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假臭草的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年级: 4 专业: XXXXXXXXXXXX指导教师:姓名 XX 职称: 副教授 XX大学大学环植学院学院教务部二O一二 年 月 日一、选题依据研究目的菌株J4-B,是2008-2009年在海南岛野外调查时,自然发病的假臭草病斑上分离出的致病菌,保存于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实验室,置于05保存。植保所在家丑草上发现新的致病菌,通过采集而得的感染植物上的致病菌J4-B的提取和培养,通过对J4-B进行研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结构,对外来杂草的控制和防除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能大大提高作物的经济价值。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假臭草致病菌J4-B的研究对J4-B的特性和分子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J4-B对外来杂草的控制和防除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2、 现实意义家丑草致病菌J4-B的研究,对外来杂草的控制和防除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外来杂草与当地作物有着空间和矿物元素的竞争,大大减少了作物的产量,造成经济损失。假臭草的防治技术在减缓杂草带来的环境和减少经济损失有深刻的意义。同时,假臭草的致病菌的研究是生物防治,能避免农药等化学除草剂的施用,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二、文献综述内容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又名猫腥菊,属菊科泽兰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主要分布于阿根廷、巴西以及南美洲其他一些国家,现散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20世纪90年代,我国深圳首先发现假臭草2,目前主发生于华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广东、福建、澳门、台湾、海南等地广泛分布。海南200杂草的生防真菌是一类能够有效侵染有害植物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生长或繁殖的植物病原真菌。杂草的生防真菌种类多,对靶标具有持续的控制作用,是杂草综合防治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假臭草的特性以及其它杂草生防真菌的研究现状的阐述及分析,为假臭草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四年首次记录假臭草,但之前可能已经生长并开始蔓延。主要参考文献1吴海荣,胡学难,钟国强,等.外来杂草假臭草的特征特性J.杂草科学, 2008(3): 69-7.2吴世捷,高力行.不受欢迎的生物多样性:香港的外来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2002,10(1):109118.3秦新生,严岳鸿,陈红锋,等.海南植物增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1221234李光义,喻龙,邓晓,等.假臭草化感作用研究.4:1921.6李光义,陈贞蓉,邓晓,等.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化感作用.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4257王真辉,安锋,陈秋波.外来入侵杂草假臭学,2006,26(6),3337.8陈伟,兰国玉,安锋,等.海南外来杂草假特征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2):212万方浩,郑小波,郭建英.重要农林外来入侵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76.9安锋,阚丽艳,谢贵水,等.海南外来植物入侵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5):193197.9 李光义, 陈贞蓉, 邓晓, 等. 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常见大田杂草的化感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5): 425427.10李新, 谢明, 谭万忠, 等. 杂草生防真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 2009(1): 8388.11陈天寿.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应用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492514.12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6. 45124.13沈潇玲. 杂草致病菌及假臭草特性的研究进展,2011,1.4:51.4.614阚丽艳,谢贵水,安锋.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入侵机制与防治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07,27(1):61-66.15李勤奋, 李光义, 张桂花. 假臭草植株不同分解阶段的化感作用动态变化 J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2 ): 360- 364.三、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包括:最适合J4-B菌株生长的培养基;不同光照条件、不同碳源和氮源、不同培养基 、不同温度、不同pH对菌株和不同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J4-B的致死温度的研究;rDNA -ITS分子序列分析。四、进程计划通过实验室制造不同的实验条件,研究J4-B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光照条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培养条件为不同的光照,分为:光照、自然光、黑暗。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碳源为无碳源、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麦芽糖、甘露醇、甘油和肌醇;氮源为无氮源、硝酸钠、氯化铵、蛋白胨、蛋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和磷酸氢二铵。在不同的碳源和氮源下菌株的生长状况。不同培养基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燕麦片琼脂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查氏培养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和组织汁培养基。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同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通过调节实验温度,温度梯度为20、25、30、35、40的温度梯度自然光下培养,研究记录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生长状况。不同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通过调节pH值研究不同pH下菌株的生长状况,pH梯度为4.0、5.0、6.0、7.0、8.0、9.0、10.0和CK(CK为空白对照)菌株的致死温度:将菌株在40、45、50、55和CK(CK为不作处理的空白对照)温度下恒温水浴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