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爱莲说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 B不蔓不枝(旁生枝茎)C亭亭净植(种植)D. 陶后鲜有闻(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莲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_”。(用第一段的原文回答、限答三个字)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文章题目为“爱莲说”、文中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 _比较阅读 一、2017滨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 周敦颐传(节选)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注 任:推荐。手版: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净植(竖立)B有狱久不决(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律)D将弃官去(离开)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_4甲文_、借“莲”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的特点。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 养竹记(节选)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注 贤:贤者。本:根。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直以立身:凭着正直的本性可以立身。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贞:坚贞。之:代词、指竹子。实:充实。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香远益清()(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固以树德()(5)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6翻译下列语句。(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2)竹似贤、何哉?_7甲文从莲的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_、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8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表现手法:_表达方式:_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兰说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 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yn)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祥瑞。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而名之不可()(2)即善绘者以意取似()(3)莫能肖也()(4)不可得而亲()2古代汉语词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的“逼”最恰当的解释是()A逼迫、胁迫B迫近、接近C狭窄D急迫、紧迫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纯以情韵胜屠惧、投以骨C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人舍然大喜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_(2)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_6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爱莲说和本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香味:莲香远益清;兰_。(2)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7文中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具有怎样的品性?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闲情记趣(节选)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选自沈复浮生六记)注 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勃然:充满生机。滚汤:开水。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长()(2)芸能亲为灌溉()(3)浩叹而已()(4)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9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花 以 兰 为 最 取 其 幽 香 韵 致 也 而 瓣 品 之 稍 堪 入 谱 者 不 可 多 得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_(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_11从文中可以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_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课内精读1(1)很、非常(2)洗2解析 C“植”的意思是“竖立”。3(1)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啊。(2)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4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干中指明了答案在第一段、限三个字。那么结合题干要求、以及对第一段的理解、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就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概括成三个字就是“通”“直”“植”。答案 通、直、植5解析 B应是用菊花正衬、用牡丹反衬。6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了莲的高洁品质。比较阅读1解析 C“法”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依照法律”的意思。2解析 B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指代转运使王逵。B项、都是转折连词、但是。C项、介词、凭借;连词、来。D项、连词、于是;副词、竟然。3(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论。4托物言志和王逵争辩富有才能为官正直(后三空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凭借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他)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依照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论、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离开、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5(1)更加(2)认为(3)少(4)牢固(5)栽种、种植6(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2)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7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心空8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表达方式:议论。【参考译文】乙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君子看见竹子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正直、凭着正直的本性可以立身;君子看见竹子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悟道的存在;君子看见竹子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接受(意见)的人。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君子看见竹子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君子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他们庭院的充实物。课外阅读1(1)说出(2)擅长(3)相像、类似(4)亲近2B3解析 AA项、介词、在。B项、介词、凭借;介词、拿。C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代词、指兰花;代词、表指示、那。4B5(1)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2)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亲近、也不可以疏远。6(1)氲氲无所(2)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7洁身自好、高洁。【参考译文】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它的香气)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缥缈萦回、(它的)清纯凭借情致韵味胜出。(兰花的香气)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它)是祥瑞。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绝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炫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把(兰花的形状)画得相像、(却)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像。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亲近、也不可以疏远。8(1)等到(2)亲自(3)罢了(4)才9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10(1)等到(我)年岁稍长、爱花已经成了癖好、尤其喜欢剪枝(制作)盆景。(2)后来才知道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11善于观察生活、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示例: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时、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参考译文】等到(我)年岁稍长、爱花已经成了癖好、尤其喜欢剪枝(制作)盆景。(后来)认识了张兰坡、(跟他学习后)开始精通枝叶的修剪、枝丫的培养方法、后来又领悟了花木的嫁接和(山水盆景中)石头、假山的堆叠方法。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的是兰花、因为它的幽香和特有的风韵景致、(只是不好寻找、)哪怕是刚刚可以归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