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摸底考试及答案(二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摸底考试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标准测试卷及答案二- 1 -苏教版年级语文下册第次月考摸底考试及答案一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ni wng xn zu sh fng li du su j hi (_) (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汛(_) 协(_) 侵(_) 妨(_)讯(_) 胁(_) 浸(_) 防(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理(_)当(_) 山洪(_)(_) (_)调有(_)理(_)气(_) 完(_)归(_) 负(_)请(_)(1)请写出两个ABAC式的词语:_ _(2)请写出两个与意思相近的词语:_ 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珍宝 珍贵1.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_),爱什么就拿什么。 2.博物馆里陈列着无数的(_)的文物。只要就 如果就 无论都3.(_)动物说了什么话,(_)不要对别人说。4.(_)对别人说了,您(_)变成一块石头。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缩句) (2)客人被蒙古族人接进了蒙古包。(改为把字句) (3)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修改病句) (4)小树成长。(扩句)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路面上的新科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遍 普通 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遍 普通 普及)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德国计划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 普通 普及)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1用“ ”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_3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_4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种)_5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30。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七、习作。(20分)题目:记一次 活动提示和要求: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学校和老师组织你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如:参观访问、春游、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赛龙舟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活动记叙下来。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_参考答案:一 乃翁 熏醉 恃风雷 抖擞 己亥 二 汛期 协力 侵犯 妨碍 通讯 胁迫 浸入 防止 三 所 然 暴 发 协 序 直 壮 璧 赵 荆 罪 无穷无尽 自由自在 天经地义 顺理成章 四 珍宝 珍贵 无论 都 如果 就 五 略六 1普及 普通 普遍2呈暗红色、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3美化市容;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或“防滑并提示司机减速”);方便交通管理。4举例子: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列数字: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5C6 / 1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标准测试卷及答案二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lin x cho sh mng l shu ru j bi(_) (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诫_拍_ 钩_ 捞_戒_啪_ 构_ 涝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得意(_)(_) 迫(_)及(_)一如(_)(_) 推(_)而(_)巴迪_地想把自己写的诗给父亲看。2.我之所以坚持写作,是因为母亲_地鼓励我。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既然就(1)你(_)坚持要走,我(_)不留你了。(2)姑娘的手真巧,(_)写得一笔好字,(_)烧得一手好菜! (3)妈妈(_)自己辛苦点,(_)肯委屈我们半分。 (4)(_)充满希望,(_)才会这么失望。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改为陈述句:_2.桂花盛开的时候非常香。改为夸张句:_ 3.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改为拟人句:_ 4.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改成反问句)_ 5.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修改病句)_6.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缩句)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好读书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做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演绎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既然看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并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有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1短文围绕“好读书”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段写了为什么读书,第_段写了_,第_段写了_。2读第段,填表。七、习作。(20分)题目:_即景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等,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风光,写出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_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转让与二手车交易全流程服务保障及售后服务协议
- 复杂离婚案件中的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及补偿合同
- 2025年叉车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智慧水务移动端应用开发方案
- 着力轻工业优化供给实施方案
- 农村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策略研究
- 2025年长度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 曲臂高空车安全施工方案
- 新世相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新能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国际比较研究
- 镇痛类药物应用与管理规范
- 休克患者急救
- 2025年工行客户经理测试题及答案
- 大宗商品交易管理办法
- 普通话宣传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郑州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集
- 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办法
- 传统琉璃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表现性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视角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