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4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 明事析景悟情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送给大家一篇文章:卜算子 咏怀 环镇皆山也,如四面墙壁,镇安然其中也。高峰入云,丘壑蔚然,树木丛生。溪水潺潺,昼夜不舍。有高速横贯其间,望之若长龙起舞,不见首尾,则镇跃也。桐中与之相望焉,处山腰之中,曰:“雷家坡”。校舍俨然,氛围浓郁。学子,奋笔疾书,挑灯夜战;师者,授业解惑,激扬文字。成绩斐然也。余来之已二月余,承蒙关照,受其熏陶,感其劳苦,乃怡然也。非惯之说,心若安,则一切安;心若去,则一切去。我想说的是,语文就是生活,文章就是心声。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人,必然热爱写作。 细细想来,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需要我们用心去记一件事,绘一片景,抒一段情。 在古今众多的文学家里,苏轼就是那么与众不同的一个。再苦涩的遭遇,再难言的酸辛,哪怕是生活中最平淡无味的地方,在内心芬芳的他那儿,都有风景。 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 1083 年 10 月 12 日,和苏轼共同经历一个难忘的夜晚,学习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4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积累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都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词。四、自学提示1一读: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二读:再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 3三读:对照注释疏通文义,不理解的作出记号,提问。 掌握重点字词: (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3) 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 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梳理文章大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门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走出门。(突然)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如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清闲的人罢了。4. 四读:去掉标点符号读,看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 过渡:有人说,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垂着两轴精品: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在学术界,人们更是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5个字的文章是神品。神在哪里?下面我们就一起从文学的角度,来品味这篇课文。 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1“明事”: (1)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你能找出记叙的六要素吗?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与张怀民。 事件:夜游承天寺。 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2)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欣然” 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者” 有点遗憾“遂”、“寻”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怀民亦未寝” 心有灵犀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 从容 闲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感慨这就是苏轼的行文风格:以极少的文字,包含极多的内容。不仅记叙得眉目清秀,而且是跌宕起伏,字字翻江倒海,句句韵味无穷。 2“绘景”: (1)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夜游所见,乃是全篇之精华所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月景)请同学们把“如”和“盖”去掉读一遍。 (3)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 无一月字,却句句写月。把一用俗了的比喻句“月色如水”,化腐朽为神奇。 此句运用_的修辞,把_比作_,把_比作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事物) (特点) 。 3“悟情”: (1)文中哪些句子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王国维说,“凡景语,皆情语。”苏轼用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透过这张照片,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那一夜没有月光临照?哪里没有竹柏影?作者连用两个否定的反问句式,将冬夜寻友出游欣赏月夜美景的情致推展开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吾两人”是“闲人”,那别人便是忙人,正是这“闲人”一词道出作者的身世与处境(介绍写作背景)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苏轼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团练副史,做着有名无实的闲职。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的第四年。他惨遭“文字狱”,被贬黄州,心情抑郁,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乐观、旷达的心境和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作者被贬后心情忧郁,但文章仍表现出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在月夜寻友出游,赏月景取乐,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并以两“闲人”面对广袤的时空,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旷达乐观的胸襟,寥寥数语,将作者此时微妙复杂的心境刻画出来。(3)一声“闲人”,有哪些 “内涵”?几多“内涵”: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悠闲赏月的欣喜、自我排遣的达观。 学生思索、笔记、形成认识。 苏轼就是苏轼,面对命运的重创,短短 85 个字里,没有悲伤,没有抱怨,没有一蹶不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何其洒脱! 六、总结拓展: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的确,对于苏轼来说,黄州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驿站。黄州时期是苏轼初步形成旷达人格的关键时期。被贬的苦难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灵,但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让他在人生的低谷完成了豁达人生观的塑造,从而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 阅读指导写作,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确,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境况下,面对一片如水的月色,抒发了一段闲人的心境。这也是我们可以总结出的写作公式:“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对怎样的一处场景,有了怎样的感受。”希望大家尝试着去写作。 想想我们自己,如果把生命比作是一条小舟的话,大家停靠的人生站点真的不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两年后的今天,你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吗?从家出发,穿过乡村小路,走过街道,然后,出现在赵湾初中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了吗?不会了。三年呀,一千多个日子。在这期间,考试,分数,会有压力、失意与痛苦,面对学习与生活的风雨坎坷,请经常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竞赛辅导专题资料
- 幼儿园户外游乐设施安全检查表
- 汽车维修站管理规范与流程
- 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案例汇编
- 企业年度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 心理健康教育二年级下册教案合集
- 项目经理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 全面管理评审报告模板范例
- 小学体育跳远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 小学阶段学业预警与辅导方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2024)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1~20的认识 达标测试卷(含解析)
- 2025山东济南市莱芜高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测试(试题)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5年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厦大《诚信复试承诺书》
- 外泌体课件教学课件
- 低空经济产业园产学研融合方案
- 2025年冰淇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30中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经验总结报告
- GB/T 19812.3-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