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课件苏教版选修三.ppt_第1页
高中化学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课件苏教版选修三.ppt_第2页
高中化学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课件苏教版选修三.ppt_第3页
高中化学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课件苏教版选修三.ppt_第4页
高中化学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课件苏教版选修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1 公元前5世纪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 即原子 19世纪初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 1811年 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他认为气体分子是由几个原子构成的 1860年 国际化学界确立了原子分子论 4 1869年 已有63种元素为科学家所认识 门捷列夫将各元素按原子量的变化联系起来 揭示了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 元素周期律 5 1897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904年提出 葡萄干面包式 的原子结构模型 6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汤姆生的学生 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7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 卢瑟福的学生 引入量子论观点 提出新的原子壳层结构模型 启示 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 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 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海森伯四代师生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 定论 不迷信权威 向自己的恩师挑战 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科学探索精神的光辉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 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 枣糕 卢瑟福原子模型 空心球 波尔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几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