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基础知识.doc_第1页
面料基础知识.doc_第2页
面料基础知识.doc_第3页
面料基础知识.doc_第4页
面料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料基础知识面料基础知识 1 关于验布机 验布机的功能 验布机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检验布料的质量问题 也可以用来将布料打卷 也可以用来度量 布疋的长度 验布机的种类 验布机的种类很多 我们常见有普通验布机 主要用于验梭织布 对边验布机 主要用 于验针织布 等 普通验布机的标准要求 台板与水平线的角度为 60 而灯架同台板的的角度应该是 45 验布时上布的注意事项 a 上布的纸筒必须与布料的纬纱全部平行 这样的话 就不会对布料人为地造成纬纱弧 b 上布时要看是什么布 来选择纸筒的质量问题 如果我们验的布是色丁布 那么 我们一定要选择最好 的纸筒 如果是乔其纱或者是一些没有那么硬的布料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差一点的纸筒来卷布 总之 我们卷布应该要遵循一个原则 就是厚一点的布或者是手感较硬的布则要用好的纸筒 因为这一些 布料很易造成布面起折痕 而不能烫 反之 相对较薄和手感较软的布料 我们则可以用差一点的纸筒来卷 因为这一些布料没有那么容易起死痕 而且 这类布料布面的折痕也比较容易烫好 2 布料长度的度量 码表的数量一般为英制码数 英制码数与公制米数有着很大的差别 公制采用的是 10 进制 而英制采用的 是 8 进制 英制一码 1yds 36 1 等于 8 分 因此 我们在写布料的宽度或者长度的时候 只能用 1 8 1 4 3 8 1 2 5 8 3 4 7 8 1 来表示 要不就是更小的长度的话则用 1 16 等来表示 不 可以用小数的方式来表示 中英制长度单位的换算 1yds 码 0 9144mt 米 1mt 米 1 0936yds 码 1 英寸 2 54cm 厘米 3 关于验布报告 写验布报告的目的 将每疋布布面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 以便于以后查看和比较 写验布报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 写验布报告时 卷面一定要整洁 不可涂污 如果有发现在开始写错报告的情况 我们一定要用涂改液 将写错的部分涂改干净 待涂改液干后再写上正确的东西 b 在写验布报告时 我们一定要将布面的情况描写得很详细 很准确 严格按我们写验布附页的要求将布 面的问题描述清楚 不可以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 c 如果有几个人一起看某一种布料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验布报告都要同看原报告的人的报告 包括次点 的名称 位置 大小次计法 相一致 这样 既有一种整体感 又可以给做验布报告的同事一目了然的方便 d 对于验布报告上面的数字上的计算 我们一定要准确 最好的是 我们每算完一张报告 再复查一遍 因为我们的数量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大货布的短码损耗和其它一些方面的问题 e 我们的验布报告上的布办 一定要按组长指定的面来贴 不可以随便贴一个布办就算了事 4 服装的一些基本裁法 a 直纹裁 直纹裁是指纸样的布纹线与衫身的方向完全统一在一条直线上 是最普通的裁法 此种裁法要特别注意经纬向的直通次点 纬向的次点只可避裁 而经向直通的次点 可以在计算机房排唛 架时用特殊手段避开某一位置 即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特别唛架 b 横纹裁 横纹裁是指纸样的布纹线与衫身的方向刚好垂直 此种裁法较少使用 此种裁法要特别注意经向的次点 因为经向的次点影响到较多裁片不可避裁 尤其是直通问题 纬向的次点反而不重要 因为要避裁纬向之次点 最多挪动裁片的一半宽度就可以避掉 c 纵纹裁 纵纹裁是指纸样的布纹线与衫身的方向成 45 或其它角度的一些斜角 此种裁法之款式最具有垂性和立体 感 现在正在被广泛采用 此种裁法经纬向的次点都至关重要 因为斜向的裁片占有的面积很大 一般的次点都很难避裁 有经秘直 通的次点的布料基本上不能用 第二课第二课 关于布料的基本知识关于布料的基本知识 1 布料从织造方法上来分 可分为三大类 a 梭织布 梭织布是由两组成直角的纱线交织而成的 纵向排列的一组纱线称为经纱 横向排列的一组纱线称为纬纱 b 针织布 针织是制造布料的一个工序 最基本的针织原理是把纱线变成线圈 然后把线圈互相穿套 起来 制成针织布 c 无纺布 从纤维直接制成的布料 纤维由粘合剂或其它粘合方法粘在一起 2 梭织布料基本组织的分类 平纹组织 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组织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 特性 具有紧实的结构 它比其它织物更耐穿而且不易脱散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在织物上形成特别的斜线 它有经面斜纹布及纬面斜纹布 同时要分斜左或斜右 特性 结构比较紧密 布比较厚身 较重 布强力比较好 布面比较不易受尘埃粘附 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同斜纹组织相似 但是缎纹组织的纹理不清 它的纹理被有意中断 使表面平滑 及富有光泽 它有经面布及纬面布 特性 基本上是由斜纹变化而成的 其中将斜纹上之纹路打乱而起掩饰作用 布面平滑光亮 紧密丰 满 很适用于一般外衣 尘埃不容易附着 3 梭织真丝布料的分类 a 纱类 10 我们主要用的是乔其纱 10101 10102 10103 柯根纱 10152 b 纺类 11 我们主要用的是电力纺 11216 11218 11160 c 绉类 12 我们主要用的是双绉 12101 12102 12103 重绉 K1873 K1874 双乔绉 12776 12777 d 绸类 13 我们主要用的是双宫绸 13459 绢宫绸 13482 e 缎类 14 我们主要用的是素绉缎 14101 14116 14117 14654 14656 乔其缎 DDF 10658 双宫缎 14462 即农工缎 f 绫类 15 很少用到 g 罗类 特种纱类 16 很少用到 h 葛类 17 很少用到 i 呢类 18 很少用到 j 斜纹绸 19 很少用到 4 其它混纺品种 国际品号在 2 开始以上的布料 5 布料在织造过程中 一些基本次点的成因 a 粗纱 造成粗纱有两个原因 一是纱线不均匀 有一部分粗过正常的纱线的现象 二是在织造时 将本来应该是一条纱的地方织了两条或多条纱进去 b 抽纱 造成抽纱的原因有多种 比如 织造中断纱 成布后人为造成的抽纱等 c 色纱 色纱是在织造时 织入了不同颜色的纱线 或者是织入了不同上色率的纱 无论是深色的布 还是浅色的布都有可能出现色纱 d 油纱 油纱是在织造时 机器上的机油不小心弄污了纱线 导致这种纱在染浅色布的时候 出现油 纱 e 经柳 经柳是经纱在胚布炼白后 有一部分经纱的着色率或丝胶脱率同其它正常的经纱不同 导致 布料看上去有一条经向的条痕 有一些布料在白胚上看不到很明显 而染一些敏感的颜色 如紫色 就会很 明显 f 檔子 档子是布料在纬向上有一条明显的条痕 这种条痕的成因有很多种 它可能是该布料的纬纱 有一条或几条有问题 也可能是该布料在织造的时候 由于机械的原因而导致纬纱有紧有松 还可能是在染色 过程中停机剪办时 由于布料有一段在染液中浸太长时间 出现一条明显深色的痕 g 亮纱 亮纱指的是 布料的一条纱特别地发亮 这种情况的成因是因为这一条纱因为机械的原因而 改变了它的原来的形状 h 棱纱 棱纱指的是在一疋布中 有一条或几条纱出现了明显的方向感 此种棱纱现象 也会出现发 亮的情况 但是棱纱 在用手触摸的时候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是呈现出棱角状的 有刺手的感觉 6 布料厚度的计算 平方米克重折合姆米数 姆米 m m 数 是丝织质量地的主要计量单位 它主要表示的是布料的厚度 姆米数 平方米克重 换算常数 平方米克重 4 3056 用整疋布来计算姆米数算法如下 该布的姆米数 m m 该疋布重量 g 该疋布长度 mt 该疋布门幅 mt 4 3056 同时 在进行布料交易时 主要是用姆米数来定义布料的规格 7 梭织布料的经纬密量法 梭织布料的经纬纱的密度 是用织物密度镜来量度的 密度镜是一块上面刻有一些发散状的射线刻度的长方形玻璃尺 度密度时 将密度尺的一边同布料的经纱 或纬纱平行放置 此时 发散状的射线中将会有四道弧形光线成菱形样散开 此菱形指向发散状射线的刻度的 读数 就是该布的经纱或是纬纱的密度的读数 现在常用的密度尺有两种 一种是以 1 为一个单位来计算的 即是量度出的结果是 1 的密度是多少根纱 而另一种是以 1cm 为单位来计算的 即是量度出的结果是每 1cm 的密度是多少支纱 第三课第三课 染色染色 1 按染色的阶段分 染色的几种染法 a 染纱 染纱是将纱线染好后再进行织布 这种布料叫做色织布 b 染布 将白厂丝织好布后 再将布染成自己需要的颜色 c 成衣染色 将胚布做成成衣后 再将成衣整件染色 2 纱染色 纱染色即纤维染色 纤维染色通常针产生很好的匀染效果 同时也可使染料对纤维有极良好的渗透作用 因此可产生良好 的染色坚牢性能 但是 这种染色程序是最昂贵的一种 因染色速度较低 而在染色过程中 会有 10 15 纤维损耗 因为这种染色法较少用到 我们不作详细的讲解 3 染布 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 因为这种染色法灵活性大 它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而染很多 颜色 后面会作详细的讲解 4 成衣染色 成衣染色也叫做件染 成衣染色是一种经济的染色方法 用于染非度身定造的衣物 例如运动衫 袜和袜裤等 目前的流行 趋势是 棉布裤和棉布恤衫也要以成衣形式进行染色 染色时 适量的成衣放进特别染色机内 搅动液体以进 行染色 这类染色机属桨翼式或旋转鼓式 与一般家庭用洗衣机相似 成衣染色的最大优点是在成衣售出前的短时间内进行 因而可减低时款急速转变带来的风险 但缺点 是可能造成成衣变形 接缝起皱 颜色渗透差以及坚牢度低等 另一方面 成衣的尺码在设计和制造阶段应计 算染色时可能造成的收缩而加以调整 5 特别介绍布染色 布染色一般有三种染缸 a 平缸染色 平缸染色又叫卷染 这种染色法 是用于染一些质地厚实的密织织物 例如 灯蕊绒 帆布 色丁布 绸类等 这种染色法染布时 织物在染机内先平幅卷绕在一根卷布辊上 通过染液后再卷绕到另一根卷布辊上 由于织物卷动时会产生强大的纵向张力 因此这种染色法不宜染色一些对张力敏感的织物 例如 针织织物 有弹力的和轻质织物 卷染机染色时 因为布料是在染缸内平行运行的 因此 卷染机染的布料极易出现中边色差 段色差等 现象 滾筒滾筒 導布輥 開幅器 織物 染液 卷染机 平缸 b 拉缸染色 拉缸染色又叫绳状染色 这种染色法是传统的针织织物染色法 织物成绳状 放进绳状染色机中染色 染色机主要由一个染液槽和一个马达推动轮组成 染色时绞盘旋动 使织物通过染液 所受张力不大 绳状染色是最简单的一种染色法 已染织物能保存 大部分原有的充实感和柔软感 不过 这种染色法已愈来愈少为人采用 原因是生产能力低 人力消耗大 同 时可能使织物产生皱痕和绳状条纹 此外 这种染色法在 100 以上温度和增压的条件下 也不能对合成纤维 织物造成良好的染色效果 織物 分隔網 染 液 絞盤 蒸汽頭 绳状染色机 拉缸 c 日本缸染色 日本缸染色又叫喷射染色 这种染色法与绳状染色 拉缸 近似 织物也是以绳状通过染液槽 但是织物是靠喷射液流带动而非象 绳状染色靠机械带动 因此 已染织物差不多全无绉纹和绳痕 此外 染液的急速循环也产生较佳的均匀染色 效果 在 130 高温和加压条件下 也可进行合成纤维织物染色 近年来 喷射染色机已朝向程序自动化和减低成本的方面发展 目前所有的喷射染色机都装有微电脑 用以控制各个染色参数 例如机速 加热速度 染料和辅助剂的配方以及连续清洗程序等 低液比 低至 1 5 的出现更有助保全染料 水和能源 滾筒 染液 織物 喷射染色机 拉缸 6 布料染色易出现的问题 a 染色不均 染色后的布料 布面上出现一团一团的颜色与其它位置不同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平缸染色和 拉缸染色时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它的成因主要是加染料时的速度太快或者是染缸里的蒸汽不均匀等 b 边色差 这种情况是指布料的两边同布料的门幅的中间有色差 这类现象在平缸染色时较易出现 因为 平缸染色时 布料在染缸里是展开的 平行地运行的 而在拉缸里面就会相对减少这类现象 c 段色差 段色差的成因同染色不均的成因基本相似 同时 段色差的现象 无论是在平缸染色还是在拉 缸染色时都有可能出现 d 灰痕 灰痕是在布料在染色过程中 布面的纤维同染缸内的一些零件进行了一些机械磨擦而产生的 也 有可能是因为布料在拉缸里面染色时 在染液槽里面打扭而造成的 它主要体现在 绸面上出现一条条的发白 的痕 这种痕实际上是绸面上的纤维受到了损坏 e 擦伤痕 布料在染色过程中 绸面在染缸内的零件上发生了一些机械磨擦而产生的 它与灰痕的本质区 别是 灰痕是纤维的表面受伤而出现的发白的现象 而擦伤是布料的表面受到直接撞击而出现的明显的痕迹 f 色渍 布面出现色渍 有几种可能 一是加颜料是时 因为搅拌不均匀 导致有一部分特别深 如果这 些特别深的块附在布面上 就出现一块色渍 二是在染较浅色的同时 旁边一些染深色的缸里面的颜料水因为 某种原因而飞到了浅色布的布面上 出现色渍 三是有一些其它杂物掉落到染缸里 也是一个色渍的成因 g 批裂 布料在染色时 缸液中的拉力剂加得太少 将会导致布料在染色后 受到外界力量的撞击或磨擦 后 布面出现裂纱现象 如果布面出现此类现象 则布料将要要求加拉力剂 但是 如果将拉力剂加得太多的 话 布料的手感将会变得很硬 因此 布料加拉力剂后验布时要特别注意手感 h 色牢度 这是布料染色后的一个专用术语 这个术语指的是布料染色后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 比如日 光照射 人体汗液浸湿 外界物品磨擦等 布料的颜色所所表现出来的掉色程度 这种程度有一个统一的要 求 它是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灰度尺来衡量的 一般情况下 只要不超过灰度尺中 3 4 级就 OK 了 但是 有些 时候 客户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些 同时 在做布料的色牢度测试时 要根据不同的牢度要求来作不同的测试 比如 光牢度要用光照测试器 来测试 汗酸牢度要用人体模仿汗液来作测试 磨擦牢度要用专用的磨擦牢度测试器 i 色痕 色痕是在染色后 布面出现的与其它位置的颜色要深的现象 它可能是因为布料在染缸内的运行 时 有其它一些未清除的杂物从布面上拖过时造成的 也可能是坯布在炼的过程中 布面有一些未炼好的炼痕 这些炼痕也会导致大货布染色后出现色痕 j 色折痕 一些较厚的布料 在染色定型后如果没有及时地卷起来 将会导致上面的布在重力的的作用下 将下面的布料压成一条条的痕 布这种痕在用烫斗烫平后 布面仍然有一条明显的色痕 k 纱弧 布料的纱弧现象 在炼坯的时候 可能会产生此现象 在布料染色的时候 也有可能会产生此现 象 纱弧是指布料的纬纱本应该同布料的经纱呈垂直状态 但是有一些布料出现经纬纱不垂直的现象 纱弧分 两种情况 一种是布料的纬纱不直 出现 弓 形 这种情况叫弓弧 而另一种情况是纬纱是直的 只是同经 纱不垂直 此种情况叫纬斜 如果布料上出现此两种情况 将会对布料在生产过程中带来很大的困难 l 起泡 布面起泡 主要是由于布料采用的纱在染色受热的情况下 收缩率不同 而产生此类现象 它主 要表现在布面上的经向上时紧时松 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此类现象 一定要将布料再次定型 达到布面平整 的效果 m 松版印 松版印即是布面染色后布面出现横向水波状的纹 此种痕是因为布料在染色时 布料卷起来受 到高温蒸汽的长时间的卷压 布面就会出现水波状的痕 此类痕在一般情况下 暴露在空气较长时间 或者是 用烫斗打蒸汽后会自动消失 n 洗水痕 染色烘干的布料 可能会出现洗水痕 因为染色烘干的布料 没有过烫布机 布面将会保持在 染缸里面的状态 如果烘干的话 这类痕将会更加明显 洗水痕一般都不能再返修 第四课第四课 布料印花布料印花 1 印花 也就是织物的局部染色 从而在织物上钱上单色或多色的图案 2 涂料用于织物印花的优点 a 经济合算 b 适合于各类纤维及混纺 c 颜色比较多 d 适合用于拔染印花及防染印花 3 用于印花上的颜料 颜料类型适用纤维 活性棉及植物性纤维 羊毛及其它动物性纤维等 酸性羊毛 其它动物性纤维 分散涤纶 醋酸 碱性人造毛 4 印花的一般工序 a 染色 b 准备印花浆 c 印花 d 干燥 e 固色 f 冲洗 5 印花浆的合成成分 a 染料或涂料 b 稠厚剂 是使印花浆粘度合适 c 化学剂 使染料固定在纤维内或增强纤维所能吸收的染料 d 水 使化学剂功染料溶解 6 印花的方法 a 辊筒印花 b 圆网印花 c 平网印花 d 喷墨式印花 e 转移印花 6 A 辊筒印花 为全自动高产量的印花方法 利用雕刻铜造辊筒进行 每一个颜色需一个辊筒 用照相雕刻法 以化学剂把铜辊筒表面腐蚀 较适宜于印条子花纹布 辊筒印花的局限 印花图案颇受限制 印在织物上的颜色较暗淡 装配辊筒印花机需时很长 产生次货的机会比较高 不适宜于针织布 6 B 平网印花 又称丝网印花 把丝绸放于木架或金属架上拉紧 利用光化作用把图案转移到网板上 一个网板只能印一个颜色 印花时以橡胶刮浆板把印花浆从网板的一端刮到另一端 平网印花可用以人工至全自动等多种方法进行 平网印花的优点 与辊筒印花相比 可以印制出更鲜艳和色纯度高的颜色 设计上不受限制 图案跨距不受限制 手工印花和行车印花可印制的颜色数量并无限制 全自动可印多至二十种颜色 可以印制 出十分清晰的花纹 平网印花十分适合于小量生产独特而优雅的图案 6 C 圆网印花 采用无缝圆柱形镍片网版 是结合辊筒印花和平网印花的优点 基本操作方法与全自动平网印花机方法相似 圆网印花的优点 颜色与平网印花不相伯仲 可印多种图案 包括连续的垂直或横向条子 生产量比平网高 不需要那么多熟练工人来操作 成本较滚筒低 圆网印花的局限 成本较平网印花高 而操作速度较平网印花要高 印制小量织物并不划算 印制细密而复杂的线条不及平网 图案跨距受到圆周的限制 7 印花的方式 A 直接印花 B 拔染印花 C 防染印花 7 A 直接印花 直接把图案印于织物上 7 B 拔染印花 原理是利用某些染料可以被子化学吕部分或完全去除的特性 印花效果同防染印花大同小异 通常用于深色的底色上印上浅色的织物线条 7 C 防染印花 是把未染色的织物印上防染剂 然后染色 防染的原理是采用防止染料上染作用色的物质作为防染剂 织物上印有防 染剂的部分 在染色的过程中便不能着色 形成无色的图案 腊是最常用的防染剂 8 常见的印花织物疵点 A 拖浆 干燥前 印花花纹的颜色染污其它未印花的部位 留下与花纹图案 相似的颜色痕迹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印花色渍 B 溅色 色浆误溅在织物上面 形成色点 C 刀疵 在辊筒印花过程中 用于刮浆的刮刀在织物上造成的纵向的白色或 有色的波纹 D 模糊花纹 花纹轮廓模糊不清 E 印花错误 颜色或花纹有错漏或错位 F 对花错误 花纹或颜色排列错误 G 停机疵点 由于印花机间歇停动在织物上造成的颜色条纹 H 印花露白 印花后的布料 在印花过程中 因为机械的原因而造成印花后 花形上有一部分没有上色 或者是布面上有一些粒头 印花后这些粒头掉落 布造成在原来的粒头的位置出现 一粒白色的疵点 I 印花化开 这种情况指的是 布料印好花以后 花纹的边缘应该是光滑圆润的 而化开即是指的花纹的 边缘不光滑 像是长出了一些毛毛一样 J 花色深浅 这种情况指的是 在一疋布上 同一个花位的花的颜色应该是同一样深浅 而有一些情况却 相反 在同一疋布的同一个花位上 花色有深有浅 导致成品车在一起的时候 出现色差现象 K 循环花长短不一致 在印花的过程中 由于机械的原因 而导致花印好后 同一个循环花在不同的位置 长短不一致 这种情况 如果是在做成衣的时候 客人要求对花的话 将会有很大的困难 L 印花不对称 有一些呈左右或上下对称的印花图案 由于在印制过程中出现失误 导致印好花以后 花 不能对称 如果客人要求在做大货时对花的话 将会有很大的困难 第五课第五课 直通次点的描述和处理直通次点的描述和处理 1 直通次点 直通次点反指的是 在一疋布料的经向方向上 有一条或一幅连续出现或者有规律出现地断续出现的布次 问题 我们在对布料有直通布次问题进行描述的时候 一定要将直通次点的直通状况进行描述 如 该布次是 连续出现 即直通 还是断续出现 即断续直通 2 对直通次点进行描述须具备的条件 对于直通次点的描述 必须具备到布边的距离 量度到布边的距离必须以可用布封为准 该次点直通的 长度 该次点的明显程度 该次点的名称和该次点的直通状况五个要素 描述的格式如下 到布边的距离 该次点直通的长度 该次点的明显程度 该次点的名称 该次点的直通状况 3 对于正常布料 在有直通次点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做以下的一些步骤 A 如果布面只有一条直通的布次问题 则在量度距布边的尺寸的时候 由距离布边较近的一边开始量起 例如 一疋布的可用布封为 43 有一条从布头直通到布尾的明显经柳 距一边约 12 5 距另一边约 32 5 则我们在写该疋布的直通问题的时候 要写 布边入 12 5 布头至布尾 有一条明显经柳直通 B 如果布面的某一个范围内均有一些布次问题直通 则在量距布边的尺寸的时候 由距布边较近的一边开 始量至该范围的另一边 并记录下来 再量至该范围的另一边 然后再记录下来 例如 一疋布的可用布封为 43 从布头至布尾 布面有一条 4 宽的范围内明显色渍多 此范围距布边较近的距离为 5 而较远的距离为 9 则我们在写该疋布的直通问题的时候 要写 布边入 5 9 范围内 从布头至布尾 布面明显色渍多 C 对于一些没有整疋直通的布次问题 我们要明确地写出其在布面上的具体码数 例如 某一疋布的布面 距布边 5 的位置 从 20YDS 30YDS 有一条明显抽纱直通 则在写该疋布的直通问题的时候 要写 布边入 5 从 20YDS 30YDS 布面有一条明显抽纱直通 4 对于单向的布料 直通次点的处理方法 对于单向的布料 如呈单向的印花布或提花布 丝绒布 爪毛布或磨毛布等 在量布面的直通次点的时候 我们要在该布的方向 花向或毛向 向上的情况下进行度量 量的时候 要从布的左边开始量起 例如 某一 疋呈单向花的布料 可用布封为 43 在花向向上的情况下 距布的左边布边 33 距右边布边 10 的位置有一 条明显抽纱从布头直通到布尾 则我们在写该疋布的直通问题的时候 要写 花向向上 左边入 33 从布头 到布尾 布面有条明显抽纱直通 5 双向或无花向的布料 对于双向或无花向的布料 我们在描述布面的直通布次问题的时候 则可按一般的正常布料的描述方法来 进行描述 6 组花布 对于组花布 如果布面有一些直通的布次问题 则必须以该布的花向 严格按印花布的直通次点描述方法 来进行描述 7 对于布面有规律性间断直通的布次问题 对于部分布面有规律地间断性直通次点的布料 我们必须写上每隔多少尺寸有间断性直通的次点 例如 某布料在边入 5 的位置 从布头至布尾 每隔 24 都有一个印花色渍出现 那么 我们在写该疋布的附页的时 候 要写 布边入 5 从布头至布尾 每隔 24 布面都有一个印花色渍出现 8 有直通次点的布料 验完布的处理 所有有直通次点的布料 我们在验布的时候 必须在该直通次点的准确位置上 在该次点的起 中 止三 个位置上贴上验布的贴纸 以标明位置 9 有直通次点的布料的放置 所有有直通次点或频密次点的布料 我们必须在该疋布的布卡上注明布面的直通或频密次点的情况 并在 装布胶袋的两头写上该疋布的疋号 另外放开一边 10 关于直通情况的描述 直通或频密次点的明显程度分以下几种 轻微 普通 明显 严重 布面次点的多少情况分以下几种 少许 较多 多 频密 11 对于布面的次点情况 我们在写验布报告的时候 必须十分准确地进行定义和描述 第六课第六课 几种特殊的布料几种特殊的布料 1 丝绒布 丝绒布是一种特殊的植毛布料 又叫乔其立绒 品号为 65111 丝绒布之底布一般是一种真丝的乔其纱 然后在底布上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