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威六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高二政治(文)试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回答13题。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3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 d.人人都有智慧“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和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回答45题:4上述论断说明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回答78题:7“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 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a. b. c. d.8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按图索骥 画饼充饥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a.b. c. d.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回答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0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1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相似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回答1314题:13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实践性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新民主主义文化 b.毛泽东思想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5“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时有时无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a、 b、 c、 d、16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意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17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唯心主义的态度 客观的看待事物 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a. b. c. d.18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a. b. c.d.19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20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21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22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a. b. c. d.23一个手工者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 b c d24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252009年1月26日(大年初一),部分地区出现奇妙天象-日环食,中国南方地区可看到日偏食。下次想在春节观看日食,就要再等38年。之所以会发生日环食,是因为今年1月26日15时55分(朔),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而发生日食;又因为当天月球距离地球较远,而太阳距离地球较近,月球的视圆面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因而发生日环食。这个事例表明: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静止是暂时的,绝对的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a b c d26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观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27下列各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水往低处流 摩擦生热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交通规则 价值规律 a b c d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局部”“有时”“零星”等词汇将逐渐被请出气象预报业务,天气预报将加强在时间精度、空间精度和量级精度上的准确性。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目前北京市已经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据此回答2829题。28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表明人们( )a对天气变化的规律认识越来越准确 b已经能控制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d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预测事物的未来29甲说: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人工影响天气,将来必定能够“天随人意”。乙说:无论到什么时候也实现不了“天随人意”。两者的共同点是( )a、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割裂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d、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0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简答题:(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其方法论是什么?(4分)(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6分)32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6分)(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6分)33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二: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2分)高二政治(文)答案2019.91-5:babcd 6-10:baabb 11-15:bbcbb16-20:caacd 21-25:dbbad 26-30:bdacc31. (10分)(1)(4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方法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 (6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32.(18分) (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2分)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6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种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概括和总结。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6分)33.(12分)规律具有客观性、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蚌埠四校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枣庄市十六中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江西省宜春九中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黑龙江省黑河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绍兴市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常德市示范初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市房山区房山实验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2025版)
- 国家安全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快消品销售数据分析与市场预测
- 第二单元+《时代乐章-线与色的造型》大单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 解析卷-海南省万宁市7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单元测评试题
- JJF(石化)063-2023汽油辛烷值机(研究法)校准规范
- 奥密克戎防疫培训
- 社区体育考试题及答案
- UHPC裂缝控制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上册)
- 思政课爱国主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