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一、 教学目标1、 反复朗读诗歌。2、 体会诗歌丰富而深邃的意境。3、 理解分析诗人形象,进一步认识杜甫。二、 教学过程1、 导入:这节课上,我主要是带大家再次去拜访我们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杜甫。公元712年,初唐诗人杜审言家里添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孙子,这就是杜甫。他从小就在的优越环境里长大,他也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很快便闻名乡里。公元736年,诗人意气风发来到泰山脚下,满怀豪情的唱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正当这样一个才俊想要一展才华时,突然一场时事的风雨袭击了唐朝大地,这就是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初临乱世的杜甫望着长安城,他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后来的颠沛流离中,他看到官兵捉人,只听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些让一个内心里对这个社会充满幻想,要赈世济民的人受到了沉重打击。公元759年,年已49岁的他漂泊到四川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建起了一座茅屋,用以安身。后来战乱平定之后,他有机会回长安,然而经历乱世的他,已贫病交加,最终客死在洞庭湖上的一叶小舟。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觉得诗人杜甫的命运如何?生活如此苦难的杜甫,为什么能成为万世敬仰的“诗圣”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个生活镜头,并从中去寻找答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P20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已布置大家预习过了,我请一位同学先给我们试读一下,其余同学注意听,看读得是否正确。补充注意读音,让学生把投影的字词读音读一遍。然后齐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在字音停顿等方面已读得很好了,但是有人说啊,你要读到涕泪满襟,才说明你读懂了诗意,读懂了杜甫。从刚刚地朗读来看,我们还没真正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体会这首诗的意境。老师细读这首诗时,发现它的1、2、3节正好是三组镜头,我们先来体会第一组镜头,我想先请一名同学朗读一下第一组镜头,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从这组镜头中可以看出秋风有着怎样的特点?(板书:秋风)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风势之大的? 如果我们要拍摄这组镜头,而且你就是导演,这时大家都已经看到屋顶上的茅草被风吹走了,那么根据诗歌第1节内容,这时你安排诗人在干什么?(诗人在秋风中追着茅草,眼睁睁地看着茅草随风乱飞)你觉得诗人此时是怎样的心情?(焦急、悲凉、无奈)好不容易有个安身之处,就这样被破坏了,分析体会到这里,我觉得“秋风破屋”这个短语特适合做这个画面的标题。屋子破了得修补,可怜的诗人好容易看到一些飘到地上的茅草,马上就能抓到了,可是又出现了什么画面?(一群顽童,抱着茅草就跑。)是的,接下来的画面竟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自叹息”(老师朗读第2节)那么请仿照“秋风破屋”,也试着给第二个画面起个名字。“群童盗茅”“群童欺老”等。(激发学生思考,拟出属于自己的好标题。)这些群童们不知道面前的这位老人没有了覆盖屋顶的茅草,这个晚上将会多么的冷。到此,若继续拍摄,你安排这个可怜的诗人干什么呢?(根据诗歌内容,合理想象)(大风之中,大呼跺脚,他们却不应,诗人只能空手而归,只能归来叹息。)(板书:叹息)喝止不住,只能倚仗叹息,那他会叹什么呢?(鼓励学生说,言之成理即可,比如叹自己的境遇,遭受天灾还受群童欺;叹自己的年老体衰;叹时局;叹百姓)风中的一声声叹息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无限悲伤,可接下来呢?茅屋不单被秋风所破,风定又遭秋雨袭击。(板书:秋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体会第三组镜头。先请大家齐读此段。根据注释,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画面给我们描述一下。(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我们说秋风破屋,只是破坏了屋子,那秋雨呢?(“屋漏无干处”)让这个屋子无法再住人,好不容易建起的茅屋就这样被摧毁了。那我们给此镜头可以拟个什么名字?“秋雨摧屋”“秋雨毁屋”等。(激发学生思考,拟出属于自己的好标题。)屋是毁了,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长夜沾湿”如何挨到天亮啊。那请问:“长夜沾湿”的仅仅是雨水吗?(不是,还有泪水。)为什么会泪流不止?(围绕身世、时局、百姓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难以想象的凄苦心境让诗人泪流不止,也正如/此镜头的最后,诗人说到“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PPT),其中的丧乱即指安史之乱,诗人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安危,这种浓浓的忧国之思怎能不让诗人“长夜沾湿”,又如何让诗人挨到天亮,难挨、焦急之情跃然纸上。这种浓浓的忧思深深地烙在了这字里行间。(板书:忧思)那我们如何读出这种忧思?要重读哪些词?我们平时常常通过提高音量来体现重读效果,此方法用于此显然不太合适,在这里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重读的另一种方法,即拖长声音,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老师起头) 其实,假如是我们,在这样的凄苦环境中,我们可能更渴望什么时候有一份安定的生活,有一个不需太大但安全,生活无忧的家。然而杜甫并不是幻想自己有一个大屋子、一个官职,一个安定的家,而是道出了什么样的期盼?学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齐读一下诗人的期盼)他希望有千千万间牢固的大房子来遮蔽天下寒士,使之“俱欢颜”。那么,他所说的天下寒士是什么人呢?(贫寒的士人。士人即读书人。这些贫寒的读书人若在安定的社会里,他们也许可以为社会为百姓做一番大事。所以杜甫呼唤的仅仅是千千万万间能遮蔽他们的大房子吗?不是,那是什么?杜甫更想为他们呼唤来安定的社会。)那么,在当时有一天真的会有这样的屋子出现吗?不会的。那他会沮丧吗?不会,为什么?诗人虽然在现实的秋风里叹息,在秋雨中忧思,明知不可能实现,却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希望,渴望在理想中建起“广厦千万间”。(板书:理想 广厦千万间)这时,尽管诗人遭遇天灾人祸,风雨中漂泊无依,自己前途未卜,但他宁愿“吾庐独破”,只要大家过上好日子,自己的宏愿能实现就足矣。这种情怀不正是他被人们敬仰,被人们尊称为“诗圣”的原因吗。写安史之乱苦难的诗很多,而那些诗里所表达的多为个人的不幸,个人的悲凉,杜甫不是,他关注的是百姓的痛苦,把百姓的痛苦摆在第一位。比如我们熟悉的石壕吏,在颠沛流离之中他不哭诉自己的凄苦,却诉出了诸如“妇啼一何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邺城戍”,孙母“出入无完裙”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等战乱中百姓之苦。接下来,在我们体会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意境后,我们再一起听听名人的朗读,借此再去用心体会杜甫用一生所写的忧国忧民与仁爱天下。(板书:忧国忧民 仁爱天下)(听朗读)总结:有人在读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后,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名师中国注册市场营销师职业资格认证模拟题
- 2025年偏摆检查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静脉输液耗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超细铜粉项目建议书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5-18 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无答案)
- 抗疫课件模板
- 行政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关于消防的题目及答案
- 批注法阅读实例课件
- 车辆检测与维修驾驶员聘用合同
- 腹部血管超声诊断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操技能试题汇编
- PCR基本知识课件
- 员工烧烤联谊活动方案
- 草原安全管护方案(3篇)
- 中国鱼腥草素钠栓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幼儿园采购协议书范本
- 酱油制作小作坊管理制度
- 胆道疾病的检查与护理
- 1.1《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