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教学设计编写人陈道刚 审核人 彭英 编写时间 2016.11.18 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词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2.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基础上,感受平实和生动性两种风格。3.学习用准确的语言说明身边事物。教学重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教学难点:学习用准确的语言说明身边事物。【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1出示桥的演变相关图片:桥的演变,表现人类历史的进步,我们需用准确的语言表现这些桥的特征,记录这种进步。2出示教学目标。3.准确的说明语言所谓准确,就是按照事物的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主要表现在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用词准确。【赏析探究】首先 以中国石拱桥中的几句话为例,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删去吗?为什么?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是最长的石拱桥。(学生回答,教师指导)中考链接:如何完成说明文语言分析类答题?1解答“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这类题目,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答题:(1)表明态度(删还是不删)。(2)解释词语的含义或给词语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词表估计,“多”“有余”等词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显得太绝对),不符合实际。(4)小结: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所以不能删。2至于“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可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用了词,限定了“”准确地(或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时需防止出现这样的现象:分析说明,大而话之。如回答“加点词能否删除”类的题目,笼统地答:“去掉了就使句子不准确”云云,缺少结合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更缺少结合具体句子或语境展开具体的分析。3.现在我们以桥之美中的几段话为例,读一读,体会说明语言的变化。(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2)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3)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4)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5)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图画讨论一下:你觉得这些语言如何呢?准确吗? 4我们再看看这两句说明桥的句子:(1)成昆路上,直线桥多,列车不断地过桥、进洞,出洞、过桥,几乎是桥连洞,洞连桥。(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讨论一下:风格是否一样?能不能说明这两种桥的特征?前者体现的是桥与洞相连的特征,后者描写的是桥与柳的配合,体现的是桥之美的特征。小结:其实,这两种说明语言都很准确。不过它与我们刚才分析的中国石拱桥中的几句话却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一种平实,一种生动。我们可以根据说明的需要或者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风格进行写作,也可以在一种风格为主的文章里,穿插另一种风格的语言。整体上看,中国石拱桥语言平实,但偶尔也穿插一点生动的说明,这样说明语言就不显得枯燥了。而桥之美语言生动,但偶尔也有平实的说明。我们应该根据写作需要灵活掌握。【拓展提升】试试看:使用平实或者生动两种语言对身边的小事物(或者自己的小玩意儿)进行准确说明,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皆可。先说一说。再用150-200字左右的一段话把它的特征准确地写出来。【归纳总结,反思收获】读别人的说明文要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的要求,写说明文要注意用语准确、周密,当然,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有权选择用平实的风格或者生动的风格,因为这是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