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监察制度古今变迁 中国监察制度古今谈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检查和处理违法违纪 失职行为的一种制度 中国古代无论是监察机构的设置 监察制度的构建 还是监察活动的规范 都不断地法律化 形成了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监察法体系 中国古代监察立法规定了监察机关的职掌 规范了监察机关的行动准则和程序以及监察官的违法制裁 因而是监察机关活动的法律依据 它的权威性增强了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它的价值不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也给当代的监察制度与法制建设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借鉴 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廉洁从政 是古今中外对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 尽管不同国家 不同政体 在目的与形式上可能不同 但在反腐倡廉 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 其本质上相同的 纵观历史 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模式大致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御史监察制度 二是谏官言谏制度 御史又称为台官或宪官 是皇帝的耳目 职责为纠察官邪 肃正朝纲 监察的主要方式是运用弹劾手段 谏官又称言官 职责是 讽议左右 以匡人君 谏官向皇帝指陈得失的方式主要是廷争和上封事 台官和谏官二者职责不同 前者是对下监督百官 后者是对上纠正皇帝的过失 二者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监察制度体系 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沿革中国监察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秦汉始建监察制度后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并对如何监察官员以防止并惩治腐败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 并不断完善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很早 大体上可以分为形成 发展 完善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是形成阶段 实际上 有官就有察官 有官就有考课 但是 作为一种监察制度 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确立的 战国以前 还是贵族政治 战国时期 官僚制度出现 皇帝任免官员 监察官的制度 名称 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产生的 秦灭六国 统一天下以后 六国的残余势力 仍是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监察制度建设的重点在郡 郡设监察官郡御史 秦简 语书 就有这样的记载 举劾不从令者 致以律 独多犯令 而令丞弗得者 以令丞闻 这可以看作是郡御史的工作对象与职权范围 汉朝的监察系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无论是专门监察 行政监察 特殊监察 既分体运行 又互相交叉 三公九卿 皇室外戚 京师百官 地方长吏乃至监察官本身 都被置于这张网络之中 受到一种或多种监察组织的监督 对于贯通政令 整饬吏治 廓清风气 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西汉时期还出现了 六条问事 等中国古代监察立法的奠基之作 开创了中国古代专门性的监察法规的先河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 大变乱 大分裂和民族大迁移时期 割据对峙持续数百年 这一历史时期政权的更替虽然频繁 但每个王朝建立之后 都力图运用行政的 法律的各种手段强化国家的运行机制 也都十分重视监察机关的设置与监察体制的完善 唐初统治者从总结历史经验中比较清醒地认识到 监察机关对于维护国家纲纪的作用 因而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建立了一台三院的监察制度 台就是御史台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为长官 下面分三院 台院 殿院 察院 台院掌管京官的司法监察 殿院纠弹朝会官吏的礼仪 察院监察地方官吏 其中察院是三院中最重要的职能部门 唐朝又是封建法制臻于成熟和完备的朝代 官修的 唐律疏议 和 唐六典 为监察机关的设置 职掌以及监察官的活动提供了大纲大法 宋 明 清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备阶段 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使得监察机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加强 御史台 谏院均职掌监察权力 谏官 往往并行御史之职 台官也兼行谏议之权 所以称为 台谏 以示合一之势 元朝在监察制度和监察立法上有一些建树 不过由于元朝并不是奉法为治的朝代 监察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封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器的作用 但元世祖极为重视监察 他说 中书朕左手 枢密朕右手 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 元世祖的这个评价被称为 重台之旨 为继任的元统治者所奉行 为了避免重蹈 元亡于吏 的历史覆辙 明代提高了监察机关的地位与职能 创立了影响后世五百余年的新的监察体制 比如创建了都察院制度 设置了六科给事中 给事中属于言谏监察系统 主要用于加强对六部的监督 到了清朝 统治者也十分重视监察制度建设 着意发挥其举发奸邪 弹劾不法的作用 有清一代最重要的监察立法当属 钦定台规 它是秦汉以来 监察立法之大成 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监察法典 也是世界法制史上所仅见的如此完整的封建监察法典 钦定台规 肯定了监察机构的特殊地位和功能 同时也为监察机构广泛行使监察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使之深入到行政 经济 司法 军事 礼仪 教育 社会等各个领域 通过回顾和梳理 我们感到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 是土生土长的 它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过程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一路走来 也反映了监察权全覆盖的进程 监察权的涵盖面从重视地方 到中央 地方全覆盖 整个官僚制度逐步都被纳入监察范围 还有就是实现了立法 司法 行政 经济 军事 教育 文化等国家政务都为监察所覆盖 春秋战国 御史 秦设置御史大夫 汉设御史台 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 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 汉设御史台 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 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 魏晋以后 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 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 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 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 而御史的职权 也不断加强 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 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 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 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 而御史的职权 也不断加强 隋唐 以法理大下 尤重宪官 将御史台分为三院 各司其责台院 掌纠举百僚 推鞫狱讼 殿院 掌殿廷供奉之仪式 察院 掌分察百僚 巡按郡县 纠视刑狱 肃整朝仪 以法理大下 尤重宪官 将御史台分为三院 各司其责台院 掌纠举百僚 推鞫狱讼 殿院 掌殿廷供奉之仪式 察院 掌分察百僚 巡按郡县 纠视刑狱 肃整朝仪 宋在地方设立通判 兼掌对地方官的监察 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 元监察御史 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 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 明清都察院 虽有左右都御史掌院 但各道监察御史的活动则直接受皇帝节制 不受都御史统辖 同时扩大并加强了监察御史的活动范围及权力 明清都察院 虽有左右都御史掌院 但各道监察御史的活动则直接受皇帝节制 不受都御史统辖 同时扩大并加强了监察御史的活动范围及权力 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点 对官员的有效监察必须有一整套逐渐完善的制度 监察制度的产生 本来就是对准不法官僚的 监察机构的职能正是为了纠察百官 其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是以介入司法活动为手段 维护纲纪 以达到保持官员廉洁 巩固政权的目的 其次是监察机构的职责十分明确 具体 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再次是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制约 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 有职有权 是廉政建设中制衡机制的体现 四 典型案例 1 唐代贞观年间 太宗李世民一次曾派遣按察 巡抚22人巡察四方 黜陟官吏 以贤能升擢者27人 处死罪7人 处流罪以下及免黜者达数百人 一时之际 令官吏震惊 更不敢贪赃枉法 稍加懈怠 2 在明代的二百七十余年当中 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监察官员 他们秉公执法 忠直敢言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 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如洪武时期御史韩宜可劾丞相胡惟庸 成化时期给事中吴原 御史徐镛劾西厂首领太监汪直 嘉靖时期给事中吴时来 御史王宗茂 邹应龙劾内阁首辅严嵩 严世藩父子 天启时期左副都御史杨涟劾 九千岁 大太监魏忠贤 都是明代监察官壮怀激烈 弹击奸恶中最著名的事例 纵观封建社会历代监察制度 其职能体现了加强以皇权为中心的集权体制 体现了在皇权控制下的制衡原则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察机关独立地行使职权 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 考课 监察制度的制定 施行 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 因而在一定时期内曾经成为抵制惰性力量 消除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 对澄清吏治起过较好的作用 但是 监察机关的设置 归根到底是为巩固皇权服务的 因此 除了少数开明君主在一定时期能够较好地发挥监察机关的制伤作用并用以澄清吏治外 在多数情况下 它常常成为打击政敌排斥异己以至助封为虐的工具 同时 它本身受到当时政治格局和政治形势的制约 也难以摆脱官僚主义的恶习和内部腐化的侵袭 二 中国现代监察制度 一 中华民国时期的发展1 组织机构 在中华民国时期 依据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行政 立法 司法 监察 考试五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制度的思想 在中央政府分设行政 立法 司法 考试 监察五院各自独立分别行使职权都对国民大会负责 国民政府组织法 规定监察院依法律行使弹劾与审计两项职权 监察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院为行使弹劾权 提请国民政府特派监察使分赴各监察区巡回监察 监察使得由监察委员兼任 也可另派 2 监察院职权 1 弹劾制度 弹劾是监察院制度的基本内容 弹劾的对象是监察中发现违法或失职的公务员 2 审计制度 审计权包括审核与稽察两方面 审核是指审查核定政府各机关收支命令与决算 并监督其对预算的执行 稽查是检查发现各机关财政上的不法或不忠于职务的行为 3 监察院的作用 监察院的监察工作在早期偏重于事后的监察 其工作重点在针对已构成违法或失职行为的公务员 这是受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所致 二 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坚决的惩治和有效的预防腐败 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 对今后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行政监察法 规定 行政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 负责对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 主要任务是加强监察工作 保证政令畅通 维护行政纪律 促进廉政建设 改善行政管理 提高行政效能 专门机关的特殊地位和承担的特殊任务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扮演重要角色 发挥重要作用 1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家十分重视监察工作 在政府中设立了人民监察委员会 履行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1954年 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后 人民监察委员会改为监察部 1959年4月 因国家管理体制调整 撤销了监察部 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恢复行政监察体制 组建监察部 1987年7月1日 监察部正式对外办公 为适应力口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提高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 1993年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 2 监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监察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政令畅通 维护行政纪律 加强廉政建设 改善行政管理 提高行政效能 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依法行政而专门设立的行使行政监察职能的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国务院 领导和管理民政 公安 司法 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由此确立了行政监察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3 监察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职责监察对象是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 省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 1 检查监察对象在遵守和执行法律 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 命令中的问题 2 受理对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 检举 3 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4 受理监察对象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 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5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4 监察机关的权限 1 检查权 对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 法规和政策的情况 以及违反政纪的行为进行检查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茶文化营销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外语专业招聘翻译岗位面试预测题及答案解析
- 福建省莆田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工业设计师高级面试题库和答案详解
- 2025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面试技巧与答案
- 2025年华为通信技术工程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集及答案
- 预约诊疗知识培训课件
- 安全员安全考试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预测与决策概论课件
- 黄金从业考试分值及答案解析
- 基础烫发知识课件
-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分析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全册课文翻译(互译版)
- 小学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
-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课件
- 主题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年级《劳动最光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