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1页
探伤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2页
探伤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3页
探伤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4页
探伤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1编制依据32工程概述33材料要求33.1混凝土材料要求33.2WG-CMA外加剂性能33.3混凝土配合比44施工准备45人员和机械配置55.1人员配置55.2机械及周转材料配置56超厚超高墙体混凝土施工66.1混凝土供应量66.2落灰点布置及泵车站位66.3浇灌速度76.4振捣8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88控制温度裂缝条件的计算98.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计算98.2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98.3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的当量温度计算108.4温差计算118.5温度应力计算128.6混凝土防裂性能验算139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1310裂缝控制措施1410.1水泥用量控制1410.2养护1410.3防风1510.4测温1510.5施工方面的措施1511质量控制要点151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513应急预案1613.1应急预案的方针1613.2应急预案的目标1613.3工程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1613.4预案响应1713.5组织措施1712Mev探伤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72 工程概述本工程照射室结构占地面积840m2。墙体厚度在2.1m3.4m,顶板厚度为1.1m;混凝土等级C30。按照施工部署,在照射室结构部分分五次施工:第一次施工至+0.35m标高,混凝土浇筑量850m3;第二次施工至+9.000m标高,混凝土量约2400m3;第三次施工至+14.66m标高(即牛腿面上300mm高),混凝土浇筑量1600m3;第四次施工14.66m标高以上墙体及1100mm厚顶板,混凝土浇筑量1600m3;第五次施工屋面上900mm高女儿墙。墙体单次浇筑高度最大为8.65m。3 材料要求3.1 混凝土材料要求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的含泥量不超过1%,水灰比不大于0.55,混凝土密实性(干容重)不小于23.5KN/m3,内掺入水泥用量10%的WG-CMA外加剂。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为15030mm。水泥:选用普通P.O42.5级(图纸注明); 砂:选用中砂;碎石:选用531.5mm的级配碎石;要求搅拌站采用水洗,降低石子的含泥量。粉煤灰:选用级矿粉:选用S95;外加剂:减水剂和WG-CMA外加剂。3.2 WG-CMA外加剂性能(1)在与水泥水化过程中生成的针棒状产物,能有效的填充在砼的空隙中,受到钢筋及邻位的约束,而产生0.20.8MPa预压应力,在砼不同的龄期有不同的抗裂矿相生成,使砼的膨胀增长曲线与砼强度曲线相协调,有利于膨胀能的有效发挥,有效补偿砼结构的收缩。(2)抗压强度:不低于基准砼。(3)抗拉、抗压强度比:ft/fc0.10(普通砼ft/fc在0.07与0.1之间)。(4)限制膨胀率:水中7d0.025%,水中28d0.1%,空气中21d-0.02%。(5)凝结时间:初凝比基准砼略短,终凝与基准砼同时。3.3 混凝土配合比经镇江名和搅拌站实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其每立方米混凝土(kg)配合比如下:水泥水砂石粉煤灰矿粉减水剂抗裂剂P.O42.5自来水中砂531.5级S95WL-Y1WG-CMA23818774010218480623.8坍落度:15020mm;初凝时间:8小时;终凝时间:11小时。4 施工准备(1)钢筋、模板、预埋件、模板及其支架体系、防雷接地等工作全部完毕,经检查合格并符合设计文件及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并申报监理单位验收通过,做好钢筋、防雷接地的隐蔽验收等记录。(2)混凝土泵送放置在离建筑物一定的距离。并且泵车的各部螺栓紧固,管道接头紧固密封,防护装置齐全可靠。(3)砂石级配、水泥标号、配合比及外加剂应满足泵送及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4)在浇筑混凝土前,已对施工班组、搅拌站、工长、安全员等相关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或配合单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5)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泥土清除干净,并检查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是否垫好。(6)掌握天气预报,备好遮盖防雨布。(7)模板已浇水湿润,无积水现象。模板接缝处已贴好白胶带。(8)模板及支撑体系安全、可靠,能满足混凝土施工的需要。(9)在混凝土泵送前,应先泵6090kg水,再泵送同混凝土配比的减石子混凝土1.5m3,砂浆接近泵完时,即可泵送混凝土。(9)混凝土浇筑应急措施已到位。5 人员和机械配置5.1 人员配置为使本工程浇筑一次性成功,确保质量达到目标。首先对进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做好入场教育,做好全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与镇江明合混凝土搅拌站做好协调,搅拌站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的调度,同时负责混凝土试块的现场制作和现场抽检坍落度等工作。项目部由工程部长负责协调现场混凝土罐车的出入,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同时根据现场情况与搅拌站入场人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由主管工长负责各工种之间的协调。具体人员配置如下表:序 号工 种人数备 注1混凝土振捣工24包括下料、平仓、振捣2木工6在混凝土浇筑时检查模板质量3抹灰工5混凝土表面找平及拉毛4钢筋工9浇筑混凝土时调整插筋、钢筋保护层5搅拌站试验工3负责现场试块,坍落度6搅拌站管理人员2负责调度7电工2负责电源正常使用及夜间照明5.2 机械及周转材料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插入式振动棒50,6m根12备用4根2插入式振动棒30,15m根8备用2根3抹光机-台1屋面收光4铁抹子个5施工缝收光5汽车泵-台36混凝土罐车-辆107麻袋-M22000顶板养护用8塑料薄膜0.2厚M21800顶板养护用9彩条布M21800外架防风用10试模150*150*150组20抗压模11坍落度筒个1抽查坍落度6 超厚超高墙体混凝土施工根据施工总体施工部署,在照射室结构分五次施工,墙体单次施工最大高度为8.65m,墙体厚度为2.1m3.4m厚。现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成功。6.1 混凝土供应量混凝土自混凝土搅拌站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制。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清理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根据模板及支架方案,要求混凝土浇筑速度为0.3m/h,即混凝土供应量80m3/h。6.2 落灰点布置及泵车站位由于砼墙体的单次浇筑高度大,墙体厚度大,在墙顶下灰,对模板系统的加固要求高,针对这一特点,我司将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解决:(1)在墙体中部设置固定混凝土落灰点,共4个。混凝土通过布置的竖向进料管进行输送,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5m时,由固定落灰点转至墙顶下灰浇筑。落灰点的布置图如下: (2)泵车站位如上图所示,其中1#泵车负责1#落灰点;2#泵车负责2#落灰点;3#泵车负责3#、4#落灰点。(3)在4个落灰点位置为防止混凝土在高抛的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同时避免下灰过程中混凝土冲击对拉螺杆,造成模板失稳,沟通搅拌站,在汽车泵上加4m长的软管,减少混凝土的下落高差。(4)混凝土下灰点选择在螺杆之间的空间,避免直接冲击螺杆和模板。6.3 浇灌速度为了减小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浇灌速度不能过快,但是为了避免冷缝的产生,又不能过慢,要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根据劳动力的配置情况,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灌速度,本工程控制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在每小时30cm左右,即1#落灰点,供砼量32m3/h(4车,按每车8m3计算)2#落灰点,供砼量16 m3/h3#落灰点,供砼量16 m3/h4#落灰点,供砼量16 m3/h3台汽车泵同步进行,每个落灰点的供应量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墙体对称浇筑。8.65m高墙体施工,预计浇筑时间64小时。6.4 振捣每侧墙体仅设置一个落灰点,必须及时振捣、分灰,否则落灰点处侧模板将承受很大的侧压力。振捣分灰由落灰点开始,向墙体两端同时推进,应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配备足够的振捣棒以及混凝土工,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将其从落灰点至墙体两端振捣一遍。混凝土振捣工站位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浇捣人员及振动棒的布置示意图,混凝土浇筑初期,在落灰点两侧各配置2名振捣手和2根6m振动棒在墙体内部作业,向墙体端部推进,由于端部转角墙体钢筋密集,工人不可能通过,转角位置由15m振捣棒在墙顶进行振捣。当浇筑高度达到10m左右时,振捣可由墙体内作业转移至墙体顶面作业。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1)对于1.1m厚顶板,面积815m2。先浇筑四周墙体的混凝土,然后浇筑顶板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预计20小时,需47m汽车泵2台。(2)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300mm。混凝土应从顶板中部向外侧浇筑顺序。墙体从中部向两侧推进。(3)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凝固前,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给予再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振捣时间长短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小而定。(4)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在混凝土初凝前在表面采用二次抹压处理工艺,并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出现干缩裂缝,控制混凝土表面非结构性细小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必要时,可在混凝土终凝前12h进行多次抹压处理。8 控制温度裂缝条件的计算8.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计算根据GB50496-2009,B3.1-1公式在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E0混凝土标养28d的弹性模量(N/mm2),取3.0104 N/mm2;e常数,取2.718. 系数,当无试验数据时,可近视地取0.09. 混凝土中掺合料对弹性模量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12 (B.3.2) 1粉煤灰掺量对应的弹性模量调整修正系数; 2矿粉掺量对应的弹性模量调整修正系数。经计算,可得:龄期3d5d7d10d14d弹性模量7168 10978 14160 17977 21701 8.2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 (GB50496-2009,B.1.4) 式中: W每立方米水泥用量(kg/m3);取238 kg/m3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kJ/kg),可按下式计算:Q=kQ0k=k1+k2-1 式中:Q0水泥水化热总量(kJ/kg),摘自施工计算手册表11-8,377 kJ/kg; K1粉煤灰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取0.95; K2矿粉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取0.938。C混凝土的比热,一般取0.96kJ/kg.K;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3)m与水泥品种比表面、浇捣时混凝土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30.5(d-1).经计算,可得龄期3d5d7d10d14dT(t)27.1 32.0 33.8 34.6 34.8 (施工计算手册11-17公式) 式中:T0入模温度,取20; 不同浇筑块厚度的降温系数。 经计算,可得龄期3d5d7d10d14d0.680 0.677 0.643 0.590 0.440 Tm(t)38.441.741.740.435.38.3 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的当量温度计算(GB50496-2009,B.2.1) (GB50496-2009,B.2.2) 式中:M1、M2M11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按表B.2.1取用。 M1水泥品种,普通水泥,取1.0; M2水泥细度(m2/kg),搅拌站所采用的水泥345 m2/kg,取1.07; M3水胶比,0.5,取1.25; M4胶浆量,26%,取1.23; M5养护时间,取值见下表:龄期3d5d7d10d14dM51.091.071.0410.93 M6环境相对湿度,25%,取1.25; M7水力半径倒数,0.08,取0.72; M8配筋率,ESFS/ECFC=0.05,取0.85; M9有减水剂,取1.3; M1019.7%粉煤灰掺量,取0.86; M1118.8%矿粉掺量,取1.01。 y0在标养下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量值,取3.2410-4;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10-5。经计算可得:龄期3d5d7d10d14d当量温度1.52.43.24.45.68.4 温差计算 (GB50496-2009,B.5.1) (GB50496-2009,B.5.2)式中:T1(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T2(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在降温过程中的综合降温(); Tm(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b(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表层温度。Tbm(t)、Tdm(t)混凝土浇筑体达到最高温度Tmax时,其块体上、下表层的温度();Ty(t)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Tw(t)混凝土浇筑体预计的稳定温度或最终温度,(可取计算龄期t时的日平均温度或当地年平均温度)(),取镇江市年平均温度20。经计算可得: 龄期3d5d7d10d14dT1(t)13.416.716.715.410.3T2(t)14.416.316.215.011.68.5 温度应力计算 在施工阶段,自约束应力计算: (GB50496-2009,B.6.1-1)式中:z(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产生自约束拉应力(MPa); H(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系数。按下式进行计算:H(t)= (施工计算手册11-25公式) 式中:A1、A2、1、2分别为经验系数,其值为:A1=0.0237d-1;A2=3.45167 d-1; 1=0.067419 d-1;2=9.4379 d-1经计算可得:龄期3d5d7d10d14dH(t)0.570 0.534 0.502 0.462 0.420 z(t)0.274 0.488 0.595 0.641 0.470 外约束拉应力计算: (GB50496-2009,B.6.4) 式中:x(t)龄期为t时,在外约束条件下产生的拉应力(MPa); 混凝土的柏松比,取0.15; R(t)龄期为t时,外约束的约束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GB50496-2009,B.6.6) 式中: L混凝土浇筑体的长度(mm),取35.4m H混凝土浇筑体的厚度,该厚度为块体实际厚度与保温层换算混凝土虚拟厚度之和。H=1.1m, Cx外约束介质的水平变形刚度(N/mm2),取125 N/mm2。经计算可得:龄期3d5d7d10d14dR(t)0.977 0.946 0.917 0.881 0.848 x(t)0.678 1.066 1.245 1.292 1.057 8.6 混凝土防裂性能验算 (GB50496-2009,B.7-1) 式中:ftk(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 f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C30取2.01 N/mm2 ; 系数,当无试验数据时,可取0.3。 (GB50496-2009,B.7.2-1) (GB50496-2009,B.7.2-1) 式中:K 防裂安全系数,取K=1.15。 掺和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1.2=1.03*1.13=1.1639 经计算可得:龄期3d5d7d10d14d ftk(t)1.1931.5621.7641.9101.980. ftk(t)/K1.2071.5801.7851.9332.004经7.5节、7.6节计算,结果如下表: 龄期3d5d7d10d14dz(t)0.274 0.488 0.595 0.641 0.470 x(t)0.678 1.066 1.245 1.292 1.057 . ftk(t)/K1.2071.5801.7851.9332.004 通过上表可知,z. ftk(t)/K;x23.5kN/m3,砂、石的含泥量1%。(6)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现场应有模板工、架子工检查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情况,确保混凝土顺利施工。1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各项法令、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2)安全用电措施要严格执行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的要求。(3)结合相关部门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培训,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并在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接受人签字手续,并说明交底日期。(4)在使用混凝土振捣器进行振捣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5)振捣设备应设有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在指定电箱接线;振捣棒有专用开关箱,并接漏电保护器(必须达到两极以上漏电保护),接线不得任意接长。电缆线必须架空,严禁落地。(6)在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浇筑时,严禁施工人员或其他人员站在泵管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