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1页
童年期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2页
童年期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3页
童年期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4页
童年期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赵雅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2年心理咨询经验 E mail 268617zhaoya QQ 2450480521 静远 Tel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基础理论课程 2015 01 1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是指6 7岁 12 13岁的儿童 属于小学阶段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一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二 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三 小学儿童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四 学会学习 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五 学习促进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3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 记忆的发展二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4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 记忆的发展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 复述策略 有意识地重复 朗诵要记忆的信息组织策略 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 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系统化策略 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本体系关系整理 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巧妙加工策略 运用联想 谐音 拆分 重组等方式使原本没有意义练习的信息便于记忆 5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二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基本特征在于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一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1 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依托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 从具体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质变3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9 10岁 即小学中年级 6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二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二 思维形式的发展1 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外部感性特征本质属性 1 直观形象水平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2 形象抽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 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3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属性或特征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 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 7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二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二 思维形式的发展2 语词概念的发展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陈出新的判断3 推理能力的发展 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 1 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运用概念对感知事实做简单演绎推理 对用言语表述的事实进行演绎推理 根据大 小前提自觉运用演绎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 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基本都能完成简单的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3 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 存在年龄段差异 中年级到高年级发展速度快于低年级到中年级 类比推理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8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二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三 新的思维结构形成1 掌握守恒把握事物本质不变性6 8岁数概念和长度守恒 7 9岁液体和物质守恒 8 10岁面积 重量守恒 11 12岁容积守恒 2 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形式有三种方式 恒等性 可逆推理 两维互补推理 9 10 长度守恒 6 8岁 基本原理 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 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ABB问儿童 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 或 A更长 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 11 12 重量守恒 9 10岁 基本原理 不管形状如何改变 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两块叠在一起B两块分放两边问儿童 两堆东西是一样重 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 13 基本原理 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 质量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与B一样大小B球变了ABAB问儿童 两个球是一样大 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物质守恒 7 9岁 14 基本原理 不管橡皮泥的分布形状怎样改变 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B问儿童 两张图的表面积是一样大 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面积守恒 8 9岁 15 基本原理 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 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两颗球放入杯中 杯中水的数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 儿童看到水平面准备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BAB问儿童 若将B放入杯子中 水平面会高出A杯 一样高 低于A杯 高一些 或 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 体积守恒 11 12岁 16 思维运算以某种守恒为前提 而守恒性又以思维活动的可逆性 补偿关系的认知为基础 思维运算守恒思维活动的可逆性 补偿关系的认知 17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二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四 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李文馥三山实验结果 8岁组处于脱自我中心的转折时段 特殊的自我中心式表述9岁以后基本摆脱自我中心 18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二 道德发展三 童年期同伴交往四 友谊的发展五 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六 儿童人际交往的变化趋势 19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在儿童与环境交往中形成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自我评价的特点1 自我评价的方面 身体 行为 学业 运动 人际等2 社会支持对儿童自我评价起重要作用父母 同伴3 自我价值感与情感密切联系自爱 乐观自厌 沮丧4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 同伴交往 自信心等有密切关系 20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 自我控制能力1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罗滕伯格 延迟满足实验 抑制欲望的及时满足 学会等待 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 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2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影响 21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二 道德发展 一 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 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道德判断的 对偶故事 三 道德行为的发展 22 皮亚杰研究了4 12岁儿童的道德概念 研究方法 说故事 提供两难问题让孩子判断 打破杯子 不小心打破一打杯子的孩子和因为偷糖果吃而打破一个杯子的孩子 哪个孩子过失大 实验结论 儿童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 道德的他律阶段和道德的自律阶段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3 他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前道德阶段 4 5岁 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 他律道德阶段 4 5岁 8 9岁 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1 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 不能改 必须严格执行 2 对行为的评定 只重物质后果 不考虑动机 3 自律道德阶段 8 9岁以后 受已内化了的道德标准 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 支配 1 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 可以改变 2 判断行为时既重后果 也重动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4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25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二 道德发展 三 道德行为的发展1 亲社会行为对他人 社会有益的积极行为趋向 分享 合作 帮助 救助 动机 期待获得奖赏的有益行为 希望得到社会和权威赞赏的利他行为 减轻个人内部消极状态的行为 需要具备的条件 1 道德动机发展 服从 服从成人 自觉道德 具体事物给予 社会需要 2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3 具备助人的能力2 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 伤害或破坏性的行为 身体侵犯言语攻击 侵犯他人权利 基本要素 伤害欺负 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特征 力量不均 重复发生 类型 身体欺负 言语欺负 简介欺负 行为发展特点 岁年级升高而下降 言语欺负多 身体次之 间接少 男生 身体 女生 言语 欺负行为可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 26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三 童年期同伴交往 一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1 是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2 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3 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4 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1 受欢迎的儿童 2 不受欢迎的儿童 3 受忽视的儿童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 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27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四 友谊的发展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 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一 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学习上的互相帮助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 情感上的共鸣 提供解决问题的了力量 增加快乐和兴趣 二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第一阶段 约3 5岁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二阶段 约6 9岁 单向帮助关系第三阶段 约9 12岁 双向帮助关系第四阶段 约12岁以后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三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其一 相互接近 其二 行为 品质 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其三 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其四 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28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五 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进入小学以后 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 第一 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第二 父母对儿童教养关注重点转移 由发脾气 打架等到学习 做家务 同伴交往等 第三 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父母对儿童控制的三种阶段模式 6岁以前父母控制 6 12岁共同控制 12岁以上儿童自我控制 二 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父母与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共同调节的意义 三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等 29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六 儿童人际交往的变化趋势如P255图3 16父母同伴教师 30 附 学习障碍诊断 精细动作差 不善于手工和美术仿绘能力差动作不协调 如不会跳绳经常将左右偏旁颠倒经常将数字写反常将加号看成是减号经常忘记计算中进位 竖式计算困难经常抄错东西读书时经常串行 31 写字慢 需要看一下 写一下经常搞混形近字经常看漏题爱说不爱写执笔姿势不正握笔时手指发紧 僵硬写字间架结构不对称 歪扭难看 32 一 学习障碍具体表现 一 书写问题 小马虎 型1 视知觉落后 视而不见 精细动作差 手工 美术 画画2 仿绘能力差3 动作不协调 不会跳绳 平衡能力差4 视追踪能力差 大脑对眼肌调节有问题 左右偏旁颠倒 数字写反 字母经常搞混 bd pq ft 竖式计算困难 写字慢 混形近字 看漏题 不是态度问题 与小家庭 都市生活有关 弹玻璃球 打弹弓 踢键子 丢沙包 进行视动统合 手眼协调测验 33 视动综合 手眼协调对精细动作训练有帮助 1 练习剪纸 手工 画画 比着画 毛笔字 2 经常参加手眼协调的体育活动 篮球接球 拍球 跨拍 跳绳 接飞盘 羽毛球 网球让抓 单 双扛3 练习视觉记忆 市场 抄写时看五个字 挡上 让记 4 练眼动 游泳练大肌肉 身体协调 跑步 户外活动多了 孩子身心愉快 大脑会比较兴奋 学习效率会高 34 二 阅读障碍 英文多 看上去聪明 记字困难 学过的字不会读 不会写 尤其不会写 拼音困难 不熟练 阅读速度慢 不能快速读 一个字一个字读 听觉记忆 语音记忆困难 知觉困难 正 倒背数字困难 三心二意反着说 35 阅读理解能力差 解码差 不爱朗读 不出声 同音 形近字 字形没有记好 看声旁读字 3 严重阅读困难 比书写影响更大 低年级学习阅读 高年级通过阅读来学习 36 原因 与基因有关 右脑强于左脑 偏好加工图形 高一读漫画 不喜欢看字 易累 思维创造性好 空间 几何好 但语音不好 左右脑髓不平衡 与人类进化有关 偏好语音加工 口语表达困难的人少 捆绑加工有问题 音 形等连接出现问题 37 如何矫正 家长先做诊断 识字量测验 阅读理解测验 朗读测验 听语音训练 听故事后提问 绕口令记住并复述 训练连续语音加工能力抄写时要出声 形声联系起来要朗读而非默读 38 建立字的结构意识 汉字表意多重感觉通道 视觉以外的记忆训练阅读触觉记忆好过摸不忘擅长大字书写分享阅读 读 读 再读 39 三 数学障碍 非言语学习障碍 左右脑不协调 交往能力差 右脑更影响交际能折不能装 机械记忆能力差 迁移能力差 喜旧厌新 言语与空间转换出现问题了练习画图应用问题 拆开了揉碎了补课 就低不就高训练计划性 40 四 注意力缺损的表现 在完成学校作业或其他任务时 经常不能密切注意细节 或者经常犯粗心的错误 在游戏和完成任务时 难以集中注意力 经常不听或不理睬别人对他的讲话 难以遵守其他人的指令 或者不能完成学校的作业 值日等琐碎的任务 不是由于无法理解指令和反抗心理 经常难以对任务和活动进行组织 在要求付出心理努力的学校课业和家庭作业方面 经常难以投入 经常在家中或学校丢失与学习有关物品 易被当前无关的刺激所分心 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丢三落四 41 在座位上经常手脚动个不停 在被要求坐好的场合或上课时经常离开座位 不合时宜地乱跑乱攀 到了青春期后 可只表现为主观感觉上烦躁不安 在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以安静地参加或投入 常处于活跃状态 身体内像 装了马达一样 经常话很多 当所提问题没说完时就开始抢先回答 轮流时 经常难以等待 经常打断或打扰他人 例如 贸然打岔他人的谈话或闯入游戏中 42 注意力缺损 注意障碍表现 分心不是孩子的错注意时间短 枯燥任务注意力不集中 被动注意力明显 抗干扰能力差 注意力不能适应任务要求多动 伴随着多余动作 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不兴奋的状态冲动 接话 不能等待 轮流 不会用语言交往 与比他小的孩子玩 幼稚唤醒不足 不能连续 没有时间感 不着急角色管理失控 不会角色扮演 在家里和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