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3.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3.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3.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3.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设计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新岭小学校 曹瀚予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1943年,日寇侵略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被称之为“战象”。(板书:战象)战斗结束后,我方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板书:最后一头)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这篇课文很长,有2000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品读课文,感情升华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生:没有。师: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文字)生:(读)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师: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生:这些战象非常勇猛。生:这些战象八面威风。师: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冠,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一)重披战甲,回想过去 1嘎羧在离开村子前,它最先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找当年自己曾经披挂过的象鞍。)古人说:读书贵有疑。现在,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在这段话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学生读书,勾画句子,写问题与体会,教师巡视) 2交流: (1)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在这二十六年间,嘎羧为什么不去看望这位老朋友,而在临死前才找到象鞍并披挂上象鞍? (2)哪句话最能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深情感的? 指名读读这句话。 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 你能读出嘎羧心中的那份伤感,那份珍惜、那份感动吗? (3)嘎羧看到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可它的内心安静吗?(沉浸在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里)(4)齐读体会。3小结:嘎羧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时,首先想到的是重新披挂上它的象鞍,它想起了它作为一头战象的辉煌与荣耀,想起了二十六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想起了和它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然后,嘎羧踏上了它的不归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嘎羧还做了哪些事情?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些问题。(二)打洛江畔缅怀往事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在书上做个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2交流,可能有: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这块礁石对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 ;也许 ;也许 。)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 4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读。5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自说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来到打洛江畔,怎么说这段话?说的时候,不但要把自己当成嘎羧,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可以调整句子的顺序。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 7. 师小结:真好,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内心丰富的情感。你看作者的话并未几,寥寥数语便可传情。(三)百象冢旁,庄严归去 1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对一头老象来说,祖先留下来的象冢,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3轻声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注,写写你的体会。4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此时的嘎羧是怎样的嘎羧?(濒临死亡、体力不济、疲惫)所挖的坑的大小? 补充材料: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地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补充原文资料:师读原文沈石溪描写嘎羧的老态的语句。(原文是这样描写的)5小结: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呀!嘎羧走了,带着他的忠诚,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陪他走来,走得艰难却坚定。把黑板上小诗送给他: 重披铠甲忆当年凭吊战场赴黄泉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6现在,我们就要离开“百象冢”了,你想对战象嘎羧说些什么呢? 四、课外延伸: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做至情至性的人,发感人肺腑的文字,在强者面前不示弱,在弱者面前不逞强。淡泊名利,多做实事,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追求的境界。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