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doc_第1页
高一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doc_第2页
高一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doc_第3页
高一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doc_第4页
高一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3分,共66分。我国能源工业的世纪性宏伟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这是中国石油工人向建国55周年献上的厚礼,令人欢欣鼓舞,激动不已。来自塔里木油气田的天然气驰骋八千里直奔上海,一条横贯西东的能源大动脉,巍峨挺立。求是杂志与中国石油报同时刊登了集团公司的署名文章西气东输:挺起中国的脊梁,以铭记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据此回答12题。1、从经济学角度看,“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能起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有利于沿海省、市、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A、 B、 C、 D、2、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这笔资金属于( )A、积累基金 B、消费基金 C、公共消费 D、非生产性建设资金3、下列关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减去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余下的净产值就是国民收入;B、国民收入等于社会总产值; C、社会总产品在数量上等于国民收入D、国民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就是当年的社会总产值 在我国,对国有企业而言,既要向国家交税,又要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利润。据此回答45题。4、国有企业上缴给国家的税收与利润,二者的区别在于()国家以整个国家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向国有企业征税,以国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 国家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的稳定性不如税收 国家向国有企业征税是无偿的,而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则是有偿的 国有企业如果盈利则既要纳税,又要上缴利润,而国有企业如果亏损则税收和利润可以免交A、 B、 C、 D、5、上述材料中,国有企业既要交税,又要交纳利润,而非国有企业则只交税,不交纳利润。这种情况说明( )A、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规模与产量是不一样的;B、国家征税和国家收取利润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C、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D、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国家贡献最大。 充分发挥财政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很多的。财政工作者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68题。6、“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A、调整分配政策,增加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B、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C、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D、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因为税收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7、“聚财”之度在于( )A、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C、财政收入的增幅应与国民收入同步;D、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8、“用财”讲效益主要是指( )A、财政支出要满足社会经济运行各个环节的需要;B、财政支出要保证特困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C、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量的对比关系; D、财政支出的范围和方向。民政部派出9个检查组到2004年灾情严重的河南、四川等17个省区,对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困难群众顺利过冬、过节。今年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受灾人口达1.7亿人次,需救济的约7000多万人。在紧急救灾救济工作中,中央安排救灾应急资金2.89亿元,安排恢复重建资金2.56亿元。据此回答912题。9、我国国家财政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国家财政拨款 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国家预算 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A、 B、 C、 D、10、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 )A、税、利、债、费的总和; B、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C、国家的分配政策; D、经济的发展水平。11、下列对财政支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它主要是用于国家应付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灾工作 它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它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通过它,国家的各种职能得以实现 它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A、 B、 C、 D、12、下列有关财政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C、财政支出是国家对各种自然灾害救济的资金拨付;D、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马克思曾经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列宁指出:“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据此回答1315题。13、列宁的话表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政府批准不能随意改变A、 B、 C、 D、14、马克思和列宁的话分别指出了( )A、税收的作用和税收的无偿性; B、税收的固定性和无偿性;C、税收是供政府官员消费的和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掠夺;D、税收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和税收的无偿性。15、马克思和列宁的话共同说明( )A、税收是用来调控经济,增加国民收入的; B、税收具有固定性;C、税收是政府取得的收入; D、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政府。 我国政府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及时作出部署,保护粮食生产区和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为支持开发房地产二级市场,我国对房地产二级市场征收的税减少了近50;为支持高科技产业,对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采取了好多优惠的税收政策;我国对支持西部大开发等也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据此回答1617题。16、上述税收政策体现了(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特点;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C、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D、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17、政府取消农业税是基于以下哪些考虑( )国家财政大幅度增长,征收农业税完全没有必要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想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国民经济中又是最脆弱的产业部门 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重视“三农”问题A、 B、 C、 D、 在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是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国民收入,搞好国民收入的分配。据此回答1821题。18、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社会水平的根本途径是( )A、不断扩大积累,努力发展生产; B、广泛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C、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D、增加各行业的劳动投入,生产更多、更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19、国民收入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是因为( )A、国民收入是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和;B、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和;C、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 D、国民收入是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20、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我们强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这主要说明( )A、国民收入分配后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积累和消费;B、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与消费两者都不可偏废;C、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要把提高消费水平放在第一位;D、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21、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 )A、由劳动者个人素质决定; B、由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决定;C、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D、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强制执行的。22、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4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2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500亿元,企业利润为200亿元。该国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是()A、5500亿元 B、4700亿元 C、900亿元 D、1500亿元二、非选择题。(必答)38、中国财经报报道,一些地区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采取了“财政返还”企业税金的做法。即不在国家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企业,依据投资规模及纳税情况,由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向企业返还上缴的税金,并且盲目攀比,甚至展开“优惠政策战”。 请运用税收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作法进行评析。(10分)(选答)39、学过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后,同学们就“国家财政收入的数量问题”展开辩论,可归纳为三种观点:第一,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第二,国家财政收入越少越好;第三,国家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13分)(选答)39、材料一:在今天,我们所缴纳的每100元税款中有17.6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有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8.7元用于资助他人,还有用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等。同时,我们也享受着纳税所带来的文明、安宁和幸福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在市场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顾客问,能不能优惠一点?售货员说,不要发票就优惠你一个税钱。 、 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5分) 、 税收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ACBCDDBD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BDCBBBCBCC38、材料中某些地方政府用地方财政向外来投资企业返还企业上缴的税金,违背了税收的无偿性,破坏了税法的严肃性。、我国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税收的减少,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影响国家职能的实现,最终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39、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是财政分配的重要方面。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利、债、费四种形式,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家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如果太少,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国家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40、材料一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材料二说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在依法纳税的同时,应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