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某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环境问题的表观1资源短缺2环境污染3生态破坏4全球环境变化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1)地球自然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需求不断增长,构成人口与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2)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1)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少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造成环境污染。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扩大污染的危害。(1)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把污染企业转移到贫困地区。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2过程的不可逆性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3规模的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只影响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少数国家。但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一、判断题1自然原因不会引起环境问题。()2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生态破坏。()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4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5环境污染企业的辐射会促使环境污染的全球化。()答案:1.2.3.4.5.二、选择题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a bc d答案:a7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d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答案:d8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的是()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d9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有()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改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 bc d答案:a10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答案:c环境问题的表现合作探究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1)该图反映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变化的趋势是什么?(2)在工业社会,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能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4)除了资源短缺之外,人类还面临哪些主要环境问题?提示:(1)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人口数量呈爆炸式增加;人均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多,而地球上能源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可能会带来能源问题即因需求急剧膨胀而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核心归纳1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图示说明:因环境恶化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三者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2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主要表现为形成过程的差别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生态破坏则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环境的破坏,引起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系一是这两种环境问题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二是环境污染问题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其危害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破坏等跟踪训练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3题。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3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只能是沙漠化问题;在西欧发达国家分布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第2题,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第3题,土地沙漠化是在沙漠周围气候干旱,在风力作用下沙土运动造成的。答案:1.b2.d3.c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跨越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材料二漫画“苦难的地球”。(1)仔细观察材料二图,找出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其中具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环境问题的产生以人为原因最为重要,其主要表现为哪几对矛盾的冲突?(3)为什么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提示:(1)图中显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乱砍滥伐、温室效应、噪声污染、火山喷发、土地荒漠化。其中具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大气污染。(2)主要表现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地球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增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导致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核心归纳1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产生的问题。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如下图所示:2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表现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人类发展而出现的,究其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发展方式不当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矛盾冲突表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地球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需求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地增长,构成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行为,不少地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自身利益而以邻为壑的态度,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而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行为的不负责任,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跟踪训练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现钞。合同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回答12题。1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资源短缺d任意排放废弃物2下列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b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能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d有毒废物会给该国带来环境污染解析:第1题,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公司向几内亚比绍转移污染物是利用了该国政府比较贫穷,急需资金改善国内条件的事实,其实质是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第2题,美国和西欧同样具有几内亚比绍的自然环境条件,却没有选择在其国内处理污染物,可以看出该污染物具有严重污染的特性。同时少量的资金只能暂时缓解该国的困难,从长远来看对其帮助不大。答案:1.a2.d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2018年2月8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西部大风起兮沙飞扬。为此,内蒙古气象台于8日9时30分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15时起均出现6、7级左右的大风天气。其中8日白天阿拉善盟额旗大部、右旗大部、左旗北部、经济开发区出现6级以上大风和沙尘天气,14时15分拐子湖出现了立春以来首场沙尘暴天气过程,最大瞬时风速达到20.3米每秒,风力8、9级,最小能见度248米。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1)材料二中反应的灾害性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材料可以看出当今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提示:(1)生态破坏。(2)规模的全球性、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核心归纳1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特点表现举例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过程的不可逆性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绝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规模的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随着大气的运动,酸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2当代环境问题分布的区域差异分布特点表现原因地域性地区差异城市地区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地区以生态破坏为主城市人口稠密、工厂集中、交通流量大,污染集中;绿地面积小。乡村利用资源的强度过大国家差异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全球性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破坏等人为因素占主导跟踪训练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解析:选d。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包括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a自然原因引起的b人为原因引起的c人口增长引起的 d全球变暖引起的2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引起该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全球变暖、人口增多、短期经济行为以及不良消费习惯,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引起的。第2题,从图中“草原生态破坏”可知,该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这里风力作用较强。答案:1.b2.c3热带海洋的珊瑚礁被破坏后,人们即使再投放一些人工鱼礁也难以重建其生物多样性。这说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是()a过程的不可逆性b危害的不可预见性c规模的全球性d广泛性解析:选a。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材料讲的是不能恢复以前的生态环境,说明其不可逆性。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45题。4下图中我国与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a人均资源拥有量多b城市化问题严重c生活贫困化加剧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5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解析:第4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两国相比,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小于两国,主要是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第5题,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答案:4.d5.b读下列材料,完成68题。材料一“以邻为壑”的含义。以邻为壑,出自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意思是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起,每年都有大量的垃圾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太平洋的某些岛国成了美国的大垃圾场,虽然当地人也知道垃圾贻害无穷,但因经济贫困,只能无奈接收。材料三张涛同学在一个超市门口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就有多达80个方便袋被带出超市,被访问的26人都知道方便袋会带来环境问题,但为了方便,几乎全选用了方便袋。曾经,人们习惯用“菜篮子工程”比喻贴近民生的某项措施或工程,但现在大街小巷已难觅“菜篮子”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漫天飞舞的方便袋。材料四大多数饭馆里都准备两种筷子,一种是多次使用,消毒处理后装在袋子中的,这种一般提前摆放在桌子上;另一种就是大家熟悉的一次性筷子,短且弯,有时还有挫口,但为了显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往往一进门就让服务员把干净好用的筷子换成方便筷,尽管大家都知道非一次性筷子最多只要自己再洗一下,比方便筷好用得多,但鲜有人拒绝撤换。6环境问题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材料一、二反映的是()a人类无限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c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的矛盾d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7方便袋和方便筷等一次性消费品的大量使用,分别会带来的问题有()a过度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c环境污染和过度消耗资源d水土流失和酸雨8下列行为有利于减轻或避免环境问题的是()a少用或不用方便袋和方便筷b少到超市买菜c尽量使用绿色方便袋d方便袋用完后及时烧掉解析:第6题,“以邻为壑”以及发达国家将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都体现了只顾本地区或国家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的状况。第7题,一次性方便筷会造成森林等资源的过度消耗,方便袋会造成白色污染。第8题,“少用或不用方便袋和方便筷”不但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而且可以减轻环境污染。答案:6.b7.c8.a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据此完成910题。9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 又使ddt臭名昭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10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a不可预见性 b不可逆性c全球性 d区域性解析:第9题,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第10题,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答案:9.a10.c二、综合题11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_,b表示_,c表示_。(2)该海岸被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_和_。(填选项字母)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b容纳、净化污染物c增加河流水量d保护生物多样性(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解析:(1)结合相互联系的文字信息,可以判断a、b、c的含义。(2)海岸带的变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地表径流和海浪沉积可营造海岸,海岸也受地表径流和海浪的侵蚀。海岸后退是因为营造建设比侵蚀弱,而入海泥沙量减少,使得构筑海岸缺少了物质来源,这是海岸后退的主要原因。(3)苇滩、湿地具有强大的降解污染、繁衍物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4)枯水期水量过少,海水可能逆河道上溯产生咸潮;河流携带泥沙少,海岸线营造能力弱,侵蚀后退严重;对河口和整个海洋提供淡水水量少,难以稀释和降解污染。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能带来更多的淡水,减轻淡水变咸状况;携带更多的泥沙,延缓海岸侵蚀后退速度;稀释海水污染物,减轻海洋污染。答案:(1)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2)b(3)bd(4)减轻了淡水变咸的状况;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减轻海洋污染。122015年的两会,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之前的地方两会工作报告中,环境治理也多次被提及。原因是我国目前严峻的环境状况,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环境事件屡次上演。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a酸雨危害()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 d水体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晶砖安装施工方案
- 中国邮政2025钦州市秋招金融业务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办税大厅考试题及答案
- 清远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信息技术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三沙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信息技术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广元木纹铝扣板施工方案
- 招标文件施工方案评分
- 白皮书:2025年中国托育服务行业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
- 办公楼板施工缝施工方案
- 四平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物流管理类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3种不锈钢多辊冷轧机的使用比较
- 压力性损伤治疗新进展
- 2024年度患者转运途中发生意外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环境生物技术》课件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EPC+O”模式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4章 量子密码术
- 卫生院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 2012湖北公务员职位表
- 农村供水科普知识讲座
- 万千教育学前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 智能微电网应用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