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分类鉴赏 河南平顶山市一中李英春 诗歌按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送别诗 写景诗 咏物诗 咏史诗 抒怀诗 边塞诗等 下面分别说明 一 送别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 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 不光是备酒饯行 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 送别 或留给居者 留别 送别诗一般按时间 地点来描写景物 表达离愁别绪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 充满感伤情调 主题往往表达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也借助于想象 联想塑造形象 鉴赏离别诗的方法 1 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2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3 积累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一 唐人送别的意象 方式 送别方式1 折柳送别2 唱歌送别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 踏歌 是民间的一种歌调 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许浑 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3 饮酒饯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 即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 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1 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山中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离别诗中常出现 日暮 斜阳 暮雪 暮钟 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 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 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 情景交融 并且 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 鱼沉潭底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 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反衬 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意象 嘉陵江曲曲江池 明月虽同人别离 白居易 若见天涯思故人 浣溪石上窥明月 李白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 迷离 苍凉的 这与深邃悠长 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 再则 月亮含有思乡 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 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2 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 渡口 南浦等空间意象 劳劳亭歌 李白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谢亭 李白谢亭离别后 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 山空碧水流 注释 谢亭又称谢公亭 在宣城北面 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 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二 离别诗的情感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 赴考 出使 迁谪 宦游 征戎 乡旅 归隐等 诗人被迫背井离乡 思乡 思亲情结郁积不解 便发而为诗 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1 哀伤凄婉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景物 春江渺茫 日暮 征帆 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 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 人生地疏 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 景物 猿啼 暮江 孤舟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 反衬 人自伤心水自流 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 青山万里一孤舟 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2 慷慨豁达 坦陈心志 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题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 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反衬 哀景衬壮情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 对友人的真诚情谊 3 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感情豪放激昂 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或情随景迁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诗人的心潮起伏 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或者是表达别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李煜的 虞美人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或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 依依难舍之情 如李白的 赠汪伦 柳永的 雨霖铃 7 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如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二 写景诗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 写景言志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 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一 读懂写景诗的方法1 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2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3 写景常用的表达技巧 行秋 宋 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 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 一叶飞出细浪生 景物特征 夏日清新幽静表现手法 以动衬静作者情感 闲适宁静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景物特征 寂静表达技巧 拟人作者情感 孤独 受冷落 寄情自然 春山夜月于史良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景物特征 春夜的优美宁静表达技巧 传神的记叙 情景交融作者感情 陶醉于山水 乐而忘归 依依不舍 1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 荻花 秋 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 时节 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意象 高山 流水 明月 清风 农家风光 山间胜景等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 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 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情景关系有融情入景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等等 3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 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 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 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即知人论世 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表现要点 宁静 闲适 恬淡 农家乐 丰收喜悦 隐逸情怀等 4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 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 如高 低 俯 仰的变化 2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如绘形 绘声 绘色 如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3 描写景物常用的技巧 如 虚实结合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明 暗对比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与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 检测练习 一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 月落 鸟啼 霜满天 江边的枫树 渔火 寒山寺 特征 秋夜幽寂清冷 2 通过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 愁绪满怀的情感 二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或比兴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 却无意于黄莺 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而野渡无人 水急舟横的景象里 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 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三 咏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 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 感情 而是采用象征 兴寄等手法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1 描写的 事物 只有一个 2 对 事物 进行了多角度或多层次的描写 3 对事物特点采用点击式白描的手法 无须营造特定的意境 4 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常常要作直接的评述 并通过对事物的某一特点的肯定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志 咏物诗的特点1 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 并能深入其里 摄出事物的神韵 品格来 做到 神似 画菊 南宋故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独立疏篱 自甘寂寞 不求虚荣 不屑与 百花 为伍 它坚持节操 傲霜怒放 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 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相对应的 百花 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 诗三四两句精心刻画了菊花宁带着清香枯死枝头 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 绝好地体现其耿耿忠心 铮铮铁骨 及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的高风亮节 这里的 北风 一语双关 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的北风 实际上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 诗人以咏菊为题 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2 在描摹的事物中寄托作者的感情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 其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 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 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 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 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 同样 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 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 诗的末句 要留青白在人间 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 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 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 关键在于它具有 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志向 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 我们可以说 作者句句写石灰 正是句句写自己 陶渊明咏菊 抒写自己悠闲闲适 不慕富贵的心境 陆游咏梅 表明自己不为媚于俗 坚守正义的气节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 寄寓诗人的情怀 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 或寄寓美好的理解 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3 咏物诗的表达技巧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 或比喻 或正面描写 或侧面烘托等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说 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 物 有什么特点 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本诗是说 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 直到高耸入云 人们才说它高 可以想道作者是以 小松 自喻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亲切地称 菊花 为 我花 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 与之相对应的 百花 自然是喻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诗的三 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 整个长安城 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 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 直冲云天 浸透全城 作者笔下的菊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 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 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 这首诗 使人读出抒情诗人的高大形象 精神为之一振 耳目为之一新 诗人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 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 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 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 且多用典故 手法委婉 我们鉴赏时 必须掌握几把 钥匙 四 怀古咏史诗 一 要弄清史实 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首句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有何言外之意 熟悉当时的历史 就能明白 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 大有风景不殊 山河改异之感 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 于是站在北固楼上 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 自然引出下文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片前半部分 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 突出他的盖世武功 其原因是孙权 坐断东南 形势与南宋极相似 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 坚决抵抗 并战而胜之 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 懦怯苟安 末句用了什么典故 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 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 但让曹刘当配角 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英雄来赞扬 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 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 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 见孙权之威严仪表 就喟叹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 没有明言后半句 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 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 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 真是曲尽其妙 而又意在言外 令人叫绝 二 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鉴赏时要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 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既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咏怀古迹 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与杜甫的的连接点究竟在哪里呢 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 飘泊西南天地间 颇为相似 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 古来材大难为用 的悲剧命运极其相似 杜甫的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 遭逢动乱 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 而对王昭君斯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 三 领悟感情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 题乌江亭 诗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江东弟子多俊才 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 江东弟子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或是搏击社会现实借古言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和 京口北固亭怀古 便是如此 例 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 汴河曲 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 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 现已经长满杨柳 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 汴河怀古 以议论起笔 从通常所说 隋亡为此河 说开 认为隋炀帝南巡 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 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马嵬驿 清 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第二句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意思是说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人家夫妻离散 团圆无期 作者在马嵬驿这李隆基当年忍痛弃爱 肝肠欲断的地方 不叹李杨悲剧 却借题发挥 抒写百姓的悲哀 表现出作者对广大人民的深深的同情 总结 1 概括类别 咏古迹怀古人忆古事2 归纳思想内容感慨盛衰无常 感慨壮志难酬 抒写怀才不遇之叹 感慨国运衰微 抒发爱国情怀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 对古人的敬仰 赞美 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 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3 分析艺术特色借古讽今对比用典化用寓情于景 五 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 即事 为题写诗 因一点事由生发 抒写心中的感慨 如怀亲 送友 思乡 赠人 人生感悟 闲情逸趣等 一 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这类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 鉴赏作品 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 例如同是怀乡思亲 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是在战乱离散 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 浪淘沙令 李煜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是在国破身囚 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 二 赏析 事 与 怀 的结合 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 折杨柳 引发的 先写笛声满城飞扬 再写故园之思深浓 事 与 怀 结合紧密 自然熨帖 大都是感物兴怀之作 此类作品多用比兴 风格沉郁顿挫 1 慨叹时局险恶 民生多艰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 卖炭翁 三 思想感情 2 通过描写景物 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哀思 如欧阳修 踏莎行 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4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5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6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7 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 如屈原 离骚 8 表达自己报国无门 怀才不遇 壮志未酬的伤感 如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六 边塞诗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形成的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 岑参等诗人 诗歌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表现从军边塞 杀敌报国的意志 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 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 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第一 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 深挖它含蓄的主旨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 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 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 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 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 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第二 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1 哀景乐情王昌龄 从军行 七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 浩瀚的大沙漠 一望无际 每当北风振漠 尘土遮天盖地 惊沙扑面 日色无光 这就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 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 2 壮景壮情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描绘出大漠奇异风光 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的直 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 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 精神为之一振 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刹时一扫而光 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 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 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 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哀景悲情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前两句写景 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 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 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 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 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 上下交映 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 令人顿觉冷嗖嗖 诗人从地点 景物 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 反复渲染 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 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第三 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 是血淋淋的 不宜直接描写 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 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如旗 鼓 干 戈 号角 战车 辕门 烽火等 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 事 物 如楼兰 阴山 瀚海 凉州 长城 受降城 玉门关 单于 吐谷浑 羌笛 胡笳 琵琶 折杨柳 落梅花 关山月 等 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 爽朗 一往无前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 格调悲壮 像雄浑的军号 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 胸怀激荡 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 唐朝中后期的边塞诗歌充满悲苦 充满凄凉 充满耻辱 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 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 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柳中庸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以 征人怨 为题 而不着一个 怨 字 却尽得风流 诗中之 怨 何来 请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 抓住与边塞有关的地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具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劳动与技术》
- 5.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第1课时)周期性与奇偶性(教学设计)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A版2019)
- 寒暑假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职业模块 服务类-人教版-(数学)-51
- 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钼铁冶炼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伊斯兰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挑战-洞察及研究
- 改性塑料配制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鼓风炉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带式球团焙烧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息肉组织遗传变异分析-洞察及研究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第十四章滚动轴承相关设计
-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统计学
- 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
- GB/T 14456.1-2017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 远离电子烟主题班会课件
- 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 ZYHZYHC系列自控远红外电焊条烘干炉使用说明书
- 外科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 高中政治统编版(2022)必修3(教案)我国法治建设历程(完整文档)
- 市场营销策划(第五版)第08章 促销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