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后三章知识结构.doc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后三章知识结构.doc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后三章知识结构.doc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后三章知识结构.doc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后三章知识结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复习提纲 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 数量特征 以及各自的功能 年龄组成 空间特征: 、 、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 、(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 (运动能力强的动物)注意事项和有关计算。3:种群: 内 生物 个体的总称群落:一定区域内的 生物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 生物与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 。“ S”型增长曲线 条件: 。(把曲线图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率,图形又会变成怎样?右图阴影部分的含义、成因)5、K值( ): 概念: 。K值时的增长率,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12 K值的含义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区别种群密度) 、(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如图乙)7、种间关系 ( )、 (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植物与 有关( ) 动物与 有关8、群落的空间结构:( ) 水平方向上 .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 被另一个 代替的过程 类型: 、 。初生演替:a、概念:是指在一个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被 发生的演替。b、实例: 、 、 、 进行的演替。C、裸岩上的演替顺序: :a、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甚至还保留了 、次生演替 发生的演替。b、实例:、 、 。c、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0,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11、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调查方法: 、 。(2)统计方法: 、 。(3)探究步骤: 。 1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实验原理、步骤、计数方法、计数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否设计对照、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的设计?(自己整理)13、种间关系比较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14、数学模型的两种表示法和研究方法(步骤)见绿本学案。15、列表比较J和S型曲线的异同()J型曲线S型曲线形成条件种群增长率变化情况和增长率曲线有无K值曲线 阴影部分成因含义 典型试题赏析:【例1】将甲乙两种植物混种,若设定:N=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播种时乙的种子数 M=收获时甲的种子数收获时乙的种子数。收获的种子再播种,连续进行若干代,后将M对N作图,有下列几种可能的结果。请回答:(1)甲与乙的竞争中,若甲取胜,可用图_表示,那么M_N。(2)甲与乙的竞争中,出现稳定平衡时,可用图_表示,其平衡点为_。解析:关键是识图,MN分别代表甲和乙之间的不同比例关系。可看出甲如果在竞争中获胜,则应播种少于或等于乙的种子数,收获时等于或多于乙的种子数。答案(1)B (2)A b【例2】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解析:考查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到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增长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其原因是增长受本身密度的限制;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的关系,但竞争强度是由弱到强而不是由强到弱。答案:C【例3】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播种量的比例收获种子的产量大麦燕麦大麦燕麦0.20.40.60.80.80.60.40.2428198105133563213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解析 : 本题以表格信息作为载体,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在温室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播种大麦、燕麦,由题意可知,播种比例不同,收获种子的产量也不同,但二者的比例并不一致。通过比较数据可得出结论:大麦与燕麦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竞争的关系,而且在竞争中大麦占优势。因此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显然是大麦要多于燕麦。B 【例4】下列简图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四种关系及生物之间对应的曲线图例,以下配对正确的是() (图注: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Ab c a dBa b c d Cc a d bDb a c d解析:本题涉及对几种种间关系图特点进行识别。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共生的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应是同步变化的。寄生种群A得利,宿主种群B有害,寄生物一般比宿主小。竞争是两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空间而发生的斗争,竞争的结果是导致一种生物生存,而另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减少。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两种生物之间关系是:捕食者增多,必然引起被捕食者随之减少,而捕食者减少,因食物来源少了,随后必然引起捕食者的数量减少。这时被捕食者因天敌减少而增加,接着又使捕食者增加,所以表现在曲线上的波动关系是不同步的。两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相互之间具有调节和抑制作用,以维持两个种群数目的相对稳定。体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特点。答案:A第五六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提纲1.生态系统的概念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主要是 生态系统的 另外还有 , 等。作用及地位是 。组成成分 消费者:绝大多数为 ,另外还有 , 等。作用是 3、结构 分解者:能将 主要是 还包括蚯蚓,蜣螂,蘑菇等。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和成因。食物链中一般只有 和 ,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终点是最高营养级动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更多关于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见红本学案P68预习探究。4、生态系统的功能: 、 和 5、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一定时间段内)、最终能量去向: 、 、 。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能量流动的特点: 、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 6、能量金字塔每一台阶的含义 永远是 立的(正、倒)。数量金字塔每一台阶的含义 ,有特殊形状存在如一棵树上的昆虫、鸟及这棵树的数量关系。生物量金字塔每一台阶的含义 ,一般是正立的。7、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8、物质循环的概念 特点 、 碳循环 图解要求会画,温室效应的成因,后果、治理措施要了解。9、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 ;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10、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 、 、 。(举例)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特点 。1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会资料分析) :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也离不信息的传递:信息还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自身 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其基础是 。抵抗力稳定性: 1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规律: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坐标图)1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 ,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15、我国人口的现状 近几年的措施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16、人口增长给环境资源带来的危机主要有 、 、 、 等。17、我国在控制人口资源的同时,还加大了 。18、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了解其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19、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 ,它们所拥有的 以及各种各样的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 、 、 。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20、生物多样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 ,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自然保护区)、其意义是 易地保护(动物园)是为了 此外, , 等利用 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22、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