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1页
动物学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2页
动物学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3页
动物学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动物学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成绩评分人 日期实验小组成员组成学号20112311052011231106201123112620112311292011231142姓名魏燕君陈旭苹罗佳音张雪美林洪升实验题目探究虾蛄的形态结构及呼吸系统实验内容先详细查询虾蛄的有关资料,再对照查得的资料,对买回来的虾蛄进行外部形态的观察和解剖观察,以达到对我们日常饮食中的虾蛄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它的呼吸系统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从而对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方法和原理使用解剖工具对虾蛄进行解剖,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试剂与仪器(包括试剂名称、浓度配置方法、所需药物仪器名称数量等)仪器:解剖工具一套,体视显微镜两台,普通学生显微镜一台,盘子两个,载玻片,盖玻片材料:虾蛄两只。实验结果(包括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手绘图、文字性的实验结论等)一、对虾蛄的初步认识虾蛄,俗称皮皮虾、虾耙子、虾公驼子、琵琶虾、螳螂虾、攋尿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二、 对虾蛄的外部形态的观察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身体窄长筒状,略扁平,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四节,后四节胸部外露并能自由活动,腹部7节,分界明显,而较头胸两部大而宽,其中第七节为尾节,与第六对腹肢组成尾扇。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虾姑雌雄异体,雄者胸部末节生有交接器。具体外部形态结构如下图:三、 对虾蛄进行解剖(其各部分的形态结构)虾蛄的头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复眼一对,触角两对,五对颚足,其末端为锐钩状,以捕挟食物,其中第二颚足又称掠足,指节回折, 呈螳螂爪状, 具6 尖刺, 非常锋利。具捕食,攻击、防御及掘穴功能。虾蛄还具有3对步足(其中,雄性的第三对步足在基节内侧特化出1 对棒状交接器),6对腹肢,第六对腹肢发达,称尾肢,与尾节组成尾扇。对虾蛄的解剖及观察如图: 四、对虾蛄呼吸的研究将活的虾蛄放在桌上的塑料袋上,将其腹部向上,观察虾蛄的动作,如下视频可见虾蛄的前五对腹肢在一开一合地运动。结合所查的资料,我们组的成员猜想在腹肢处应该有起呼吸作用的鳃。于是,我们对虾蛄的腹肢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实验视频VID_20121215_130801.3gp可见前五节的腹肢,每只腹肢的第一节内侧有分枝的管鳃。虾蛄确实是靠这五对腹肢背面内侧的鳃呼吸的。四、 虾蛄的消化系统的研究虾蛄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中肠腺组成, 前者又包括口、食道、胃( 贲门胃和幽门胃) 、中肠和中肠盲囊、后肠以及肛门。口位于头胸甲腹面前端。食道是连接口与贲门胃的短管。贲门胃为前窄后宽的囊状结构, 幽门胃较窄小, 位于贲门胃后方。中肠为一较细直管, 起始于头胸甲后端, 延伸到第5 腹体节。幽门胃与中肠交界处的背壁突出形成一对中肠盲囊。中肠从第6腹体节开始膨大, 成为后肠, 后肠末端开口于尾扇腹面的肛门。中肠腺十分发达, 起始于头胸甲中后区,终止于尾扇末端, 将幽门胃、中肠和后肠包埋于其中。同时在每一体节连接处, 中肠腺又向左右延伸至身体侧缘。1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等所作的分析和思考后理论成果)对虾蛄进行一次较全面的解剖研究后,对虾蛄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内部部分形态结构都有了一个较好的认识。但想想虾蛄的大颚、小颚、各对步足、颚足、腹肢的具体功能又是什么呢?它们对虾蛄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通过思考,我们认为,虾蛄的腹肢具有游泳和呼吸的功能;步足,尤其是第二步足具有捕食的功能;而大颚、小颚具有协助口咀嚼的功能等。于是我们又详细查了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复眼:呈梨形,具眼柄, 能活动。是视觉器官。第一触角:基肢分3 节, 共有3 条节鞭。肢端生两鞭, 外鞭长, 内鞭短, 内鞭基部又分生出1 条副鞭。司前方触觉功能。第二触角:双肢型, 基肢2 节。外肢形成长叶形鳞片, 周缘密生羽状刚毛。内肢成为1 条触鞭。主要司侧方触觉功能。大颚:基肢形成强有力坚固的大鄂。分切齿部和臼齿部。切齿在口器外缘,臼齿两列垂直于切齿嵌入口中。内肢形成很小的大颧须, 分3 节。起切碎和咀嚼食物作用。第一小颚: 基肢2 节, 第2 节发达, 外肢顶部有一锐齿, 内侧有1 列刚毛。内肢柔软不发达。用于抱持食物。第二小鄂:单肢型, 有3 片内叶, 小鄂须2 片。周缘密生刚毛成羽状。也起抱持食物作用。口器:由大鄂、第一小鄂、第二小颧及上下唇各1 片组成。是摄食的主要器官。第一颚足:分5 节, 底节基部有很大的透明耳状薄片。外肢退化。内肢细而长, 密生结构特殊的刚毛, 称梳饰足。具辅助挖掘和清刷身体的功能。第二颚足:分5 节。底节基部有透明圆形小片。腕节背缘具3 一5 个瘤突,掌节基部有3 枚活动长刺, 内侧有1 列梳状乃嘲齿。指节回折, 呈幢螂爪状, 具6 尖刺, 非常锋利。具捕食、攻击、防御及掘穴功能。第三至五颚足: 3 对附肢基本相似。单肢棒状, 共分7 节。座节外侧着生l 歹U刚毛和1 列绒毛。腕节小, 三角形。掌节叶形, 内侧着生1 列栅状齿。指节爪状回折。具掘穴、捕食、清理身体的功能。雌性还兼有抱卵的作用。这三对瓢足区别在于第三鄂足基节基部有圆形小片, 第四鄂足在底节基部有此小片, 而第五对无此小片。第一至三步足:都为杆状单肢型。分7 节。腕节很小, 分两肢, 外分肢细棒状, 顶端有1 束刚毛, 内侧有小齿约20 枚。内分肢在掌节末端有1 束刚毛。指节上着生2列刚毛。第三步足雌雄异形, 雄性在基节内侧特化出1 对棒状交接器。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身体爬行。雄性第三步足具交配功能。第一至五腹肢:又称游泳肢。基肢2 节。外肢分3 节, 末节三角形, 半透明, 边缘生羽状刚毛。第二节内侧有一小突起。第一节内侧有分枝的管鳃。内肢3 节, 在第三节基部与第二节连接处内侧有1 内附肢, 内附肢顶端呈吸盘状, 起左右肢相互连结, 能同步运动作用。腹肢的功能是呼吸与游泳。第六腹肢(尾肢):双肢型。基节突起部在内侧缘前部着生短小齿, 在外缘具1 齿。外肢第一节比第二节略短, 外缘有活动刺7 一9 个。内肢狭长, 边缘生刚毛。尾肢宽大, 与尾节合称尾扇。主要功能防御、平衡作用。各附肢的功能作用依赖于互相协调、配合。各附肢的功能作用依赖于互相协调、配合。许多活动需要各种附肢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如掘穴打洞, 是靠第一、三、四、五对颚足掘起泥块, 靠强大的掠足举起推出洞外, 洞内的泥浆则靠游泳足的快速扇动而排出洞外。摄食过程是靠掠足捕获食物, 后经第三、四鄂足传到第五颚足, 把食物拖进洞内。再利用大鄂、第一、二小颚组成的口器把食物毋碎吃掉。2 此外,我们小组还做了一个实验(无音像资料):将活的虾蛄放在水中,再向其中虾蛄的周围滴墨水。结果没什么现象。经过思考实验解剖与讨论,我们认为,虾蛄的鳃分布在腹部五对腹肢的内侧,比较分散,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