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魏晋时期我国粮食平均亩产大约为257.6市斤,唐时变为334市斤。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力因素是a. 南方经济发展b. 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c. 耕作技术进步d. 唐朝均田制普遍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到唐,粮食亩产量上升。所谓农业生产的动力因素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具的改进。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出现曲辕犁,这种耕作技术上的改进是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动力因素,选项c正确;南方经济发展不是动力因素,而是经济因素,排除a;北方农民南迁促进江南地区开发,但是这是劳动力因素,而非动力因素,排除b;选项d是制度因素,排除。2.明初打击“巨姓”豪富,强迫他们迁出本地。先将14万户富豪迁徙风阳,又将富户5300户赶至南京,拥有200亩土地的地主也数目不多。这些举措a. 有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b.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 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 使土地兼并现象消失【答案】a【解析】【详解】明初强制富户迁出本地,使得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数量下降,这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选项a正确;明初打击巨富主要体现在农业方面,体现了政府重农心态,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b;迁徙富户属于政府政策,具有强制性,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选项d表述绝对,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强制富户迁移的初衷是处于打击土地兼并。3.宋太宗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这反映出宋代a. 市坊制度依然存在b. 抑商政策有所松弛c. 不抑土地兼并政策d. 工商业市镇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描述了宋代政府对于小商人免税以及允许沿街开设商店,这说明当时抑商政策有所松动,选项b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题是商业,而非农业,排除c;材料未提及工商业市镇,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现象的解读。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兴办了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甲午战争后短短的几年间,洋务派不但扩充和增新战前已有的洋务厂矿、铁路轮船运输等企事业,而且全然新建了为数可观的各类企事业。这些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后a. 工业化的进程加速b.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封建体制完全打破d. 洋务运动已经破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派在甲午战后进一步扩充和新增战前工业基础,说明甲午战后工业化进程加快,选项a正确;材料主体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而放宽民间设厂主要针对民办企业,选项b排除;洋务派是地主阶级,其能够在战后扩充企业规模,依靠的正是封建体制,选项c排除;选项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5.清政府在1904年颁布商会简明章程,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其中9个建于海外)和223个分会。这客观上有利于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抵御外国军事侵略c. 政府政治现代化转型d. 实业救国思潮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商会简明章程的颁布促进了商会的建立,而商会增加表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1908年清政府依然是封建政权,并未实现政治现代化,选项c排除;选项d中的“普及”表述不符合史实,实业救国思潮主要集中于民族资产阶级群体中,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商会大量出现意味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三大改造开始b. 实行公私合营c.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进行d. 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五”计划以及勘探矿产资源的目的是服务于工业建设,说明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选项d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工业建设,而非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内容,选项a、b排除;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与材料中一五计划时间不符,排除c。7.有人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称作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翻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a.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b. 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c. 开展“大跃进”运动d.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因此选项a正确;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选项b排除;大跃进运动和改革开放时间不符,排除c;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内容,而题干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和苏联新经济的共性,选项d排除。8.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于1804年引入美国。玉米、马铃薯于明代引入中国。这主要是得益于a. 黑奴贸易b. 世界市场的出现c. 价格革命d. 资本的原始积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大洲之间的物种进行了交流,这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选项b正确;黑奴贸易和大豆传入美国无关,排除a;价格革命强调的是物价的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资本原始积累时间新航路开辟至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段时间内,与材料中1804年时间不符,排除d。9.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制造山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b. 英国成为殖民帝国c. 福利政策d. 对外推行炮舰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钟表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其时间是在1850年前后,这时期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进步,因此选项a正确;英国成为殖民帝国和各阶层都拥有钟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福利政策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内容,而社会保障制度始于罗斯福新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炮舰政策并不能导致钟表的普及,选项d排除。10.1913年,英、美、法、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比重为72%。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垄断组织的瓦解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经济结构的变化d. 电力的广泛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3年,可知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上升,选项b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出现而非瓦解,选项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而非经济结构的变化,选项c排除;电力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因此选项d不构成主要原因。11.1960年初,苏联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a. 结束了斯大林模式b. 苏联农业政策调整c. 玉米种植面积扩大d. 苏共“二十大”召开【答案】b【解析】【详解】1960年正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这一改革在农业方面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出现了材料中农业机械化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象,选项b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选项a正确;玉米面积种植扩大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而非原因,选项c排除;苏共“二十大”召开时间是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d排除。12.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日本9.8%。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除科技内素之外主要是基于a. 国家干预经济b. 实行工业国有化c. 计划经济体制d. 美国马歇尔计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53至1973年,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因此促进了生产总值的上升,选项a正确;工业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容之一,选项b排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选项c排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战后西欧复兴,但是其效果不会持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选项d排除。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糅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出現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城广大地区。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8世紀初期起,伴随着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城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逐步下落。19世纪中期,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至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贸易的影响,并分析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的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作用。【答案】(1)特点: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位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2)影响:棉花棉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货物;影响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推动东西方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原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国内政局稳定,代议制的建立。(3)作用:改变社会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可知,棉花由国外传入;根据材料“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可知,棉花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根据材料“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可知,政府大力推动棉花种植;根据材料“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可知,棉花在纺织原料方面的地位逐渐上升;根据材料“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可知,棉纺织技术先进。(2)影响:根据材料“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可知,棉花棉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货物;根据材料“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可知,中国的棉布影响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根据材料“18世紀初期起,伴随着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城影响”可知,中国的棉纺织业推动东西方海上贸易发展。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角度看,中西方之间贸易的扩大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可知,当时的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生产方面,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从经济政策看,当时的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社会政治环境看,当时的英国政局稳定,建立了近代代议制。(3)作用:根据两则材料来看,棉花作为一种纺织原料,改变社会生活;从经济角度看,棉花制品在古代中国以及中西方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进经济发展;从中西方贸易往来看,棉花制品推动世界文明交流。14.(2017年新课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钟表功能的多样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阐释:钟表最早的功能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从科技的发展对钟表功能多样化的影响来看,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化。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一直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钟表功能的变化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钟表功能的多样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解析】【答案参考】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一直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首先根据材料中的“伽利略”、“原子物理技术”、“信息技术”,可以看到科技进步对钟表功能多样化的影响,然后联系有关史实来说明(如答案参考)。也可从“社会生活的需要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的角度拟定论题并进行阐述,如材料反映的“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等信息说明钟表功能的多样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天文学;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经典力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原子物理学;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名师点睛】观点评述题通常是给出材料或观点,选择一种观点或对某一观点从某一角度进行论证,属于开放型问答题。解答观点类历史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观点要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第二要多角度有逻辑地论证。可以按对内、对外、主要、次要、材料、教材等顺序;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思维的过程。第三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具体的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第四语言表达要通顺准确、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本题作为开放性试题更能反映其特点,论题根据材料提炼,没有事先设定。根据材料信息,本题提炼的信息有:科技成果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钟表功能多样化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要求。确定科技成果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的论题,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科技成果对钟表功能变化的作用以及联系所学,从科技革命对钟表功能的影响来论证。确定钟表功能多样化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要求的,可以从表格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