卡才一次次的叹气,才一次次的哭喊,他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回乡下去。四、品味“乡下生活”1、对,回到乡下去,回到爷爷身边去,回到他唯一的亲人身边去。总之,离开这儿,结束这连狗都不如的生活!(稍顿 轻声)那么,乡下的生活又是如何?1、 指名配乐读“乡下生活”2、 用一两个词语形容乡下生活给你的感受。(有趣、快乐、宁静)3、 这些回忆乡下生活的文字充满温暖和甜蜜,但它似乎与凡卡悲惨的形象格格不入,你们怎么想的?(预设:对比,突出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4、 (引读)女生读温暖的回忆,男生读叹气、抽噎。5、 此时,你认为凡卡为什么反复叹气?相信你一定有更深的体会。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契科夫是如何塑造了凡卡这一悲惨的形象?(指名回答)小结:正是这样鲜明的对比,与直接的描写,让凡卡这样一个悲惨的形象更加丰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五、关于未来。1、但是,凡卡毕竟是把信给寄出去了。朗读: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2、你认为这封信,寄出去后能不能改变凡卡悲惨的生活?(预设:爷爷收不到信,即使收到信也不可能接他回乡下。)3、A、单单从这篇课文来看,凡卡一个生活艰辛的小学徒。B、出示资料: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儿童的悲惨生活。从资料来看:你认为凡卡是谁?(沙俄时期,受剥削的千万儿童)5、此时此刻,静静的,静静的,小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在梦里,他仿佛看到了在梦里,他仿佛听到了在梦里,他仿佛感受到了我们希望未来的世界,再也没有悲惨的凡卡,那么连冬天也能够像这样美丽:全班齐读: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