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故乡》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故乡》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故乡》第二课时.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表达的主题。2、 通过对闰土的人物形象分析,领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3、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4、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二、教学重点:抓住小说中闰土的人物形象分析,突出一个“变”字,理解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根源。三、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最后一段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四、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板书课题)我们学习了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谁来说说?2、 我们先来分析故乡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哪个人物?(二) 认识闰土,体会现实的黑暗1、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56、57,6265页,画出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象的句子,完成表格。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外貌语言神情对“我”的态度学生交流,完成表格。2、 小说中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堪称典范,谁来读一读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两段合读)指名读,学生评价。读一读描写中年闰土外貌的句子。指名读,学生评价。3、 听了同学的朗读,同桌讨论一下,你认为少年、中年闰土是怎样的一个人?(同桌讨论)指名回答。4、 看着板书,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变)5、 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少年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画出相关语句。指名读句子。教师指导朗读。(1)、师:闰土啊,近来家里的生活怎么样? 生:(读句子) (2)、师:看到闰土的变化,我们都叹息他的景况: 生:(齐读句子)“多子”6、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人靠辛勤劳动最起码能过上怎样的生活?指名回答。(吃饱穿暖)闰土用他松树皮似的辛勤的手只想养家糊口,这过分吗?可是,齐读“非常难木偶人了。”7、 此时,你似乎看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学生交流。(人民动荡不安,缺衣少食,苦不堪言;农村经济萧条,看不到希望;人们思想麻木,关系冷漠)8、 这一切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源在哪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礼教对人的精神毒害。)9、 是啊,曾经在圆月下充满生气的小英雄就这样被“吃人”的社会扼杀了。你的心情如何?(沉痛)请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齐读。(三)、故乡的希望1、故乡昔日的人物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麻木冷漠。那么“我”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景象呢?指名读。“深蓝的天、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给人什么样的感觉?(美丽明朗,充满希望)现实中的故乡呢?指名读。听后是何感觉?(毫无生气、悲凉)那些词引起你的注意?(横、苍黄、萧索)2、“我”心中未来的生活什么样?作者希望后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指名读。“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3、 这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什么样?(故乡的未来是个幸福的家园,人们无须辛苦辗转,不再辛苦麻木,不用辛苦恣睢。人人自由平等,不再隔膜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所得) 4、 这种“希望”能实现吗?指名读最后两句话。“我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学生谈看法。请用这句话来激励一下自己,齐读。“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圆月。”这轮金黄的圆月啊,它似乎照亮了作者心中的希望之路,再读。(四)、作业。1、三十年后,宏儿和水生在故乡见面了,两人变成了什么模样,他们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续写一个片断。2、借阅小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