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一)科技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英、法的农奴制在14、15世纪已经瓦解,货币地租盛行,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都是其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发展起来。英国出现圈地运动,租地资本家办起的牧场和农场,成为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法国的富农经济则是一种小农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普鲁士的容克农庄也成为有着浓重色彩的资本主义农场。16-18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海外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陆续建立。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2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的开始(1)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万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扩展到法国、美国,随后是德国、俄国、日本。而各国工业革命主要是*从英国引进机器进行的。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使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世界工厂”。(2)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影响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对社会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以农业和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农业文明)向以工业和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工业文明)转变;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工业资产阶级将成为新的执政者;出现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潮流;殖民扩张加强,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3进入电气时代(1870年至20世纪初):工业化的完成,资本主义高速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使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2)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生成力的惊人发展,汽车、电力、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于是垄断组织(超大规模企业或大型企业群)应运而生,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业大国就是有力证明。(3)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与不平衡性1870年以后的三四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各国发展不平衡,美、德最快、英、法相对缓慢,俄、日自身比发展迅速、横向比相对落后。20世纪初,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二)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的演变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6-18世纪)(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在手工工场时代发生的革命,主要有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客观使命是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确立治国基本原则的问题。在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是领导者,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经过革命诞生了荷、英、美、法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少数国家开始确立。但这一时期封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拿破仑帝国灭亡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就说明了这一点(2)法、俄、普、奥诸国的改革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改革。改革是由原统治者推行的,以富国强兵目的,如法国路易十四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及奥地利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共同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推动重商主义政策。在手工工场时代,虽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通过改革的道路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但上述改革无疑是以改革方式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早期形态。219世纪20-70年代的改革与革命(1)概况在工业革命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精神鼓舞下,19世纪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主要有:20-30年代的革命和改革:如希腊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独立战争,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2年英国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等。1848年欧洲革命:它典型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的特点,革命的任务不像早期那样只是反对封建制度,而是还要反对手工工场时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上层建筑。在革命规模最大、取得成就也最大的法国,就完全是为了推翻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另外,民族主义因素在这次革命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大利革命都以争取国家统一为主要任务,东南欧的革命则属于民族独立运动。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扫清了障碍。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德、意的统一,基本上是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统一之前,意大利的撒丁王国已经由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德意志的普鲁士也是如此。统一后,这两个邦国的制度也分别扩展到全意大利和全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标志着两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俄、日的改革: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日本发生倒幕战争和明治维新,过渡到了资本主义。(2)结果通过19世纪的改革和革命、俄、日、德、意一系列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原有资本主义国家也变革了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上层建筑,70年代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与封建主义势力相比,资本主义势力已占据了明显的优势。3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两种政治模式及其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各主要发达国家跨进了工业社会。工业的大发展和垄断集团的形成改变着社会阶级结构,分化组合成各种利益群体,人的素质、公民意识明显提高。因此,国家的协调职能加强,在政治上必须推行更加民主化的政策。于是公民参与、政党政治、议会民主、自由竞选、胜者掌权这样一种政治上的模式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成型了。但是,从美、德、英、法、俄、日这6个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形成政治民主化模式的,只有美、英、法3国,而德、俄、日3国则采取了专制主义的手段来协调社会矛盾和稳定政局。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同,原因是美、英、法都是经由资产阶级革命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旧制度、旧传统的冲击和改造较为彻底;而德、俄、日都是经由改革进入近代社会的,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2)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改变主要大国间实力的对比,从而引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这一背景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军备战,终于把人类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1民族解放运动(1)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美国与拉美结局不同。(2)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革命风暴:仍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发展不平衡,亚洲、拉美出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中国与墨西哥成果突出),印度出现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运动,而非洲仍多属于旧式的武装斗争。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1)19世纪中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历史潮流: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2)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特点是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组织性大为加强;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和列宁主义诞生是突出成果。(四)国际关系的演变1. 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16世纪-18世纪中期)(1)焦点: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2)表现: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打败荷兰,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2. 维也纳体系与英国霸权地位的巩固(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1)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法国的崛起威胁英国霸权,从18世纪末起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1815年拿破仓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2)维也纳体系:拿破仑帝国覆亡后,由英、俄、普、奥操纵,按欧洲均势原则与维持欧洲封建统治的宗旨而建立。其瓦解是必然的(潜伏三大矛盾,逆流难持久),经过希腊独立、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而瓦解。3.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1)普法战争(1870-1871):普鲁士打败法国,统一的德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2)两次局部性的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1898)、日俄战争(1904-1905)。(3)第一次世界大战(1814-1918):在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法德、俄奥、英德矛盾尖锐,形成三国同盟(1882)和三国协约(1907)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二、资料1、德意志统一的意义和影响德国的统一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使德国结束了政治上长期分裂的局面,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资产主义迅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国家之林。到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德国的统一也是一场民族复兴运动,它使德意志民族备受大国欺凌的历史结束了。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和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德国的统一也是普鲁士势力的延伸。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容克地主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些封建残余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成了以后世界战争的策源地。德意志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2、彼得一世的改革其改革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以满足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彼得大帝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的落后的状况,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俄国向现代化国家的迈进,加速了俄国的欧化进程,为俄国立足于欧洲强国之林奠定了基础。他打开了国门,引进西学,迁都海岸,改革军政,移风易俗,举办工业,彼得大帝实行西欧化,如剃须易服等社会生活习惯,但俄国社会的总体发展仍是强化村社,强化农奴制,强化专制皇权,而并没有调转航向的意识。但是彼得大帝通过引进西方文化而强化了农奴制,毕竟顺应了时代潮流。在未受到近代化严峻挑战的俄国,这种做法已高度体现出统治者的智慧。他的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巩固了贵族和商人的国家,为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3、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它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重商主义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它的出现往往与专制制度的加强密切联系。法国的柯尔柏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4、“普鲁士式”道路普鲁士道路是指由普鲁士领导,排除奥地利于德意志之外,即“小德意志方案”, 用“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进行的德意志统一道路。普鲁士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普鲁士王朝所依靠的是一个力量雄厚、生气勃勃的容克阶级、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队、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有完善的行政系统和教育制度培养出高效率的忠于职守的管理人才、容克作为普鲁士的统治阶级,素来好战,抱有无止境的野心,普鲁士所处的强势地位,“大德意志方案”基本上行不通。而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出世较晚,资产阶级不敢发动人民,而无产阶级自身力量薄弱。因此,用革命的方式完成统一,不存在现实的可能性。所以,只有普鲁士道路才是德意志统一的正确道路。5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年参加宫廷政变登上了皇位,成为俄国女皇。俄国历史上,叶卡特琳娜二世推行一系列政策,俄国农奴制国家进入极盛。重视农业,努力发展工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农奴制问题上,继续加强农奴制。在地方行政改革中,让贵族完全控制地方行政。兴办教育,鼓励学习西方文化。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争,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要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口。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俄国在18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迅速,表明当时俄国还处在上升时期。但农奴制的强化,更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造成俄国仍落后于西方。6、如何评价雅各宾派专政雅各宾派的专政是在国家处于危机中,在人民群众运动的压力下被迫实行的,因而在实行初期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方面有不可抹煞的作用。 雅各宾派以自己的理想和政治原则改造和治理国家,在完成资产阶级预定革命目标方面可以说已走到极点,但是形势的严重,迫使它们必须突破这个极点。限价政策、政治恐怖实际上已超越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而是在革资产阶级的命了。 恐怖统治原是一种战时体制,其打击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资产阶级。可是它的客观使命又是夺取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因此,恐怖政治是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在特殊条件下采用的一种非常手段,并不是归宿,一旦危机克服,就应终止,并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的正常秩序。 但是,在恐怖统治下已养成一种心态,即当权的人利用恐怖手段排除异己,维护权力,不肯果断地结束恐怖统治,这就违背了客观历史潮流。7、光荣革命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詹姆斯继位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辉格党与托利党就决定等他死后迎立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1688年11月,在国会迎接下,威廉率领荷兰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仓惶逃往法国。1689年2月6日,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国统治的开始。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8、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佛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它反映了北美广大人民的内心愿望。发挥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思想,从理论上阐明美国人民革命是正当的。列举英王的种种罪行,宣布解除同英王一切隶属关系。正式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的发表,大大地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成了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9 锁国政策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7世纪30年代陆续发布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并且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它们的贸易活动也受幕府的严格控制。锁国体制维持了200余年。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国、朝鲜和西方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幕府采取锁国政策,目的在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但是,这样也几乎完全隔断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为十九世纪中期被动挨打局面埋下隐患。直至1853年在美国炮舰政策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10、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及其思想伏尔泰的思想(16941778年)1.对天主教会进行大胆的攻击,反对特权。2.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学说,要求改造法国国会,扫除特权阶层,削弱教士权力,改革税收制度,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提倡开明君主制,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伏尔泰在启蒙运动中活动了6余年,影响很大,成了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领袖。孟德斯鸠的思想(16891755)1.批评天主教会,批判特权。 2.提倡天赋人权的学说,主张君主立宪制。3.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的思想(17121728)1.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学说。2.认为私有制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而主张比较平均分配。3.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国其他:狄德罗(17131784)霍尔巴赫(17731789)爱尔维修(17151771)他们用唯物论为思想武器与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宗教迷信作斗争。共同特点:以理性去代替神学,使人性得到解放,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神学和封建专制。以“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去教育人民群众为自由而斗争。都主张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1. 拿破仑战争给德意志带来的变化德意志的版图简化了,各割据小邦被组成莱茵同盟,有利于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资本主义获得了发展。拿破仑军队给德国带去法国的民主思想和革命精神,加快德确良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多少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削弱封建关系。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也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再次,民族复兴主义兴起。拿破仑民族压迫政策促进德意志人民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民族复兴运动开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有力地推动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家统一的进程。12、明治维新的内容政治方面,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建立府、县、道地方体制,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废除封建领主制。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允许各阶层人民通婚,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土地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等。军事方面,实行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并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13美国西进运动性质:美国的西进运动既是群众性运动,又是政府性行为。实质:美国资本主义向西部扩展延伸的过程。特点:群众性移民和政府有意识扩张想结合。影响:扩大了美国领土的版图;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资源、市场、交通、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锤炬了美国的民族精神; 向西部扩张领土的过程也是屠杀和驱赶印第安人并霸占其土地、财产的过程。14、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土地关系的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由于英国毛纺织手工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英国贵族地主自十五世纪末开始,纷纷采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世代耕种的小块租地上赶走,并把原为农民公用的山林,草地,沼泽霸占过来,围上篱笆,圈做牧场。之后以高价出租,或雇人饲养羊群。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进行,使英国大批农民丧失了租种的耕地,而被迫走上充当雇佣工人的道路,使英国的贵族地主逐步资产阶级化,从而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英国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并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15俾斯麦担任过普鲁士王国首相及德意志帝国宰相,出身容克贵族,天性狂妄,曾受过良好教育。1847年步入政界。首相任内,推行强权统治,实施“铁血政策”先后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故有“铁血首相”之称。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受封公爵,出任帝国宰相。参加镇压巴黎公社。1878年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对外推行“大陆政策”以图称霸欧洲。1890年被帝国第二代皇帝威廉二世解职。16幕藩体制17世纪日本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落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中央政权为幕府,地方政权为藩。幕府既处于对各藩的统辖地位,又允许各藩有相对的自治性。全国居民,以天皇为元首,分为士农工商。在这种体制下,封建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度。幕府还垄断对外贸易。为了巩固政权,保卫领土,幕府又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直到明治维新后才被打破。17十二月党人1825年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的俄国贵族革命家。起义发生在俄历12月,故领导这次起义的贵族革命家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回国后,他们成立秘密的革命组织,企图按照西方的方式来改造国家。1816年成立救国协会。1818年幸福协会。该会主张实行共和制,探索了采取军事手段推翻专制制度的问题。1821年,先后成立南方协会和北方协会。这两个组织都拟定了自己的纲领。十二月党人试图只依靠军队的力量发动政变。1825年12月北方协会发动起义。尼古拉一世立即调动军队血腥镇压了起义。南方协会会员于1826年1月发动起义,不久也告失败。沙皇政府对十二月党人进行残酷的迫害,大批党人被害。1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内容:1、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国会是立法机构,行政大权归总统,司法权集中最高法院,三者之间互相制约,均衡的作用。2、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即由各州联合组成,联邦政府为中央政府,享有较大权力,各州也保留了相当多的权力。这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团结,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首创性。联邦制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是现代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构成的典范。评价:这部宪法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使美国成为一个更为统一的国家,从而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的联合统治。它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民主共和制度,避免出现军事政变。实行民选政府的制度,在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它所创立的政体,为以后世界各国宪法提供了一个重要蓝本。这部宪法也有其局限性,如:没有废除奴隶制,实行种族歧视;实行财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m报纸承包合同协议书
- 合同履行期限变更协议书
- 债务重组抵销协议书模板
- 演出合同范本15篇模板
- 共享陪护床供货合同范本
- 产品购置合同取消的协议
- 公司签订大框架合同范本
- 合同前期如何签分包协议
- 农村方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外籍人员就医协议书模板
- 2025年9.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钢铁长城下的历史沉思与青春誓言
- 2025至2030中国竹纤维行业市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豆芽成长记录课件
- 担保合同与保证合同(标准版)
- 直肠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年版)
- (完整版)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含土建)
- 水饺加盟合同协议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讲座培训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汇总最新最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