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21.与朱元思书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李淑红 审核人: 王克香 董心蕊 使用人: 李淑红 王克香 董心蕊 授课时间: 3.3 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重点疏通文意,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知识链接吴均,字叔庠,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史学家,文学家。吴均的骈文成就较高,他的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都是传诵很广的名作。吴均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另外,他还有续齐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优秀作品。骈体文: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后以四句、六句相间,称为“四六文”。自主学习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风烟_ _净 缥( )碧 急_ _甚箭 经_ _世务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_ _谷忘_ _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 )天 在_ _犹昏 互相轩( )邈( ) 横_ _上_ _2、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然后大声朗读课文。3、对照注释逐段翻译课文。第一层 字词解释:风烟: 共色: 俱: 许: 独绝: 从流飘荡:第二层 字词解释:缥碧: 急湍: 直视无碍:甚箭: 若奔:第三层 字词解释: 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忘反: 横柯上蔽: 个案补充4、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质疑交流1.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2. 理清结构(1)文章总括词句(2)异水结合语句,概括具体特点(3)奇山结合语句,概括具体特点3、体会、概括写景的几种方法。个案补充4、小组竞赛背文。达标训练1.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A.蝉则千转不穷。( ) 欲穷其林。( ) B.猿则百叫无绝(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果如鹤唳云端。( )2.文章理解。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一静一动。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高”状山,以“寒”状树,照应“奇”字。C“千百”,“千”“百”等词在文中都是虚指,言其多。D第三段先从远处写视觉景物,再从近处写耳闻之声,从静到动,从详到略。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一百许里”的“许”表约数,“左右”的意思。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D“鸢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 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罗纨(wn):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夕舂:夕阳。4、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作: 梅花为寒所勒 勒: 山岚设色之妙 设: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猿则百叫无绝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 月景尤为清绝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梅花为寒所勒C. 皆在朝日始 D. 歌吹为风3、翻译下面的句子。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反思对文章的主旨学生的理解有时产生不完整的现象,这是学生不能从作者当时的所处时代和自身的经历等做全盘的考虑,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支撑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点。通过对文本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分析学生对文本的主旨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课题: 22.五柳先生传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李淑红 审核人:王克香 董心蕊 使用人: 李淑红 王克香 董心蕊 授课时间: 3.7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3、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重点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难点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知识链接1.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著名的隐士。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2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生平事迹及思想发展等等。最后对所记之人和事作一评价。自主学习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性嗜酒而家贫( ) 造饮辄尽( ) 曾不吝情去留( ) 箪瓢屡空,晏如也( )( )( )( ) 短褐穿结( ) 颇示己志( ) 衔觞赋诗(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无怀氏之民欤( )2、解释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衔觞赋诗 衔觞: 亦不详其姓字。 详 : 亲旧知其如此。 旧: 或置酒而招之。或:_ 置:_颇示己志。 颇:_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3、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个案1、 学生自由读课文2、 结合注释,理解文意3、 小组合作互相解决疑惑。质疑交流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2.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个案补充3、根据提示语背诵课文达标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往、到)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吝惜)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这样)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辈,同类)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教学反思 敢于更改既定程序:分析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时,很多学生提出“为什么五柳先生喝酒会期在必醉”?明明已经是个隐士了,为什么还要喝醉?我的课前设计是分析完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这个问题就水到渠成了。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于是我抛开课前设计,让学生们自己去感悟,原来喝酒是为了麻醉自己。课题: 23.马说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李淑红 审核人: 王克香、董心蕊 使用人:李淑红 王克香、董心蕊 授课时间: 3.9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4、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重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自主学习1.注音祗( ) 骈( ) 槽枥( )一食( )或尽粟( )一石( ) 食( )马者 其真无马邪( ) 外见( ) 辱( )2.一词多义(1)策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临之 ( )(2)之 策之不以其道 (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3)其 策之不以其道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 )3.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个案1、学生自读课文,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疑难2、读课文,指导找论点(作者观点)质疑交流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哪句话体现了他的意图可充当主旨句?文章用了什么写法?个案引导学生说说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体会,谈谈人才与伯乐的关系。回到文本,体会写作手法。达标训练1.选择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不以千里称也(著称。)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道理)D、执策而临之(面对)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B.才美不外见 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C.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食不饱,力不足 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D.虽有千里之能4.“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教学反思 美中不足的是课堂缺乏朗读,如果能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放声朗读,这样就更能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节课就更让我满意了。课题: 24.送东阳马升序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李淑红 审核人: 王克香 董心蕊使用人: 李淑红 王克香 董心蕊 授课时间: 3.14 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全文;学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重点学习作者勤勉学习,不怕吃苦的品格。难点抓住本文的对比手法,领会文章内容,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知识链接1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自主学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遇其ch( )du( ) 负qi( )曳x( )足肤jn( )li( ) yng( )人持汤沃gun( )以qn( )拥f( ) qi( )g( )之遗yn( )袍b( )衣 zhun( )长书以为zh( )2.一词多义:和:久而乃和 言和而色夷 冠:勇冠三军 既加冠 请:战则请从 俯身倾耳以请 再:一而再,再而三 日再食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无冻馁之患 以: 以衾拥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无从致书以观 之: 录毕,走送之 无鲜肥滋味之享 3 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个案1、 读课文,结合注释等解决字词2、 疏通文意3、 说一说宋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质疑交流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2.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其他学生的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3.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个案1、 理情文章结构,用原文语句回答,写了宋濂如何求学的。2、 写作目的达标训练1对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无硕师名人与游(结交) 援疑质理(提出)B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俟其欣悦(等候)C穷冬烈风(极) 不敢出一言(说出)D余则缊袍敝衣(旧)(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留)2指出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例句:非天质之卑。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C有司业、博士为之师D不必若余之手录3选出加粗“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C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我觉得这课重在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疏通把握文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另外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 课题: 25.诗词曲五首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李淑红 审核人: 董心蕊 王克香 使用人: 李淑红 董心蕊 王克香 授课时间: 3.20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首诗词曲 。2.体会五首诗词曲所描绘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词句,研读赏析,掌握其表现手法。重点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难点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知识链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原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后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贬再贬,居外23年。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其作品吸取民歌营养,继承诗经以来讽谕刺时的传统,如聚蚊谣、百舌吟等。还有许多咏怀古迹、表现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散文以论说文成就最突出。在哲学、政治、医学、书法等领域均有论述。其哲学著作天论三篇,驳斥了“天人感应”说。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2、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赤壁1、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2、介绍写作背景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过零丁洋1、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2、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2、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从词前小序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山坡羊潼关怀古1、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2、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自主学习1.注音或写字绮( ) 闻笛f( ) 折j( ) 干g( ) 婵( )娟 风pio ( )x( ) 宫qu( ) 寥( )落 惶( )恐 qing( )楼峰峦( ) 踌( )躇( )个案1、 老师范读,正音。让学生多读,熟练朗读。2、 多形式朗读比赛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培训人员课件
- 聘请专家教师讲课合同6篇
- 安全施工培训课件模板
- 理解我们的老师课件
- 农业碳汇技术革新与市场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电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3篇)
- 理化室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球阀的日常维护保养
- 广西山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干混砂浆及混凝土构件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地震道路抢修工程方案(3篇)
- DL∕T 5461.11-2013 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第11部分土建结构
- CB-Z-239-1987一般排水量船模双桨自航试验方法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平安经营分析岗面试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簿表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牙本质过敏症课件
-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