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1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4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二套)目录: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小学六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二- 1 - / 17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一.试卷评价本次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类型多样.难易适中,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全班12个人,均分:84.7%;及格人数:12人,及格率100%;优秀人数:8人,优秀率:66.7%;双边人数:2人.三.试题分析 1.从整个卷面来看,口语交际做得很好,全班全对;基础知识部分,本来认为是没有问题的,没想到,判出卷子来,错的很多.比如:有的学生没有按顺序写.有的学生把上下结构写成了左右结构.还有的学生就没有审清楚题;在选拼音时,竟有很多学生把讲过的拼音也选错. 2.日积月累部分.诗句背过了,但默写时错别字魅力无穷,要不就是多字.少字.全班有12个学生就有8个同学有错.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主要原因在于复习时只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忽略了最基础的知识,基本功不扎实.3.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以及对课后题的考查,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今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还要注重课后题的消化.4.修改病句.由于最近考试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题,因而在复习中也忽略了这类型题的练习.不过可喜的是: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做得还不错,只是有个别学生把病句大范围的修改,因而导致了丢分.5.课外阅读部分,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学生在概括段意这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概括的能力;对写作方法的运用和表达的情感及重点句子的理解,虽然能写出一两点来,但是还不够全面,因而也导致了失分.这说明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及指导的不够.6.本次习作,让学生有选择地写,比较容易.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扣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这次把书写分也加到了习作部分,由于上了高段,对书写要求的不是特别紧,因而这也是导致扣分的原因.四.反思与建议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平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2.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次的基础知识的扣分现象,在以后要注重基础知识扎实的学习,不要总放在课后,而要在课堂上学习.监督.3.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4.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中出现过的训练形式,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练习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练习.要重在教规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某题的正确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练习.在小处把握好学生的解答中的细小语病,在大处要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要严,方法要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5.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5 / 17小学六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二一基础知识(30分)1. 看拼音写词语.(8分)qn min n c mng lng ku w ( ) ( ) ( ) ( )shn o mi zng tun j nng zhng( ) ( ) ( ) ( )2.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2分)树冠(gun gun) 轮流照看(kn kn) 难(nn nn )民 飞奔(bn bn)3.形近字组词.(4分)俊( ) 侵( ) 谦( ) 抑( )竣( ) 寝( ) 歉( ) 仰( )4.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错: A.参差,错杂 B.不正确 C.坏,差(用于否定式) D.安排办事的时间,使不冲突 E.两个物体相对摩擦(1).不错,你说得很对. ( )(2).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学校安排各年级错时放学. ( )(3).这道题你算错了. ( )(4).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相互交错.( 5.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如果就 无论都(1).( )困难有多大,我们( )会竭尽全力去克服.(2).( )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 )他走向了成功.(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提高,( )还要注意节约.(4).( )多读多练,( )会提高作文水平.6.按要求写句子.(8分)(1).科学是改善人类生活最伟大的动力.缩句:_(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改写成拟人句:_(3).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改写成反问句:_(4).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改为肯定句:_ (5).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改为设问句:_(6).老师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修改病句)_(7).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 改成转述句:_(8).我们去看海.改为感叹句:_二.积累运用(10分)1.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泰山!”中的 “鼓”的意思是_,“峨峨”的意思是_,这句话出自课文 (2分)2.请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面对失约的小红,我想对他说:“_ ,_”.面对乱扔纸屑的小明,我想对他说:“_ ,_”.面对盛开的菊花,我情不自禁地说:“_ ,_”.(6分) 3.我心目中的鲁迅:_(2分)三.阅读理解(25分)(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2分)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 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ng kng )地.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冀)天使.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yn yng)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篮)布包,撮(chu cu)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1.划去文中错误的字或读音.(3分) 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2分)3.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 ”划出来.(2分)4.文段中出现三处省略号,它们的用法是:( )(1分)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语意末尽 5.“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它们想说什么呢?(2分 )6.在这一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2分) (二).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3分)_ 我十岁开始登山.我登上的第一座山峰叫泽恩阿尔施托克,我们的村子就坐落在它的脚下.在山顶,我头一回看到高山的惊险和美丽.深壑,比比皆是的冰和雪水,绿玻璃般的冰川,丑怪的冰碛(q),高踞这一切之上的是高而圆.其状如钟的天空.一个人被夹在高山和湖泊之间,又被近处的山峦团团围住,并在这狭小的田地里生活了十年,那么,这一天他是万万不会遗忘的.在这一天里,他第一次头顶宏大寥廓的天宇,面对无垠的视野.在上山途中,我已经惊讶不已地发现,我在山下早已熟悉的崖坡峭壁竟是如此硕大无比.如今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突然看到这寥廓渗入我的心里,世界竟是如此宏大!我们的整个村落,远在谷底,迷迷蒙蒙,只剩下一个小光斑.从谷底望去以为是紧密相邻的山峰,原来彼此相距许多小时的路程. 我开始预感到,我仅仅眯缝着眼看到了一线天地,还没有把世界看个真切,并且山外有山,或挺立,或倾倒,这可能有大事正在发生,而有关的消息从未传到我们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山镇里来过.同时,我心中有什么像指南针一样的在颤动,以一股不自觉的力量拼命指向那辽阔的远方.如今,当我看到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时,我才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 1.读短文,加标题.(1分) 2.文中第一段“一个人”与“他”指的是_.(1分) 3.带序号的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作者产生的联想?请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2分) 真实景物:_ 联想: _ 4.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情变化.(2分) _ 5.“登上山顶,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惧怕”与“欢呼”两个词矛盾吗?为什么?(2分) _ 6.文章末尾,作者说他“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请你说说,浮云的“美”和“忧伤”指的是什么?(2分) _ 7.你有过登山的感受吗?登上山巅,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请把它写下来吧.(100字左右)(3分)三口语交际(5分)小军的爸爸爱打猎.今天,他又背上了猎枪准备出门,小军想劝阻爸爸.假如你是小军你会怎么劝,请写下来.四快乐作文(30分)题目:哇,他(她)这个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注意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心理活动.字数不少于400字.也可以自拟题目.答案一基础知识(30分)1 看拼音写词语.(8分)勤勉 恩赐 朦胧 魁梧 深奥 埋葬 团聚 凝重2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2分)树冠(gun ) 轮流照看(kn ) 难( nn )民 飞奔(bn )3 形近字组词.(4分)略4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1).不错,你说得很对. ( C )(2).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学校安排各年级错时放学. ( D )(3).这道题你算错了. ( B )(4).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相互交错.( A 5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如果就 无论都(1)( 无论 )困难有多大,我们( 都 )会竭尽全力去克服.(2)( 因为 )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 所以 )他走向了成功.(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虽然 )有了提高,( 但是 )还要注意节约.(4)( 如果 )多读多练,( 就 )会提高作文水平.6.按要求写句子.(8分)(1)科学是动力. (2)(略) (3)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4)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在这里安居乐业.(5)略(6).将“培养”改成“树立”(7)老人叫住了我,说是她打扰了我.(8)我们去看海吧!二.积累运用(10分)1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泰山!”中的 “鼓”的意思是“弹”,“峨峨”的意思是“高”,这句话出自课文 伯牙绝弦 (2分)2请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面对失约的小红,我想对他说:“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面对乱扔纸屑的小明,我想对他说:“_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面对盛开的菊花,我情不自禁地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6分) 3.我心目中的鲁迅:略(2分)三阅读理解(25分)(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2分)1.划去文中错误的字或读音.(3分) 导 kng 冀 yn 篮 chu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2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3.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 ”划出来.(2分)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