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24.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王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山国文化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25.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引用宋人庄绰鸡肋编中的“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的史料,得出宋代出现“燃料革命”的结论,并以此为据,认为宋代处于资本主义的起点。这一研究 a可用以说明宋代有进步的经济现象b为中国学者研究宋史提供新的史料c引用了确切的史料有力证明了结论d构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框架26.明朝,“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到清初,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阁臣不得过问。这一变化表明 a清朝沿用明制 b内阁权力遭到削弱c相权逐渐下降 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27.总理衙门设立之时,奕訢提出,“各国使臣驻京后,往来接晤,及一切奏咨事件,无公所以为汇总之地,不足以示羁縻”;同时在官吏设置以及经费等方面格外裁减,以显示高低轻重差别。由此可见,总理衙门的设置a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c便利了政府处理对外事务 d受到了夷夏观念的影响28.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a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 b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 d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29.1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是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 a. 改变了抗战的被动局面 b.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凸显了民主革命的要求 d. 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301961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下降了373%,1962年继续下降189%;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50万余吨压缩到1961年的1652万吨和1962年的1208万吨。全市基本建设投资的降幅更大,1961年总投资额比1960年减少60%,1962年再压缩55%。这些做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落实了此时的经济建设方针c改变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 d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1. 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前美国的反应 1月9日 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斯发表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1月16日 美国照会法国,抨击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1月19日 美国敦促蒋介石不要主动同法国断交,给中法建交制造障得1月21日 菲利普斯召开记者招待会证实,美国政府己正式照会法国,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分析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 b美国排斥法国分享中美建交成果c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d中法建交严重威胁到美国亚太利益32.以下材料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大跃进】d yu j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它反映出当时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左”倾思想影响依然较严重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3.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在于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即在公民权的问题上克服了希腊将人划分为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狭隘观念。“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在法律上的体现是 a.制定了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 b.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制定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4.1883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国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这一规定 a打破了容克地主对权力的垄断 b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c消除了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 d加强了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35.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教科书中,贞德(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法国女英雄)的传奇故事反复出现。但在叙述时出现两点分歧:一是关于贞德肩负起拯救法国重任的原因,她是否听从了神谕;二是关于贞德的遗言她最后的牵挂到底是“耶稣”,还是“国王和“祖国”。这 a. 说明了贞德抗英事迹的不确定性 b. 反映了历史解释的主观随意性 c. 影响后世对贞德英雄身份的认定 d. 体现了历史叙述的共性与个性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材料二 1941年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边疆施政纲要,提出了边疆治理和边疆开发的方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上都不注重族际治理,而是采取区域治理的方式,从而逐步构建起一个区域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取代了长期存在的族际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但是,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国民党边疆治理没有多大建树的原因。(9分) 材料三 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 摘编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4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美国史学家戴福士认为,从明末至今,中国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外来压力,特别是现代化西方的压力、欧洲的文化冲击波从17世纪的基督教到19世纪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可谓连绵不绝。中国分别从西方、西方化了的日本和美、苏引进了不同的思想模式以改造自身的文化。但是戴福士仍然认为,中国的历史处于自身与西方都无法轻易改变的胶着状态,中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经历,与其说是一种“大过渡”,毋宁说是一种以文化的延续和变化的继承模式进行的“大强化”。 摘编自张晨怡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12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的吕后去世。大臣们认为代王刘恒仁孝宽厚,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还决定减免当年半数的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三十税一成为汉代的定制。文帝还下诏“务省徭费以便民”,把民众的徭役负担减少到毎3年服役一次,文帝时的赋役仅为汉初三分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文帝赋役制度改革。(7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汤寿潜(18561917年),浙江萧山人。1892年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但他却多次辞官。他较早认识到交通与国家富强有密切关系。1905年汤寿潜担任商办浙江铁路公司总理,积极筹措资金,赶工造路。1909年完工的沪杭路工赀之低,工程质量之高,为中外所公认。鉴于当时英国等国凯觑东南地区路权,汤寿潜主张废除与英国签订的苏杭甬铁路草约收回自办,以期中国“东南之国防从此巩固”。面对清政府邮传部提出的借款修路,汤寿潜坚决抵制,并弹劾时任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结果却被清政府革去浙路总理职务,清政府仍与英方签订借款合同。汤寿潜遵旨辞职,不干预路事,并听父命远游。汤寿潜冒死护路斗权贵的精神激励了浙江绅民,浙路风潮更加风起云涌,迫使邮传部最终废除草约,有利地促进了全国商办铁路运动。 (1)根据材料,概括汤寿潜围绕收回浙路权利而开展的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汤寿潜的上述活动。(9分)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24-28 b a b d c 29-33 c b a b c 34-35 b d41.(1)特点: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通过开发边疆、促进发展来稳定边疆地区。(6分,只答具体政策酌情扣分)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唐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采用区域治理方式 (2分) 原因:区域治理的方式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很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的治理。(3分)中国内忧外患,政局不稳;国民党统治时间不长。(4分) (3)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4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42.论题:近代外来文化的中国化。(3分) 论述:戴福士认为,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中国化的发展特点。(解读材料信息,3分)例如,资产阶级维新派“托古改制”,借助儒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逐步中国化,诞生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结合史实论证,4分)总之,19-20世纪,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既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动,又推动着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运用史观得出结论,2分) 其他论题示例,如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近代外来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改造、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依然保留民族特色等。45. (1)原因:汲取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民众赋役负担沉重;汉文帝了解下层人民疾苦;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简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