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测试题.pdf_第1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测试题.pdf_第2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测试题.pdf_第3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测试题.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 1 2016 洛阳统考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的前提是 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 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A B C D 2 2015 上海青浦一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 物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物质存在于意识之外 B 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世界 C 意识能穷尽物质世界的奥秘 D 认识物质世界要经历一个过程 3 2016 苏北四市期中 2015 年 7 月 美国宇航局宣布 天文学家们发现了 另一个地球 它就是位于太阳系外的行星开普勒 452b 与地球的相似指数 为 0 98 9 月 美国宇航局又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 强有力 证据 这说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哲学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A B C D 4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斯特凡 凯勒在银河系中发现年龄为 136 亿岁的最古老 恒星 这颗恒星于宇宙诞生后数百万年形成 凯勒说 他由铁元素含量判定恒星年 龄 含量越少 年龄越大 宇宙诞生初始 只有氢 氦和少量锂元素 其他元素都 在恒星中形成 上述材料印证了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 同一性 人们能够认识物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物质是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具有绝对性 有条 件性 A B C D 5 2015 南通二模 心之官则思 孟子的这一观点 A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C 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 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6 2016 盐城期中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完 善人口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 化行动 这是实施 单独二孩 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这一调整体现了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认识 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A B C D 7 2016 泰州姜堰期中 下列选项中与 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B 寒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 C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D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8 2016 山西四校联考 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 动不 舍静 下列选项与诗中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 A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C 日方中方睨 物方生方死 D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9 2016 肇庆检测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 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 息而受到重视 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 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 蕴 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 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 人类将 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 理是 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 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 根源于人们对大数据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 对大 数据的科学认识 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大数据的产生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但 大数据 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A B C D 2 10 2016 广东四校联考 黑枸杞是草原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 却成了外地淘 金者的摇钱树 2015 年 8 月 超过 5000 人的各地抢摘者 洗劫了草原上超过 20 万公顷的草场 草原生态遭到了肆意破坏 这启示我们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造自然必然会破坏自然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11 2016 河南八市质检 据机构研究 我国购房主力人口将于 2015 年达到峰 值 并将从 2018 年开始趋势性下降 我国房地产业将告别数量型增长 这一变化 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基础 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 认识而利用规律 A B C D 12 2016 北京海淀期中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为五天 一候雷 始收声 二候蛰虫坏户 三候水始涸 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 所以不再 打雷了 由于天气变冷 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由于天气干燥 水气蒸发快 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三候 现象表明 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的关系 认识和观察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求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 A B C D 13 相对时空观 认为 当物质运动达到一定的速度时 时间会随着物质运 动速度的增大而变慢 根据相对论理论推算 当飞船以 99 9 光速运动时 飞船内 的人过了五天 而地球上则过了一年 如果人类能造出这样的飞船 人类就能够穿 越未来 这表明 A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 规律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C 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D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4 杨树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 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 它产生的杨絮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严重时使一些人出现了呼吸困难 皮肤瘙 痒等症状 某市向专家们征求意见 专家们认为成熟的杨树开花吐絮是一种正常的 生长规律 但可以通过冬季给杨树 注射药剂 来抑制杨絮 缓解这一现象 最终 该市采纳了这一建议 成功解决了这一 扰民 难题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应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和 改造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 基础上利用规律 A B C D 15 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 清明前后 点瓜种豆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 随时 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 由此可见 A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 规律既能被创造 也能被消灭 C 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16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 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我们如 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 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 科学家约翰 奥基夫及 两位挪威科学家梅 布里特 莫泽和爱德华 莫泽 因成功回答了上述问题 而获 得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说明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7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句话反映了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文学宝库中 有众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 回答 4 5 题 18 天地之变 寒暑风雨 水旱螟蝗 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 是 A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 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9 荀子在 天论 中说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注 从 顺从 听命 孰与 哪里比得上 制 控制 掌握 这句话体现出的哲理是 A 人不能服从自然 要改造自然 B 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 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 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改造客观规律 使之为人类服务 D 在人与自然之间 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20 漫画 没有过不去的桥 告诫我们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 A 必须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 B 要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C 就能办好一切事情 D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正视客观条件 21 关于运动 马克思有精辟的论述 一切存在物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 的东西 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 生活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 22 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 襄邑道中 有一句诗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 与我俱东 下列与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不疑行船动 唯看远树来 日方中方睨 物方生方死 人在桥上走 桥流水不流 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 A B C D 23 物体的温度实际上是由于组成物体的原子不断运动 互相碰撞产生的 如 果给物体持续降温 则原子运动不断减弱直至停止 温度也就不会再下降 这就是 原子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极限 我们称为绝对零度 273 15 材料表明 A 绝对零度是物质运动的临界点 B 绝对零度是一切质变的临界点 C 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控制的 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4 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 橘子洲 洲旁舟 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 天心阁 阁中鸽 鸽飞阁不飞 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反的是 A 人生譬如滑雪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C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25 有人指出 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雾 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 人类创造出来 的一切在诞生之日起便进入了消失的过程 这段话说明 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存在的理由 事物处在不停地运动 变化和发展之中 相对和暂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静止是相对的 暂时的 有条件的 A B C D 26 下边漫画 高抬贵手 启示我们 A 认识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必须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 C 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长期的 D 规律是客观的 因而是不变的 27 2014 山东 42 1 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 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 趋势 利用对象国资源 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 消费习惯 审美标准 推出了越来 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 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的关系的 2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而且造成了生产的破坏 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还成 为社会动荡的最大根源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在与自然灾害的长 期斗争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灾害管理和救助的经验 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管理和救助的工作体系 但是 在汶川 雅安等地震中我国的 4 救助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灾害救助体制中有许多不能 适应现代灾害保障需求的地方 新型灾害救助体制应强调灾害保障主体的多元化 政府 企业和盈利性事业单位 居民个人 家庭 社会援助单位等都应作为灾害保 障主体 强调灾害保障方式的多样化 采取包括灾害政府救济 灾害商业性保障 灾害社会援助与自我积累保障等的灾害保障方式 有人认为天灾乃天之象也 是社会发展之征兆 请你从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 来反驳这一观点 二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29 20 分 材料2015 年 11 月 30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 巴黎大会开幕式时指出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中华文明历来强 调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 面向未来 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 十三五 规划重 要内容 落实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 制创新 实施优化产业结构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 建立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 局 运用 生活与哲学 的知识 说明为什么要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 30 2016 黄石调研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题 毛丰美 辽宁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村主任 是当之无愧的 农民代言人 在 他执着为 三农 提建议的背后 是对 三农 执着坚守 不离不弃的爱 他忠诚 履职 为推动农村法治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是人大代表的榜样 他开拓进取 敢于担当 将一个穷山村发展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 典范 大梨树人的精神就是一个字 干 鸡叫天亮干 披星戴月干 头顶烈日 干 大梨树人用汗水和智慧干出一片新天地 大梨树人的干字精神内涵 若干 弯 大腰 流大汗 实干 重规律 求实效 巧干 讲科学 闯市场 干字文化广场记 录了大梨树人艰苦创业 矢志不悔的开拓精神 也展示了大梨树村 30 年脱贫致富 的风雨历程 干字精神将随着大梨树的振兴和发展而世世代代传承光大 结合材料 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大梨树人的干字精神内 涵 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测试题 DCAACDBDDAACAADAADBDABDBDB 27 答案 在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尊重 客观规律的表现 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 是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表现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起来 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28 答案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自然灾害频发有它自身的规律 并不是人为能制造的 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有 主观能动性 可以预测灾害发生并进行灾后重建 战胜灾害 我们应该坚持尊重 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来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 29 答案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