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雪.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雪.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雪.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雪.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江二中“435”幸福课堂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课 题:28 湖心亭看雪 主 备:吴志强 时间: 2015.5.9审 核: 备课组:八年级语文组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2.通过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3.沉潜涵泳,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一、快乐起航 (一)导入新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美景。 (二)作者简介。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家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自主研读 流程 学法指导 随堂笔记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认真阅读全文,圈画出生字新词。(二)复习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 (3) 关键字词的解释 可通过看注释、查资料等方法解决。(四)翻译句子的技巧:1第一步是划词,看一句话有几个词组成的;第二步是逐词解释;第三步是将翻译的词组成句子;第四步是对句子(尤其是特殊句式)进行留、补、删、调、换的疏通理顺工作。(五)大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内容:自研字词句 准确理解翻译 教师预设:(1) 下列加点字该怎么读?拏一小船( ) 毳衣炉火( ) 雾凇沆砀( ) 余舟一芥( ) (2) 下列句子节奏如何划分?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拏一小舟。(3) 下列黑体字该怎么理解?俱绝( ) 更定 ( ) 拏 ( ) 大喜( ) 焉得( ) 喃喃( )(四)一词多义一小船( ) 更有此人( ) 上下一白( ) 更有痴似相公者( )是日更定( )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五)下列句子如何翻译?试译全文。 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合作探究(1) 对学: 1. 组内对子互查自主学习完成的随堂笔记。 2. 对子交流自主学习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 (二)探究学习。 探究点 学法指导 随堂笔记 赏 读课文 探讨主旨 (一)解答此题,先翻译文言语句,然后发挥想象,让语言连贯,优美。(二)本文的文眼是“痴”,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或湖中人痴的语句,然后结合全文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痴的双重含义,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内容:精读课文 体悟中心 教师预设:(一) 设疑激趣:齐读湖心亭雪景的句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作者描绘的画面用你的神来之笔描述出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 研读探究:1、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3、 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4、 怎样理解作者的“痴”?本文借西湖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与柳宗元在江雪中表达的情怀是否相同?学生自设: 四、展示提升同学们:现在已进入展示环节,请你或你们小组选择最精彩、最得益、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展示,老师坚信:你一定会获得阵阵掌声!展示准备:1.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2.预展: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派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小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教师预设:展示单元一:质疑对抗策略:学生根据自主研读、合作探究中的疑问,互相质疑、彼此对抗、取长补短、竞争学习,教师适时引导、点播、总结。展示单元二:古文鉴赏建议:现场模仿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出必答题进行趣味语文活动,解释文中字词、翻译重点语句、分析课文内容。1.将你组认为重要的字词、语句以出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考察其他组。2.计划七个组参加,两个组上台PK,其他组展示题目并做好点评准备。 3.安排一位主持人和一名计时员(以十秒为限)。 教师梳理巩固。五、幸福达标1.湖心亭看雪的作者 、 (朝代)的文学家。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芥 雾凇沆砀 喃喃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全,都) B雾凇沆砀(水汽)C舟一芥 (小草) D是金陵人,客此(客人)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A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C第二段采用白描手法,巧妙运用量词“痕”、“点”“芥”、“粒”,从侧面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 D第三段写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