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一.ppt_第1页
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一.ppt_第2页
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一.ppt_第3页
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一.ppt_第4页
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 高考考什么 1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 一 幕府统治 政治 1幕府将军为最高统治者 天皇无实权 2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士农工商身份世代相袭 不能逾越 经济 1实行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2推行重农抑商 压制工商业发展 对外政策 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 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 列强侵略日本的冲击 1 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 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2 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 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二 黑船事件 遭受外来殖民侵略 1 事件 1853年培理叩关 培理登陆图 1853年 惊破太平梦 几只蒸汽船 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革力量的形成 西方列强的入侵 日本经济的恶化 幕府统治的危机 倒幕运动 破产的中 下级武士 农民 手工业者 分化 商人 雇佣劳动者 分化 不满幕府的大名 倒幕派 倒幕主力 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三 有志之士的探索活动 吉田松阴等主张对内广开言路 对外学习西方 实现富国强兵 结果遭到幕府的镇压 通过幕府改革的希望破灭 对内主张王政复古 用天皇亲政取代幕府政治 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 结果遭受严重挫折 此途径失败 强藩改革 强藩战争 日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近来清朝鸦片烟之乱 乃前车之覆辙 清朝虽然学问考证精密 但毕竟是纸上谈兵 没多大实用 中国拘泥于古法 日本应在未败前学习到西洋之法 在从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中 洋学的传播和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起了很大作用 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的 围墙 挡住了外界的影响 保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日本同中国一样 付出的代价是社会制度变得陈腐 僵化 不过 两国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 日本并不象中国 没有形成极强大的 坚如磐石的帝国结构 因此 19世纪西方入侵时 与中国不同 日本能作出积极的 有创造性的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明治天皇名睦仁 1867年继承王位初期 正值倒幕运动高潮 倒幕派从他那里取得密诏 宣布武装讨幕最终推翻了德川幕府统治 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权 此后明治天皇政府在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称为明治维新 历史转折 政治 经济 思想 对外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 社会矛盾尖锐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吉田松阴等主张学习西方 实现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 幕府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大势 国际 列强工业革命完成 叩关现民族危机 中国战败成前车之鉴 前提 改革派开展武装倒幕成功 建立明治政府 幕府统治的危机 总结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吉田茂在 激荡的百年史 中说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 明治维新领导者们决定开放门户 吸取西方的文明 国内普通民众不仅没有抵抗 而且欣然接受这一现状 呈现出引进西方文明的热心态度 结合课文 请说明日本明治维新在哪些方面 吸取了西方文明 历史回音 基本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改革政治体制 相对滞后 最先进行 为推行其它改革 实现富国强兵 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1 政治领域的改革措施及作用 核心词 立宪政体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 制定宪法 召开国会 给予人民权利 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 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 因时间仓促 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给自己起姓 因此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 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 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 山下 河上等姓很多 盐田 鸟饲 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日本选举法规定 拥有相当财产 25岁以上的男子才有选举权 这相当于在农村中拥有近400公亩土地的人才符合财产要求 因此 有选举权的人数量极少 当时日本总人数3900万 有选举权者45万 仅占总人口的1 15 土地改革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仅用30年时间 就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 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及作用 核心词 殖产兴业 提高农业生产力 殖产兴业 基本内容 1871年 日本岩仓使节团由横滨出发赴欧考察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到19世纪80年代初 国营工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 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但由于经营不善 国营工厂连年亏损 政府转而扶植私人企业 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一大批国营工厂陆续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民间大资本家 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 教育改革 介绍西学 重视传媒 社会习俗 打破等级制度取得显著成果 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 改变落后愚昧 推动了本国民主的发展 3 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改革 核心词 文明开化 基本内容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 多一所学校 就少一座监狱 必期邑无不学之徒 家无不学之人 多一个合格母亲 就少一个社会败类 富有与贫乏之差 取决于是否有学问 社会流行语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教育经费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 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 都用于九年义务教育 重视教育 在日本 一万元日币上的头像是教育家福泽渝吉 五千元的头像是教育家新渡户稻造 建立起小学 中学 大学三级学校体制创办各类技术学校 并派大批人员出国留学 招聘大批外籍教师来日任教 到 年 外籍专家大部分被解聘 日本基本实现了科技人才的自立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4 实行军事改革 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 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资料补充 明治政权成立之初 天皇就宣称 欲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日本军队称为 皇军 所有的日本军人都要接受武士道教育 要求必须效忠天皇 他们只向天皇负责 不受内阁干预 图为摄于1875年的日本军人和德国军事顾问的合影 日本士兵身着仿制德军军服的欧式制服 许多日本人认为穿欧式服装是进步的标志 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形式上 学术界一般认为 日本 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 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有些学者主张 明治维新 应理解为一次 明治革命 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 明治中兴 的解释 l 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 为什么 2 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1 改革 说 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且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革命 说 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 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兴 说 维新前 日本遭受外来侵略 天皇被幕府架空 维新后 天皇重掌朝政 促进了经济发展 维护了民族独立 学术争鸣 小组讨论 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 1 顺应历史潮流 2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发展综合国力 4 学习西方时 要有选择性 不可盲目西化 5 日本推行军国主义 实行 征韩侵华 的策略 19世纪中期 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 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一 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 方法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同 方式内容 性质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不同点 日本在武装倒幕 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领导内容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 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日本以各种法令 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独立战争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民族统一运动 如何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英 法 美 俄 日 德 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归类 英国和法国 美国 俄国和日本 德意志和意大利 俄国1861年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 1871年德意志统一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小结提高 1870年意大利统一 1868年日明治维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试从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具体措施实施和国际环境方面对比分析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 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措施实施 国家环境 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