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上学期桥梁文化.doc_第1页
2009学年上学期桥梁文化.doc_第2页
2009学年上学期桥梁文化.doc_第3页
2009学年上学期桥梁文化.doc_第4页
2009学年上学期桥梁文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学年上学期综合实践前言:番禺县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是广东著名侨乡,旅居海外和港澳的乡亲多达30万人。近年来,番禺县经济迅速发展。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17.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2亿元。1987年全县工业通过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共洽谈项目160个,已签约项目74个,总投资2.8亿元。该县制糖工业特别发达,全县已拥有年产万吨白糖的大型糖厂5间,年产白糖16万吨。农业方面,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其他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生产,大量农富水产品供应省港澳市场。外贸工作取得新成绩。1987年,全县自营出口创汇2946万美元,工业品出口总值4.08亿元,产品销向世界78个国家和地区,创汇超100万美元的企业从1986年的22家增加到33家。番禺十分注意从加强交通建设入手改善投资环境。1983年以来,全县总投资4亿元,建造桥梁总长1.15万多米,其中长度在100米以上的有12座,广东全省有6座特大型桥梁(桥长1000米以上),番禺就占了两座。东南亚跨度最大的桥梁-番禺县洛溪大桥(全桥总长1916.04米)已于1988年8月落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该县经济的发展。番禺人民正在为实现开发“两沙一区”(即南沙岛、南沙镇开发区和莲花山保税加工厂区)的宏伟蓝图而奋斗。中国侨乡番禺历来就有“中国桥乡”的美誉,辖区内有各式桥梁340多座,平均每3000名番禺人拥有一座桥,平均每2.3平方公里土地建有一座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番禺因桥而通,因桥而变,因桥而兴,因桥而富,写下了一段“桥文化”的传奇番禺的桥充满生机活力。改革开放初期,番禺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河涌、涌渠、岛屿分割得“支离破碎”,虽离省城很近,却是水网稠密的乡下,往返广州一趟要花费一整天,本地人自嘲为“镬底地”,原因就是没有一条通衢的大桥。一次,爱国爱乡的霍英东、何贤等华侨在洛溪渡口候船时,发出感慨:番禺要发展,必须先造桥。于是,霍英东捐款1000多万港元,何贤、何添各捐款100万港元,在国家和省市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当年的番禺县政府多渠道筹集了8000多万元建桥款,历时4载,于1988年洛溪大桥终于横空出世。洛溪大桥建成后,不但缩短了番禺与广州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带来了滚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重要的是开启了“贷款修路、收费还款、以路养路”借钱造桥的“番禺模式”,这在尚有姓资姓社争论的当时,不亚于一记石破天惊的响雷。一桥飞架百桥从,桥通路通铁变金。从那以后,河网密布的番禺土地上,处处摆开了建桥的战场,巨型吊车运送着钢梁和桥面板,高空闪烁的焊花亮夺天光;锤击声、哨子声、轰鸣声、汽笛声组成了一首豪迈的建设交响曲,珠江口终于沸腾了。从此,大石、沙湾、洛溪等渡口逐渐落寞并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跨江过河的大桥,如番禺大桥、北斗大桥、大石大桥、沙湾大桥、九比大桥、紫坭大桥、屏山大桥、三善大桥、西海大桥、市桥二桥、洪奇沥大桥、上下横沥大桥如朵朵鲜花第次开放在水面上,美仑美焕,目不暇接。更有得意之作载入桥梁史册:如有“洛溪飞虹”美誉之称的洛溪大桥在当时名冠亚洲同类桥梁之首,排名全球第六位;番禺大桥建成时列全国同类型桥第一位,世界同类型桥第二位,呈倒Y形的桥塔雄伟壮观,被称之为“桥中美男子”;新光大桥跨度长达400多米,在拱桥系列中名列世界第6位,中国第3位;被誉为“华南第一桥”的黄埔大桥全长7016.5米,从番禺开车到黄埔只要10分钟;被称为“广佛握手桥”海怡大桥完工在即,建成后,往来番禺南海两地只需几分钟。正文:今天,经常往返番禺与周边城市的人不难会有这样的感叹,进出番禺都要越过珠江主航道和横跨珠江水系上的跨江大桥。番禺地处珠江水系出海口,区内河网密布,1300平方公里的番禺土地上被30条河流主干道,300多条大小河涌分割得“支离破碎”。改革开放初期,周边地区迅速发展,周围的南海、顺德、中山、东莞起来了,当时被称为“广东四小虎”。那时,番禺100公里公路干线上,还要靠7个渡口连接,往广州17公里要过两个渡口,到顺德大良23公里的路程要过3个渡口,番禺当时被人称之为“锅底地”,外来投资者可谓望而生畏。交通的不便成为当时制约番禺发展的最大“瓶颈”。于是,从80年代初开始,番禺掀起了全民建设路桥的高潮。1988年8月28日,老霍助资兴建的洛溪大桥通车,成为番禺路桥跨向现代化建设的里程碑,通车那天,番禺众多市民自发地放起了鞭炮,兴高采烈地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自此番禺有了连接外界的第一座跨江大桥。随后,1989年番禺连接顺德的三善大桥通车,1992年番禺连接中山的洪奇沥大桥通车,1997年番禺连接东莞的虎门大桥通车,1998年番禺连接广州城区另一座跨江大桥番禺大桥通车。在1999年,参加番禺大桥验收的多位国家级桥梁专家,对番禺路桥的建设赞叹不已,当时戏称番禺为“中国桥都”。时至今天,番禺已经拥有通往周边城市四通八达的出入口,20座跨江大桥(隧道)连接广州、顺德、中山、南海、东莞这些周边城市,番禺已经在这片“鱼米之乡”上筑起了连接珠三角两岸的交通枢纽,。番禺(包括南沙)辖区内各式桥梁有近500座,如洛溪大桥、番禺大桥、北斗大桥、大石大桥、沙湾大桥、沙溪大桥、九比大桥、紫坭大桥、屏山大桥、三善大桥、市桥二桥、洪奇沥大桥、亭角大桥、海鸥大桥、上下横沥大桥数百座跨江过河的桥梁将被珠江分割得支离破碎的番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于番禺这座城市来说,桥梁已经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她最能显示这个城市的脉动,也是最能见证这个城市前进的布幅。随着洛溪大桥等“桥群”的横空崛起,珠江水网不再是城市与乡村的隔离带,更不是繁华与冷清的分界线,禺山大地发生了历史巨变。番禺,今天已经有20座跨江大桥(隧道)连接周边城市,“岭南水乡”上架起了珠三角的交通枢纽! 1、洛溪大桥(图:航拍洛溪新城,近处是南浦大桥,远处是洛溪大桥)洛溪大桥1988年通车,是第一座连接番禺与广州市区的桥梁,该桥全长1916米,双向四车道。洛溪大桥是番禺侨乡霍英东先生助资兴建的(现在准备动工的新洛溪大桥预计总投资5亿元),该桥在当时是亚洲同类桥梁之冠,排名更是全球第六位,桥长则是当时全省第一。可以说洛溪大桥的通车直接推动了番禺的经济起飞,洛溪大桥通车往后10年间,番禺的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5%,经济增速高于同期甚称广东经济发展最快的“广东四小虎”。2、番禺大桥(图:10年前的番禺大桥两旁的景观) 番禺大桥1998年通车,建成时候是当时全国同类桥梁之最,跨度200米以上的特大型斜拉式吊桥当中番禺大桥堪称世界之最。大桥全长3467m,主跨380m,宽达377m,通航净高34m,桥面设8车道和人行道,主塔为倒Y形。 番禺大桥打通了番禺与广州城区的交通大动脉,推动了番禺经济的发展,在广州市“南拓”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珠江上众多桥梁,唯独是它用了“番禺”名字,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已经可见政府对其的看重。番禺大桥的通车,8大房地产开发商在番禺圈地近30000亩,番禺开创了全国郊区房地产大盘的先河,造就了震惊全国地产界的番禺华南板块。3、南沙港快速大桥(图:南沙港快速路东涌段) 南沙港快速路2004年通车,是广州21世纪中心城区“南拓”中心轴的骨架道路,全长72.36km,工程总投资64.59亿,起点位于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南环仑头立交,终点位于南沙龙穴岛深水港。连接海珠区与番禺区的海心沙大桥(南沙港快速大桥),桥长约5公里,当时造价约6亿元。4、新光大桥(图:堪称“珠江口上的彩虹”的新光大桥) 新光大桥2007年建成通车,位于新光快速路上,跨越珠江主航道,主桥长1082 m,主拱为428米,大桥宽37.62米,双向六车道,通航净高为34米。新光大桥的桥梁造型与景观功能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既有完善的交通功能,又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及美学价值。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由钢拱与V型钢构组合而成的飞雁式三跨中承式拱桥。5、黄埔大桥(图:有“华南第一桥”美誉的黄埔大桥) 黄埔大桥2008年建成通车,全长7016米,连接番禺区与黄埔区。建成后,从黄埔开车到番禺仅需10分钟。黄埔大桥有“华南第一桥”的美誉,也顶着一个“广州收费最贵桥梁”的称号。黄埔大桥总投资41亿元,对促进广州和珠三角经济区域联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有广东省最大跨径悬索桥、国内最大跨径斜拉桥、国内最大跨径隧道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代表性工程。6、东沙大桥(图:东沙大桥与锦绣半岛)东沙大桥2010年建成通车,全长为2933米,桥面宽4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00km/h,通航净高33m,净宽230m,投资2.57亿元。东沙大桥连接芳村区与番禺区,是广佛大都市圈公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北起芳村东沙开发区内的东沙大道,一直延伸至番禺南浦岛,建成后将促进广州西部与番禺及南沙开发区的联系并疏解洛溪桥部分交通压力,对打通制约两地多年的交通瓶颈,完善广州各区间的交通连接具有重要意义。7、虎门大桥(图:南方都市报航拍的虎门大桥与珠江出海口)虎门大桥1997年建成通车,东起虎门,西接南沙,横跨珠江口,全长15.76公里,主桥长4.6公里,主跨888米,单跨双铰简支悬索桥,双向六车道。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悬索桥,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跨”。“虎门大桥”四个字是江泽民主席所题。虎门大桥,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通车10多年来帮助南中国最灿烂的经济区域珠三角完成了一个个腾飞的梦想。8、三善大桥(图:连接番禺沙湾与顺德伦教的三善大桥)三善大桥1989年建成通车,连接番禺沙湾镇与顺德伦教镇。当时三善大桥的建成,令番禺、顺德两地人们欢呼,结束了靠紫坭渡口摆渡过江的日子。番禺顺德的路网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现在的三善大桥却成了番禺顺德的交通瓶颈,更难解的是不足一公里交界处设立了紫坭、三洲两个收费站。9、碧江大桥(图:碧江大桥,左边是顺德、右边是番禺)碧江大桥,在于105国道上,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动脉,连接番禺、顺德两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顺德碧桂园就在碧江大桥下的碧江村发展起来。10、五沙大桥(图:黄昏下的五沙大桥)五沙大桥属于顺德境内的桥梁,连接五沙社区与大良镇,五沙社区地图上看更像顺德在番禺的飞地,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五沙大桥连接番禺顺德。五沙大桥扩建已动工,番禺已开建黄榄干线对接,黄榄干线道路规划红线宽80米,主线为双向8车道+辅道4车道,预计2011年底建成通车。11、南二环李家沙大桥(图:合拢前夕的李家沙大桥) 李家沙大桥,是南二环高速的组成部分,连接番禺榄核镇与顺德伦教镇。南二环高速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广州绕城环形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同时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南二环项目全程共有骝岗涌特大桥、西蕉水道特大桥、李家沙斜拉桥等五座特大型桥梁,还有包括东涌、鱼窝头等在内的10个互通立交桥,仅匝道就长达41公里。全线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线全长约49.33公里,概算总投资为71.1亿元。12、洪奇沥大桥(图:连接中山与番禺的洪奇沥大桥)洪奇沥大桥1992年建成通车,全长 1792 米,连接番禺万顷沙镇与中山民众镇。13、京珠高速横沥大桥(图:京珠高速亭角立交)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1999年建成通车,北起番禺坦尾,途经番禺市的灵山、横沥、中山市的三角、浪网、新隆、宫花、南朗、翠亨(孙中山先生故乡),南至珠海市金鼎止,全长53公里,总投资约46亿元人民币。京珠高速横沥大桥,连接番禺横沥镇与中山三角镇。14、海怡大桥(图:刚建成连接南海与番禺的海怡大桥)海怡大桥是南(南海)番(番禺)大道的重要枢纽桥。海怡大桥采用主跨166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全长约1千米,桥面宽度33米。这一交通项目由南海、番禺两地政府共同投资5亿元兴建,海怡大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南海、番禺两区因一水相隔无直通车辆的历史,也代表着以南站为中心的大交通枢纽日渐成形。15、番禺北斗大桥是一座跨越国家一级航道番禺沙湾水道的特大桥梁。该桥全长3.25公里(含引道),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设收费车道12条,已于2001年1月10日正式通车。 北斗大桥的建成,不但可以为沙湾大桥减压沙湾大桥目前不胜负荷,南北两岸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分担了沙湾大桥部份的车流量,且是番禺区中心连贯番禺西部的一条主要交通动脉。北斗大桥作为番禺西部一座特大桥梁,对番禺西部尤其是沙田区各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载次数:982011-5-3 19:2916、(图:南中国最大的立交南沙亭角立交)下载次数:1032011-5-2 12:02后记:数百座跨江过河的桥梁将被珠江分割得支离破碎的番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对于番禺这座城市来说,桥梁已经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她最能显示这个城市的脉动,也是最能见证这个城市前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