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理综化学部分试卷解析 石家庄优能一对一化学组 7 硫酸亚铁锂 LiFePO4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 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 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 正极片 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 Fe Li C 沉淀 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Fe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 答案 D 解析 解析 A 由绿色化学的概念可知 对于废旧电池的重新利用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 A 正确 B 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 整个过程中 实现了对铝以及铁和锂的回收 B 正确 C 沉淀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铁离子和碱的反应 实现了对 Fe3 的沉淀 C 正确 D 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因为硫酸锂不溶 所以不能够得到锂的相关沉淀 D 错误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 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 能使 Br CCl4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A 双糖是指可以水解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果糖是单糖 不能够水解 A 错误 B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 正确 C 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 色 C 正确 D 淀粉 纤维素均为多糖 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D 正确 9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 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 答案 D 解析 解析 A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 发生装置应用液液加热型 加热液体 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A 正确 B 实验室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并且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使 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 但是导管口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防止发生倒吸 B 正确 C 乙酸乙酯与水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小 收集后位于上层 用分液方法分离 C 正确 D 灼烧时泥三角应与坩埚一起用 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不到灼烧这步操作 10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 25gFeCl3水解形成的 Fe OH 3胶体粒子数为 0 1NA B 22 4L 标准状况 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A C 92 0g 甘油 丙三醇 中含有羟基数为 1 0NA D 1 0molCH4与 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 0NA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A中16 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 1mol 但因为铁离子水解不完全 所以胶体粒子个数无法确定 故错误 此选项主要考查盐类的水解 B 中 22 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 1mol 每个氩原子的质子数为 18 所以所含质子数是 18NA所以该选项正 确 C 中 92g 的甘油的物质的量是 1mol 但是每个甘油分子中有 3 个羟基 所以应该是 3NA故该选项错误 D 中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四种 每种有机物的量无法确定 所以该选项错误 11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 螺 2 2 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 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 生成 1molC5H12至少需要 2molH2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C5H8 A 中环戊烯的分子式为 C5H8 所以 A 选项正确 B 中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种类为 4 种 超过了 2 种 故该说法正确 C 根据甲烷的空间结构模型决定该有机物不可能共面 故该说法错误 D 中该有机物分子式上与 C5H12相差 4 个氢原子 所以需要 2mol 的氢气进行加成 12 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且均不大于 20 W X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 W 与 Y 同族 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 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 X 的单质为气态 B Z 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 与 Y 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根据可腐蚀玻璃可推断该物质为 HF 可推出 W 与 Z 中有 F 元素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顺序可知 W 为 F W 与 Y 同族 可知 Y 为 Cl 又因为 W X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 可推出 X 与 Z 可为 Mg 和 K 或者 Na 和 Ca X 为金属 所以 A 错 Z 为金属元素 所以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B 对 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钾或氯化钙 其水溶液为中性 F 元素没有正价 而 Cl 最高正价为 7 所以 D 错误 13 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 H S协同转化装置 实现对天然气中CO 和H 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右所示 其中电极分别为 ZnO 石墨烯 石墨烯包裹的 ZnO 和石墨烯 石墨烯电极区发生 反应为 EDTA Fe2 e EDTA Fe3 2EDTA Fe3 H S 2H S 2EDTA Fe 该装置工作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 CO 2H 2e CO H O B 协同转化总反应 CO H S CO H O S 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 ZnO 石墨烯上的低 D 若采用 Fe Fe3 取代 EDTA Fe EDTA Fe3 溶液需为酸性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该题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 ZnO 石墨烯为阴极 电极反应式 CO 2H 2e CO H O A 正确 石墨烯为阳极 电极反应式为 H2S 2e 2OH 2H2O S 所以协同转化总反应 CO H S CO H O S B 正确 石墨烯为阳极电势比 ZnO 石墨烯上的高 C 错误 根据石墨烯电极区的反应方程式可知 溶液需为酸性 则 D 正确 26 14 分 醋酸亚铬 CH3 COO Cr H O 为砖红色晶体 难溶于冷水 易溶于酸 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 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 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 二价铬再与醋酸钠 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 目的是 仪器 a 的名称是 2 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 c 中 加入少量蒸馏水 按图连接好装置 打开 K1 K2 关闭 K3 c 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 c 中有气体产生 该气体的作用是 3 打开 K3 关闭 K1和 K2 c 中亮蓝色溶液流入 d 其原因是 d 中析出砖红色沉淀 为 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 需采用的操作是 洗涤 干燥 4 指出装置 d 可能存在的缺点 答案 答案 1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 分液漏斗 2 1Zn 2Cr3 2 2 2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 c 中有氢气生成 导致 C 中压强大于大气压 促使 c 中液体进入 d 冷却 过滤 4 敞开体系 可能使醋酸亚硌与空气接触 解析 解析 1 醋酸亚硌能与氧气反应 所以在制备的过程中必须除去和隔绝氧气 防止干扰醋酸亚硌的制备 所以煮沸蒸馏水的主要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氧气 2 1 Zn 2Cr3 2 2 2 2c 中锌粒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形成还原性氛围 防止 2 被氧化 3 c 中有氢气生成 导致 c 中压强大于大气压 促使 c 中液体进入 d 醋酸亚铬为沉淀 且难溶于冷 水 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 需采用的操作是先冷却 使其充分沉淀 再过滤 洗涤 干燥 4 d 中生成醋酸亚铬 醋酸亚铬能与氧气反应 所以敞口放置 空气中的氧气会进入 d 装置 试题评价 试题评价 本题主要考察物质的制备 涉及对化学仪器识别 对操作与装置的分析评价 信息的提 取和运用等 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 和对完成化学的实验能力 题目难度中等 27 14 分 焦亚硫酸钠 Na2S2O5 在医药 橡胶 印染 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 1 生产 Na2S2O5 通常是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 利用烟道气中的 SO2生产 Na2S2O5的工艺为 pH 4 1 时 1 中为 溶液 写化学式 工艺中加人 Na2CO3 固体 并再次充入 SO2的目的是 3 制备 Na2S2O5 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 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 SO2碱吸收液中含有 NaHSO3 和 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后 室的 NaHSO3浓度增加 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 水 可得到 Na2S2O5 4 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 Na2S2O5残留量时 取 50 00mL 葡萄酒样 品 用 0 01000mol L 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 10 00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样品中 Na2S2O5的残留量为 g L 1 以 SO2计 答案 答案 1 2NaHSO3 Na2S2O5 H2O 2 分 2 NaHSO3 2 分 增大 NaHSO3的浓度 形成过饱和溶液 2 分 3 2 H2O 4 O2 4H 2 分 a 2 分 4 S2O52 2I2 3H2O 2SO42 4I 6H 2 分 0 128 2 分 解析 解析 1 生产 Na2S2O5 通常是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化学方程 式为 2NaHSO3 Na2S2O5 H2O 2 碳 酸 钠 与 二 氧 化 硫 反 应 因 为pH 4 1 所 以 发 生 的 反 应 为 Na2CO3 2SO2 H2O 2NaHSO3 CO2 NaHSO3电离大于水解 显酸性 工艺中加人 Na2CO3固体 增大了溶液的碱性 从而能够继续吸收 SO2 生成更多的 NaHSO3 所 以加人 Na2CO3固体的目的是增大 NaHSO3的浓度 形成过饱和溶液 3 制备 Na2S2O5 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 其中 SO2碱吸收液中含有 NaHSO3和 Na2SO3 根据放 电顺序可以知道来自于水中的 OH 发生氧化反应 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 2O 4 O2 4H 阳 极产生的H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a 室 a 室酸性增强 NaHSO3浓度增加 b 室发生反应 2H 2 H2 碱性增强 Na2SO3浓度增加 所以电解后 a 室的 NaHSO3浓度增加 4 碘标准液滴定 Na2S2O5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2O52 2I2 3H2O 2SO42 4I 6H Na2S2O5的残留量计算 设 Na2S2O5的浓度为 x S2O52 2I2 3H2O 2SO42 4I 6H 1 2 50 00mL X 0 01000mol L 1 10 00mL X 0 001 mol L 1 以 SO2计 0 001 mol L 1 2 64 g mol 0 128 g L 试题评价 本题以焦亚硫酸钠为知识背景 主要考查了工业流程中的反应式书写 产物判断 电解池中电极反应 式的书写以及氧化还原滴定等知识 28 15 分 工业上采用 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 在含能材料 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 1840 年 Devil 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 得到 N2O5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 其 分子式为 2 F Daniels 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 时 N2O5 g 分解反应 其中 NO2二聚为 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 p 随时间 t 的变化 如下表所示 t 时 N2O5 g 完全分解 t 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P kPa 35 8 40 3 42 5 45 9 49 2 61 2 62 3 63 1 已知 2N2O5 g 2N2O4 g O2 g H1 4 4KJ mol 1 2NO2 g N2O4 g H2 55 3KJ mol 1 则反应 N2O5 g 2NO2 g 1 2O2 g 的 H KJ mol 1 研究表明 N2O5 g 分解的反应速率 v 2 10 3 2 5 KPa min 1 t 62min 时 测得体系中 Po2 2 9kPa 则此时的 P 2 5 KPa V KPa min 1 若提高反应温度至 35 则 N2O5 g 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 P 35 63 1kPa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原因 是 25 时 N2O4 g 2NO2 g 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KPa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计算结 果保留 1 位小数 3 对于反应 2N2O5 g 4NO2 g O2 g R A Ogg 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N2O5 NO3 NO2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O2 NO3 NO NO2 O2 慢反应 第三步 NO NO3 2NO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v 第一步的逆反应 v 第二步反应 B 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 NO3 C 第二步中 NO2与 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 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答案 1 O2 2 53 1 30 0 6 0 10 2 大于 NO2的二聚为 N2O4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气体物质的量增大 压强增大 13 4 3 A C 解析 1 2Cl2 4AgNO3 4AgCl 2N2O5 O2 2 1 2 H1 2 H2 2N2O5 g 4NO2 g O2 2 0 35 8kPa 2 9kPa 2mol X 0 16mol 此时反应的 N2O5为 0 32mol 故剩余的 N2O5为 1 68mol 23 5 8 1 6 8P P 30 0KPa v 2 10 3 2 5 v 6 0 10 2KPa min 1 升高温度 NO2的二聚为 N2O4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 压强增大 依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算出 时总物质的量 2NO2 g N2O4 g 4 0 2X X 4 2X X N2O4 g 2NO2 g K 2 2 24 PNO PN O 13 4 3 A 第一步快速达到平衡速率快 第二步慢反应且不影响第一步 B 反应的中间产物有 NO3和 NO C 物质之间只有进行有效碰撞才能反应 故第二步中 NO2与 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反应 D 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 试题评价 本题涉及氧化还原 热化学 阿伏伽德罗定律 平衡移动 化学反应等内容 整体难度 适中 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35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Li 是最轻的固体金属 采用 Li 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 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 得到广 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 Li 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 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 填标号 A B C D 2 Li 与 H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 r Li 小于 r H 原因是 3 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 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 式为 LiAlH4中 存在 填标号 A 离子键 B 键 C 键 D 氢键 4 Li2O 是离子晶体 其晶格能可通过图 a 的 born Haber 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 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KJ mol 1 O O 键键能为 KJ mol 1 Li2O 晶格能为 KJ mol 1 5 Li2O 具有反莹石结构 晶胞如图 b 所示 已知晶胞参数为 0 4665n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 则 Li2O 的密度为 g cm 3 列出计算式 答案 1 D C 2 因为 Li 和 H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而 Li 的核内质子数比 H 要多 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强 所以半径较小 3 正四面体形 sp3 A B 4 520 498 2908 5 3 37 104665 0 16478 cmg NA 解析 1 原子处于基态时 能量更低更稳定 选项 D 的能量最低状态 而 C 选项处于激发态 能量较 高 2 因为Li 和H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而Li 的核内质子数比H 要多 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强 所以半径较小 3 AlH4 中 键个数为 4 孤电子对数为 0 根据价电子理论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且为 sp3 杂化 LiAlH4是一个离子化合物 所以含有离子键 而 Al 和 H 之间是 键 故答案为 A B 4 第一电离能指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由图像可知 Li 失去两个电子时需要 1040kJ mol 1 所以第一电离能为 520kJ mol 1 O O 键的键能指的是断裂 或形成 1mol 化学键时所 需的能量 根据图像可知 O O 键的键能是 249 2 498kJ mol 1 晶格能指的是 1mol 的离子化合物 中的阴阳离子 由相互远离的气态 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或拆开 1mol 离子晶体使之形 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由图可知晶格能为 2908kJ mol 1 5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 晶胞中含有 8 个 Li 和 4 个 O2 根据公式可计算 3 37 104665 0 16478 c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朔州市中医院游离皮瓣移植术考核
- 2025年PM10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中国溴化铯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石英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低压电工操作证理论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朔州市中医院泌尿系统超声诊断考核
- 重庆市人民医院科室医疗质量分管考核
- 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应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策略建议
- 2025年医院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
- 《细胞培养技术》课件
- 广西《甘薯小象甲性信息素诱集测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健康讲座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范本-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手册
- 六上快乐读书吧《爱的教育》阅读题!考试必考(附答案)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 超星尔雅学习通《舌尖上的植物学(北京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要点
- TCATIS 029-2024 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关键备件分类分级规范
- 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 实习生带教的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