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生活来到有效的目标去.doc_第1页
从学生的生活来到有效的目标去.doc_第2页
从学生的生活来到有效的目标去.doc_第3页
从学生的生活来到有效的目标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学生的生活来,到有效的目标去 一作文指导课文从字顺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文从字顺”是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后新增的作文教学序列中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教材上第二部分提供了三道写作练习的建议,其中第二道练习题是写一篇借景抒情或者托物言志的作文并指导学生修改。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相互修改。 教情分析: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数老师都是沿袭传统的方法:即老师命题,学生写作文,写完之后,由老师逐一批改,点评,这种方法教师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是效果总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重要的修改练习机会,失去了多写的可能性,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的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结合我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先和学生一起观察了初秋时节学校的中心花园,再让学生根据课本的第二题写一篇观察作文我们的中心花园,最后指导学生修改,操作性更强,学生的收获会更大。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基本训练,懂得一些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往往落实不到位。就之前的一次写景练笔情况看,学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遣词造句上不能准确恰当的表达;二是写作没有明确的思路,连贯性差;三是所写的景物不能扣住最重要特征,景物描写缺少统一的中心。教学目标:通过习作练习和修改,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句、清晰的思路表情达意的习惯,围绕中心特征成段行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观察了中心花园,请你回忆一下花园中有哪些景物,说出几个。生1:池塘 雕塑 生2:长廊 枫树 蝴蝶花 二、课堂探究师:我们来看大家是这样描述花园中的景物的:有什么问题?(1) 茂密的紫色花朵挂在长廊的顶端,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2) 这个花园很美丽,有大片大片的绿植和鱼塘。生:不真实。长廊上都是绿色的叶子,没有紫色的花朵。花园里也没有大片大片的绿植和鱼塘。师:所以我们写作文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生:(齐答)说真话。(3) 塑像的主体部分是“SJ”两字的变形。(4) 大理石上是“锁金”两个字英文字母的缩写。师:这两句都是表述中心花园的雕塑的,大家看有什么问题?生:表述不准确。师:应该怎么改?(PPT插入雕塑的图片,副板书上写出“suojin”)生:应该改为:枣红色大理石基座上是“锁金”两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SJ”的变形。(5) 几棵高大的如巨人般的广玉兰站在花园的四周。(6) 三个小水塘分布在塑像的周围。生:这两句的描述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实际情况是:站在主干道上,广玉兰在花园的最前面。小水塘也在塑像的前面。(7) 环顾四周,我看见几株桂花在释放幽香。生:(笑)这个句子搭配不当,“幽香”不是“看到”的。师:我们作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同学们评价一下:(8) 今天的写生课上,我们要对学校的中心花园进行观察,我在此做一些小小的记录。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排队来到中心花园进行观察。(9) 往前走你会发现两个花坛,花坛里种着一束束的小小的小粉花,在一束束的小粉花中间有几棵小树,其中有几棵是枫树.生:(读的时候笑)这一组句子太啰嗦了。师: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同学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怎样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呢?有句话说的非常好:文章不厌百回改。要坚持修改自己的作文,长时间下来,同学们一定可以做到恰当的用词,准确的表达的。(PPt 坚持修改练表达准确。板书:练表达)师:下面请同学们动笔,在学练案上找出这篇作文遣词造句时出现的问题,改一改。(学生动手修改)生:“水面上的睡莲婀娜多姿,花色艳丽,楚楚动人。”这一句不真实。生:“水池后面的花坛中黄蕊红瓣儿的蝴蝶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一句中应该改为“水池两边的花坛中”。师:(板书)字词准确生:“嗅了嗅,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和清凉的感觉。”这一句“闻到”和“清凉的感觉”不搭配。师:(板书)搭配恰当师:请同学们回到自己的作文中,找出一两处遣词造句上的问题修改。(学生交流,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师:一句话我们表达清楚了,那么一段话呢?找同学朗读长廊部分,其他同学听读的时候想一想哪里有问题。划出来。雕塑后面绿色的长廊吸引了我,一只黄蝴蝶从我面前飞过,翩翩落在了一朵牵牛花上。长廊里很阴凉,粗壮的枝干缠绕在一起,显得格外苍劲有力。翠绿的紫藤萝叶子密密地覆盖着石梁,把温暖的阳光筛得细细碎碎的。长廊两边的芭蕉长势正旺,轻轻地去碰触那鲜嫩的芭蕉叶,手感十分光滑,凉丝丝的,一阵舒服的感觉便贯彻全身。一排排竹子注视着我们,有的叶子已经有些发黄干枯。紫红色的牵牛花掩映其间生:我感觉这一段写的有点乱。两处写到牵牛花。师:PPT插入长廊的图片。师:我们先来看看长廊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物。生:芭蕉、假山、藤叶、枝干、地板和长椅等。师:按照顺序说呢?生:廊顶的叶子垂下的藤蔓藤蔓遮盖着的粗壮的主干藤蔓外面的芭蕉、棕榈、女贞、假山等弯曲的长椅、棕色的木质地板。师:这位同学梳理的非常清楚,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生:(齐答)从上到下。师:请大家在学练案上修改,改好了举手示意。(学生动手修改)生:“一只黄蝴蝶从我面前飞过”这句放在“紫红色的牵牛花掩映其间”的后面。生:“翠绿的紫藤萝叶子”这一句应该放在“粗壮的枝干”前面。生:竹子比芭蕉高,从上到下应该先写竹子。师:最细心的同学!师:句与句之间我们修改好了,段与段之间也要注意连贯,请同学们再评价全文的连贯性怎么样。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口小池塘 再往里走,一尊高大的雕塑立在花园的中央在花园中参观了一圈后,一个角落里不知名雕塑右后方的长廊吸引了我生:按照我们观察时的顺序从前到后,应该把“一个角落里”这一小节删去。师:大家同意吗?生:(齐答)同意。师:写作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思路清晰,句段连贯,正如叶圣陶所说生:(齐读)我希望大家在练习读与写的时候,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某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部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开展的具体办法。师:板书:讲连贯 思路清晰 句段有序(PPT 整体局部讲连贯清晰)师:我们注意到了连贯,是不是按照思路把花园中所有的景物一一写全就可以呢?生:不可以。师:我们还要注意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师:请大家快速阅读作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最想表现的是中心花园的什么特点?生:生机勃勃师:那作文是不是都围绕这一特点来写的呢?生:不是。最典型的就是“一排排竹子注视着我们,有的叶子已经有些发黄干枯。紫红色的牵牛花掩映其间。内侧的景色更略输一筹,暗青色的野草给人一种阴森可怖的感觉。坐在长椅上,脚下都是飘落的枯叶。”三、课堂练笔师:那我们就集中来改“暗青色的野草阴森可怖”这一句。修改的要求是:既能体现初秋时节,又要写出草的生机。(老师出示拍摄的花园中草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动手写作)四、交流评价师:大部分同学已经写好了。下面,大家按前后排进行分组,8人为一小组,互相朗读、欣赏同学的作品,待会儿各小组推荐自己组的优秀片段在全班展示。(生朗读欣赏,师巡视调控)师:大家刚才的交流很热烈,老师发现有好几小组都迫不及待地要推荐优秀作品了。好!哪个组先拔头筹?生:小草在风中摇摆着小小的身体,一点都不怕冷。师:春天的小草也可以在风中摇摆身体,不怕春寒料峭啊。生:墨绿色的小草虽然弱小,但是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显得生机勃勃。师:我们能不能不直接用“生机勃勃”等词语呢?生:小草虽然弱小,但是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抵抗秋风的侵袭,显得更加深沉了。师:不错,有很大的进步了。师:时间关系,老师来朗读下水片段。 (PPT)1、中心的叶子汲取整株草的力量,在冬天来临之前做最后的冲刺。2、外围的草叶已是暗绿,但是却紧紧护着草心,希望自己的家庭旺盛得更持久一些。3、虽然比不上芭蕉的翠绿,但暗绿色的草也卯足力气,舒展手臂,绝不向芭蕉认输。师:有的同学写的是花园的其他特点,比如静谧,但不管是哪个特点,我们都要围绕中心主题选材,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写成流水账。(PPT选材详略扣中心突出)师:(板书)扣中心 特征突出 选材详略五、课堂小结生:(齐读)坚持修改练表达准确 整体局部讲连贯清晰 选材详略扣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成锦绣文章师:请同学们课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原稿上修改后誊写在积累本上。六、板书设计练表达 搭配恰当 字词准确讲连贯 思路清晰 句段有序扣中心 特征突出 选材详略课后反思1 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开发写作资源。作文课本质上是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它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静态机械的。作文作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内容是血肉饱满、生动有趣的,情感是色彩斑斓的。写作应该是可以信手拈来的快意之事,而不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之事。当前,中学生厌作文、怕作文的根源主要是学生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很多学生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同龄间少交流,少集体活动,再加上本身阅历浅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他们不会积累生活素材、感受不到生活细节,更不会从生活素材、细节中挖掘作文材料,致使他们写作常常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因此,要让学生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的体验,才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甚至成为他们主动去做的事。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怡人,中心花园更是使人沉醉其中,学生们在课间经常到那里玩耍、休息。 这是他们身边的写作资源,学生们的体验是真实的,情感是真挚的,这些都是做“一顿好饭”的“好米”。2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备课光备教材是不够的,还要备学生,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这节课写作文之前观察花园的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他们获得丰富真切的观察体验;设定教学目标时我把学生的习作挨着看了一遍,从他们的作文出发,提出“运用恰当的语句、清晰的思路表情达意的习惯,围绕中心特征成段行文的能力”这个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既不随意降低目标,又不主观提高目标;教学过程顺应学生实际,不管是第一环节的“遣词造句”,第二环节的“有序表达”,第三环节的“围绕中心”,所有的例句和例文都是学生的原作,讨论修改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引导学生在修改的实践中结合自己的习作去感悟和总结写作的理论,反过来再用自己得到的理论去自觉地知道写作的实践。这应该是一条作文修改的有效途径。3 教学过程要围绕目标层层推进。本课的教学环节主要有三个:第一环节“遣词造句”,是浅层次的修改学生字词句上的不恰当之处,使学生的作文字词准确,搭配恰当;第二环节的“有序表达”,旨在指导学生注意句与句的连贯、段与段的连贯,从局部到整体做到连贯表达;鉴于学生大部分习作或者流水账面面俱到,或者所写景物没有特点,所以有了第三个环节“围绕中心”,从全篇上指导学生扣住中心,突出特征。 4 教师是写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教无定法,作文教学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身份也可以是因课而异的。但是,在任何形态的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他的一个角色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他首先应该是一个写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只有教师自己在写作着,才会真正感知到写作的艰辛与快乐,也才会真正理解学生对于写作的种种感受,彼此之间才有更好的沟通。叶圣陶说:“老师的实践是根本,老师以实践得来的经验是根本。”因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