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ppt_第1页
《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ppt_第2页
《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ppt_第3页
《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ppt_第4页
《世界地理》 两极地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两极地区 本章概览两极地区指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 两极地区是目前人类活动最少 人们认识也最少的地区 随着世界各国对两极地区新一轮考察的展开 两极地区已成为今后各类考试的热点之一 主要知识内容是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 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等 目标定位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考点演练 读图训练 目标定位 1 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 2 认识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现状及其意义 3 两极地理自然环境形成的原因分析 基础整合 南极圈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酷寒 干燥 烈风 纬度高 海拔高 高压中心 冰层反射阳光 1 位置 位于地球最南端 几乎全在内 四周被 包围 2 面积 约1400万平方千米 世界第五大洲 3 位置重要性 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唯一中间基地 煤 铁 企鹅 11月 3月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北极圈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北大西洋暖流 黄河站 要点突破 一 南北两极地理特性比较 例1 下图为极地俯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 百帕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四图中能表示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的是 A a bB a dC b cD c d 2 同是极地 北极气压比南极低 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 A 纬度低 获得太阳辐射多B 海洋环境 海水的运动从低纬带来热量多C 地势低 大气密度大D 海水比热容大 温度变化小 解析 第 1 题 由四幅图中的海陆轮廓知 a图和c图表示北极地区 b图和d图表示南极地区 在7月份 北极地区气温较高 其气压变化应较小 等压距较小 可知c表示7月份 而南极地区7月份为冬季 气压高 且气压变化强烈 等压距较大 b应表示7月份南极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第 2 题 北极冬夏季海平面气压都比南极低 说明北极比南极气温高 纬度相同 主要是下垫面差异造成的 答案为 1 C 2 B 提升训练1 2016成都零诊 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国家海洋局宣布 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读图 回答 1 3 题 1 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南方向 2 图中 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A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B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C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D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3 北极地区较南极地区 A 气温更低B 降水更多C 风速更大D 纬度更高 解析 第 1 题 泰山站位于长城站顺地球自转的前方 即偏东方向 距离南极点更近 即偏南方向 综合二者 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第 2 题 根据经纬网分布 南极半岛等定位参考可知 图中 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第 3 题 和南极地区相比 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 受暖流影响更大 海拔较低 冰雪对大气反射作用较小等 温度较南极地区高 降水略多 风速略小 答案 1 C 2 A 3 B 二 极地资源及科学考察 1 自然资源 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 大仓库 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 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 冰川 地质 海洋 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 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南极地区有蕴藏量丰富的矿物资源 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220多种 包括煤 铁 铜 铅锌 铝 金 银 石墨 金刚石和石油等 还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钍 钚和铀等稀有矿藏 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如科拉半岛的世界级大铁矿 除铁矿外 北极还拥有大量其他矿产资源 如铜镍钚复合矿 贵金属 如金 金刚石等矿产 2 科学考察 从20世纪20年代起 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 很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和科学家到南极考察 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 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与南极地区一样 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 天然气 煤 铁等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和开发 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 特别提示南极洲的计时方法理论上 南极点是所有经线的交会点 因此南极洲包含了地球上的全部时区 而南极点本身只有明确的纬度 没有明确的经度 则既无地方时 也无区时 那么在南极洲 南极点的标准时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确定呢 第一 南极洲外围 边缘地区可根据其经度位置采用相应的理论区时 第二 对南极点及其附近地区不用分标准时区 而是人为规定某个时区作为这里共同使用的标准时 一般采用新西兰所在时区 东十二 的区时 例2 2016汕头二模 根据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极周边区域图 图 及冰岛图 图 材料二北冰洋航线是连接北半球中高纬度国家的捷径 但由于北极地区的严寒与冰冻 加之城市 港口稀少 一些重要航线不得不避开北冰洋海域 绕道 而行 如今 全球气候变暖 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 北极航线 逐渐显露真容 材料三北半球 寒极 奥伊米亚康周边地区地形图 图 及奥伊米亚康气候资料 图 1 A港能成为北极圈内唯一的终年不冻港 主要是因为受影响 若从A城乘飞机去B城 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再向飞行 2 从水系角度看 冰岛的河流具有 特征 3 冰岛岛内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4 奥伊米亚康夏季气温特点是 简要分析其成为北半球 寒极 的原因 5 北冰洋航线开通后 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解析 第 1 题 A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水温较高 A B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最短距离过北极点 第 2 题 水系特征从河流长短 支流多少及形状方面描述 第 3 题 冰岛位于板块边界而地热资源丰富 另外海岛具有水能优势 地处西风带具有风能优势 第 4 题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 纬度 地形地势 海陆位置 洋流等 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 5 题 结合北极地理特征分析即可 答案 1 北大西洋暖流 暖流 北 正北 南 正南 2 河流短小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分布 3 地热能风能水能 4 短促凉爽 温暖 纬度高 冬季太阳辐射弱 日照 白昼 时间短 地势较高 气温低 深居内陆 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 大陆冷高压控制 受地形影响 极地寒冷气流易从北部侵入 造成极端寒冷天气 5 低温严寒 易造成航道封冻 浮冰多 给船舶航行带来安全隐患 大风天气多 风浪大 航线沿途港口稀少 补给困难 思维深化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相对方向的判断 1 辨别两者的南北方向 首先确定南北极 若图中没有标出南北极 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则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则此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根据图中东经西经以及经度数值进行判断 基本方法是 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 西经度减小的规律 画出顺 逆 时针方向箭头 从而判断南北极点 在判断出南北极点后 读出两点的纬度数值 确定出两点的南北方向 2 辨别两者的东西方向 由于东西方向为相对位置 确定要以两点间的劣弧为准 即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 在判断时首先要确定两者之间的劣弧 然后沿劣弧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箭头所指方向即为东 箭尾所指方向即为西 3 最后根据东西和南北的相对方向 判断出两点的相对方向 提升训练2 环境学家认为 随着全球变暖 北冰洋冰层融化 西北航道 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变成真正的 通航大道 读 西北航道 示意图 回答问题 1 西北航道 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 分析开辟该航道可能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2 你是否赞成开辟西北航道 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 1 题 西北航道主要穿越北极地区 自然障碍包括地形 水面下的海底地形 气候 纬度高而寒冷 水文 北冰洋的冰山及浮冰 等方面 第 2 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气候恶劣 寒冷 航道解冻时大块浮冰和冰山对船舶航行产生威胁 海面下 水情复杂 海底地形对探寻航道有潜在威胁 2 赞成 因为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捷径 节省时间和运费 航运效率高 促进欧亚之间的贸易往来 利于北极地区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促进沿岸地区经济发展 不赞成 西北航道即便开通 也是季节性通航 西北航道开通 会干扰当地自然环境 加剧海冰的融化 对全球气候产生进一步影响 会带来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加速资源枯竭 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减少生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平衡 且不可逆转 由于航道险峻 航行对船舶和航行技术要求高 增加危险和航行成本 引起主权之争 给当地地区安全带来威胁 读图训练 1 读 南极大陆及周围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图 填写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大洲 大洋 岛屿和海峡的名称 大洋 A B C 大洲 D F G 岛屿 E 海峡 H 2 南极大陆周边地区终年盛行强劲的极地东风 其运动方向是 答案 1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洋洲南美洲非洲新西兰南岛德雷克海峡 2 从东南向西北 2 读 北极地区图 已知B处是高压区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洋流名称并用箭头表示流向 2 写出地理事物名称 海 河流 城市 3 写出A至B的航空线的飞机方向 4 此时 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北印度洋的盛行风是 洋流从向流 答案 1 拉布拉多寒流 箭头向上 北大西洋暖流 箭头向下 千岛寒流 箭头向右下 阿拉斯加暖流 箭头向右下 2 挪威海鄂霍次克海叶尼塞河莫斯科 3 先向西北 再向西南 4 温和多雨东北季风东西 考点演练 考点分布表 一 单项选择题下面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 读图 回答1 3题 1 南极地区多大风 a图中甲 乙两地比较 A 甲地风力强 吹东北风B 乙地风力强 吹东南风C 甲地风力强 吹西南风D 乙地风力强 吹西北风2 b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B 位于背风区域C 纬度高D 盛行下沉气流3 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a图等温线变得更加密集B a图0 等温线向北移动C 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D a b两图中大陆面积扩大 解析 1 B2 D3 C第1题 等温线与等压线有很强的相关性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 等压线也密集 而等压线越密集 风力就越大 因此乙地的风力比甲地强 乙地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吹东南风 第2题 读图可知 丙处位于南极洲的内陆地区 靠近南极点 终年受极地高气压的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少 第3题 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南极洲的温差变小 等温线变得稀疏 0 等温线向南移动 南极洲的水循环增强 降水量增大 b图中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南极洲的大陆面积将变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北极海冰融化 北极航道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012年7月22日至8月16日 我国 雪龙 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 成为我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船舶 结合下图 回答4 5题 4 冬季 64 N海域的表层水温 A 格陵兰岛西岸高于东岸B 亚欧大陆东岸高于北美大陆西岸C 亚欧大陆东岸高于西岸D 北美大陆东岸高于亚欧大陆西岸5 在 雪龙 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 A 雪龙 号上的科考队员可看到太阳终日不落现象B 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地区盛行西北季风C 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滑雪运动场热闹非凡D 南极各国科考站的室外科考活动频繁 解析 4 A5 A第4题 从世界洋流的分布看 64 N海域 格陵兰岛的西岸为西格陵兰暖流 而东岸为东格陵兰寒流 亚欧大陆东岸为千岛寒流而西岸为北大西洋暖流 北美大陆东岸为拉布拉多寒流而西岸为阿拉斯加暖流 第5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雪龙 号穿越北冰洋东北航道时基本都在北极圈以内 此时会有极昼现象出现 从时间上看 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为高压控制时期 盛行东南信风 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滑雪运动在冬季时比较繁忙 南极科考站的室外科考活动在极昼时期比较频繁 2016成都模拟 读 我国南极考察站和 南极四点 分布示意图 回答6 7题 6 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B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C 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D 自然环境原始 动植物种类繁多7 关于图中科考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冰点距极点的距离为2000千米B 长城站是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C 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D 高点是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地方 解析 6 D7 C第6题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原始 但是自然条件恶劣 动植物种类很少 第7题 冰点与极点间纬度相距约11 5度 实际距离相距约1300千米 长城站虽然纬度最低 但临大西洋 临印度洋的中山站距离祖国最近 高点是南极冰穹的最高点 海拔4083米 南极洲的最高点是海拔5140米的文森峰 2016泰安模拟 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 回答8 9题 8 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A 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渐长B 海洋水体升温较慢C 秋季北极地区多阴天D 此时北极冰川融化慢9 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 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利用太阳能发电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 B C D 解析 8 B9 D第8题 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于7月 但北冰洋地区海域广阔 气温回升慢 导致北冰洋地区冰川融化最大值出现于9月 第9题 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主要是从抑制全球温室效应做起 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 2016长沙模拟 读图回答10 11题 10 某日 科考队员小王于北京时间3时30分在图中Q处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 当他再次观测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 A 24小时B 19小时C 21小时D 23小时11 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的中国极地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 3千米处 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 全天空 观测广B 海拔高 气温低C 极夜长 空气稀D 纬度高 重力大 解析 10 D11 C第10题 Q地的经度是75 E 当北京时间 120 E的地方时 3时30分时 该地的时间为0时30分 0时30分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上 应为日出时间 故日落时间为23时30分 间隔23小时 第11题 在极地观测星空 只能观测到半个星空 天文观测应选择夜晚 避免太阳光的干扰 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 3千米处 这里的海拔在4000米左右 空气洁净且空气密度较小 有利于天文观测 二 综合题12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如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 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等 2 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3 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解析 第 1 题 本题是对海洋环境的考查 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的航线位于中高纬度海区 除一般海区具备的狂风巨浪 洋流以外还可能有海冰及低温的影响 第 2 题 本题是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考查 澳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既有以热量为主导的南北向的热带 亚热带 温带自然景观的差异 又有以水分为主导的东西向的森林 草原 荒漠的差异 第 3 题 本题是对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条件的考查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区除一般大牧场放牧业具备的条件 草场广阔 气候适宜 地广人稀 外 还有作为发达国家具备的优势条件 科技水平高 交通便利 答案 1 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 答出两项即可 2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3 大牧场放牧业草场广阔 气候适宜 技术水平高 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 13 读 两极地区及气温比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 其原因是 2 由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可知 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低 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3 从20世纪20年代起 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 试列举极地的科考价值 解析 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 此时南极地区气候相对温和 而且是极昼期 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南极地区是大陆 地势较北极地区高 而且冰雪覆盖 对太阳辐射反射强 所以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 更寒冷 南极洲作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 有很高的科考价值 答案 1 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 此时南极大陆上气温相对较高 日照时间较长 2 南极地区是大陆 平均海拔高 冰雪覆盖 3 南极大陆是资源的宝库 保存着原始的自然环境 是天然的实验室 14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字母表示有极昼极夜现象的中国南极站 它位于洋沿岸 2 C点的经度为 3 由南极点吹向B点的风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其风向偏转为 4 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层上空出现的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5 图中 分别代表的大洲是 从 大洲飞往 大洲的飞机 最近飞行方向应是 6 南极大陆煤炭资源丰富的事实为地壳运动的 学说 提供了有力证据 解析 第 1 题 中国在南极建立了三个科学考察站 分别是长城站 中山站和昆仑站 位于南极圈内的是中山站和昆仑站 中山站位于印度洋海岸南极内陆 第 2 题 要判断C点的经度 首先要明确C点所在的经线与已知0 经线之间的夹角 考虑地球在以南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确定C点的经度为120 W 第 3 题 B点位于南极圈内 南极点吹向B点的风 是由极地高压带 南半球反气旋 吹出的南风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东南风 第 4 题 人们使用冰箱 空调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 上升到平流层后 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导致南极地区大气层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 第 5 题 根据经纬度确定 分别为大洋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洲飞往 大洲 最近的飞行路线是经过南极点 第 6 题 南极大陆煤炭资源丰富的事实证实南极大陆在远古时代处在温带地区 为地壳运动的 大陆漂移学说 提供了有力证据 15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冰雪之都 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 2 而2008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 2 3 2007年的几个星期 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 再到白令海峡 出现的无冰地带 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 材料二北极上空存在臭氧空洞 科学家预测未来15 20年臭氧空洞还将扩大 材料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 冰鸥 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 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 繁育能力每况愈下 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