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子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分析.doc_第1页
78例子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分析.doc_第2页
78例子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分析.doc_第3页
78例子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8例子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分析【摘要】目的分析78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直肠损伤的临床资料。方法对78例病人采用60Co高剂量率腔内后装照射加60Co或8MVX直线加速器全盆腔照射加盆腔四野照射。结果发生直肠反应38例,占35.89%,发生放射性直肠炎12例,占15.38%。根据体外放疗单次剂量的不同及照射总剂量不同进行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70岁4例。临床分期:按FIGO(1995)最新修订的国际临床分期标准3,期59例,期19例。病理类型:腺癌2例,占2.56%,鳞癌76例,占97.44%。治疗方案:采用60Co高剂量率腔内后装照射加60Co或8MVX直线加速器全盆腔照射加盆腔四野照射,体外照射采用60Co r射线或8MVX射线,射野全盆腔上界腰45椎体水平,下界闭孔下缘(如阴道下段侵犯适当下扩),外界股骨头1/3以内,盆腔四野照射野为全盆中挡铅4cm,盆腔中心总剂量DT 2430Gy,每天每次DM 2.53.3Gy,每周5次。腔内放疗运用60Co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机,每周1次,A点剂量60Gy/次,子宫与阴道剂量11,同时进行A点总剂量3042Gy,盆腔四野照射,每周4次,每次DM 2.53.3Gy,子宫旁总剂量4555Gy。1.2 放射性直肠损伤的诊断依据3 近期直肠反应:发生在治疗中或治疗后3个月内,表现为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粘液便。远期直肠反应:多发生在放疗后3个月以后,轻度为少量血便,中度为反复出现大量血便及粘液便,伴里急后重,重度发展为溃疡、梗阻、穿孔,需手术治疗。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 结果 78例患者中28例(35.89%)有放射性直肠反应,12例(15.38)%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直肠反应均发生在放疗后2周3个月。3 讨论 子宫颈癌放疗的并发症常以直肠损伤为代表。其发生率与总吸收量成正比。针对本组78例患者的治疗,作者认为可能影响的因素有:时间—剂量类型:晚反应组比早反应组对分次剂量的变化更敏感。本组每次A总剂量6Gy(每周1次),并发症发生率不增高,但在体外照射中单次剂量照射:每日每次DM=250Gy与DM300Gy相比,前者40例有7例(17.50%)出现直肠反应,而后者30例中有15例(50.0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8.40,P0.01)。照射总剂量:本组12例放射性直肠炎病人总剂量均≥50Gy,提示照射总剂量是导致放射性直肠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否辅助化疗:本组12例放射性直肠炎中,有4例行辅助化疗,化疗方法为PVB、CPB。可能与化疗降低了直肠粘膜对放疗的抵抗有关。 此外,阴道窄小,腔内放射源位置不当,以及合并盆腔炎、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结核等均可加重放射性直肠损伤3。由于子宫颈癌不可避免要照射盆腔,累及直肠,所以在提高局部病灶剂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直肠的受照射量,可采用超分割、多野照射及适形放疗等新技术,配合化疗,应避免使用损伤直肠粘膜药物,保证放疗顺利进行,完成宫颈癌的根治性放疗。【参考文献】 1谷铣之,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669.2Pettersson F.Anual repot on the results of treatiment in gynecolonical cancer J.Stockhdm,1991,21:32-3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