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高年级老师课堂提问的现状和效果调查 睢宁县桃园镇中心幼儿园 张娟二0一一年十月课堂提问问卷调查表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一、请你回忆(或注意)一下,老师课堂提问的大致次数(一节课)语文老师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数学老师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二、老师提问的类型语文识记类字词分析类应用类数学公式分析类应用类一、调查目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用于提问和回答,从某种角度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受激回应,教师再对回应作出反应的过程。为了改变旧的提问方式,提高提问的质量和效果,我就桃园小学中高年级老师课堂提问的现状和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三六年级的全体老师和学生发放调查表共(480)份,收回有效表(470)份,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1)关于教师提问提问的频率表1科目课次提问次数(大约)平均语文7节14030次/节数学7节280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每节课教师最少提问14次,最多提问91次,平均每节课提问次数多达30余次,这一数据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如此高的提问频率导致了所提问题的“小”、“碎”、“浅”。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同分母分数加法例题时这样问的:例1有一堆煤,第一天用去它的2/9,第二天用去它的5/9,两天一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师问:(1)谁来读题?(2)这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3)单位“1”是谁?(4)线段图怎么画?(5)用什么方法计算?(6)怎么列式?(7)等于多少?(8)为什么用加法做?(9)分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都是把什么(10)你会背吗?(11)怎么计算?(12)你能说出这样算的道理吗?(13)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你不同意这种解法?(14)还有别的解法?怎么算的?(15)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如此高频率、程式化的提问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后边了,完全丢失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问的目的性指向一级编码二级编码总数占提问总次数(%)指向获得问题结论50157.4%问题引发学生思考21224.4%内部合计71382.1%指向问题的外部课堂管理提醒3338%惩罚101.2%激励536.1%合计9611.1%获取信息调节教学596.8%合计15517.9%由上表而知,有82.1%问题目的是指向问题内部(即用于获得结论,引发思考),17.9%的问题目的指向问题外部(用于课堂管理、调节教学),为获得结论而提的问题最多,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连总数的四分之一也不到, 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对知识结论的重视程度较高,对过程和方法的重视程度不够。用于课堂管理提问占总数11.1%,有的以问代管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用提问来提醒做小动作或看其他书等注意力不集中的的学生,学生顺利回答问题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失望地坐下,这属客观上的不良行为。表3提问水平数量百分率知识30862%理解5711.5%应用489.7%分析499.9%综合224.4%评价132.6%由表可知,我校教师的课堂提问中,62%问题思维水平停留在知识水平,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的理解、应用和分析水平的提问总共只有31.1%,而对学习和创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帮助的综合评价水平的提问仅仅占7%。(2)关于学生回应1、学生应答方式表4学生回答方式总数百分率集体齐答17157.6%讨论后汇报10.3%个别回答12542.1%学生回答方式中,集体齐答占总数一半以上,集体齐答方式主要用来校对答案,征求意见,吸引注意力,活跃气氛等。2、学生不回答教师提问的原因学生不回答教师提问原因有以下8条:老师提出问题太难我不会;我害怕答错被老师、同学取笑;老师给时间太短,没有及时思考;老师提问的话太难懂,不明白;没注意听清老师的提问;胆小,怕发言;经常举手老师不叫我;经常发言,再发言怕同学说我爱出风头。(3)关于教师对学生答问的评价或态度数据表明,“学生答完后评价”“中途插话”“学生答完后征求其它意见”是教师理答三种主要方式:“不理睬”、“机械重复”和“终止发言”占总数的22.1%,由此看来,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方面做的较好。三、建议与对策根据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本人认为,要提高老师的提问质量和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时间(思考时间)延长问题的解答时间,首先要求教师在清楚了解学生认知“已知区”的基础上,明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促进“最近发展区”上升到“未知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自信心。例如:在课堂上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某校四年级李老师在教学生命桥一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山羚羊为了小羚羊的生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你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生命桥”的含义?当时班级内是一片肃静,大家都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没有及时举手回答,一改以往那种争先恐后的局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一习题可能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老师不能急躁,要耐心的等待,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放大,让他们通过交流,互补而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此时老师可在巡视中积极深入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在七八分钟后,终于有学生小手高举了,并且回答得比较圆满。适当地延长解答距,出现了别有洞天的可喜局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信心自然而然地就增强了。、提问应能使学生生疑提问的智慧不仅在于提问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在于提问能否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以问引问,同时重视解答技巧。当然以问引问前提是教师应有博大的胸怀和诲人不倦的师道精神。斯霞曾说:“不能因为学生问的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学生问的离奇而随便搪塞,更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忙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精神。”学生能提出老师回答不出的问题,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境界。例如,某位语文老师正在上课,本来风平浪静的,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向老师发问:老师,塞特凯达斯瀑布今天还存在吗?说实在的老师确实不知道,现在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情况。如何向学生解释呢?此时只好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再如,向学生提出不一致意见,促其反思。某老师正在上课,引导学生提问,突然学生问出:火车从南京到北京不是为平移?我放学回家从学校到家是不是平移呢?这位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把这球踢给了学生,反问学生,你按照平移的定义想一想,这两种现象是不是平移呢?学生对照平移就反思起来了。、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从课堂社会学角度来说,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课堂中的社会关系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和同学间亲密友好的关系,有助于营造出一种和谐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假日反假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代缴社保及福利待遇综合服务合同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六五普法测试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廉政教育月活动方案
- 部队组织生活自我评价及整改措施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a卷】附答案详解
- 《弘扬朱子文化》的主题班会
- 《竹节人 》第二课时ppt
- 社会责任程序文件
- 工程建设法规(全套课件405P)
- 新概念第一册Lesson-65-66练习题
- 固体物理(黄昆)第一章PPT
- 2023年重庆大学入学考试英语一本科
- 铁路公司招聘干部试题
- GB/T 1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 税务尽职调查报告(参考)
- 初中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