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十一五总结暨XX年工作部署[范本]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1.gif)
![市农业局十一五总结暨XX年工作部署[范本]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2.gif)
![市农业局十一五总结暨XX年工作部署[范本]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3.gif)
![市农业局十一五总结暨XX年工作部署[范本]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4.gif)
![市农业局十一五总结暨XX年工作部署[范本]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95bb2a20-fd7d-473d-802f-497e9a30b7ad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农业局十一五总结暨XX年工作部署XX市是州府所在地,属中国沿边开放地带, 1986年批被批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主景区,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水运开放口岸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旅游渡假区。市域南北纵距112公里,东西横距98公里,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12.39公里,总面积1043.7万亩。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是北回归线上唯一保持较完整的绿色明珠,澜沧江穿域而过,71条水系横贯东西。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3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2.9%,森林复盖率由XX年的72%提高到84.46%,建设生态村78个,有9个乡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生态村乡镇,勐罕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XX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全市辖5乡5镇,一个街道办事处,96个村民委员会(社区)、 738个自然村。5个国营农场已划入XX市管理,驻有4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有2个国家级口岸,6个出境通道。常驻总人口38万,有傣、哈尼、基诺、拉古、布朗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68%,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5%。一、农业农村经济完成情况预计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6.5万元,年均增长14.69%,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其中农业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完成财政收入13.26亿元,年均增长48%,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XX年的4.3%提高到XX年的15.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7.7%、20.9%和14.7%,三产构成比重从XX年的30:25:45调整为XX年的22:35:43。预计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66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了6043元和2298元。粮食增产增收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粮食产业在农业中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粮经作物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并被不断挤占。但在测土配方、良种应用、高产创建、旱育稀植和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以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等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的支撑下,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总产量平稳发展。实施退耕还林等导致耕地面积从XX年的47万亩减少到XX年的38.7万亩,净减少8.3万亩;加上种粮旱地改种胶园、茶园13万亩,两项减少粮食用地21.3万亩。在“林改”和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中,查出漏统或未纳入统计面积达4.7万亩,五年中,实际减少种粮面积达到17.6万亩。其中,香蕉下田9万亩,改种胶园、茶园等经济作物8.6万亩。导致稻谷生产减少近两万吨,而冬玉米和饲料玉米面积增加近7.0万亩,总产量增加了近2.0万吨。“十一五”期间我市粮食主要为稻谷和玉米,XX年的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97.8%和99.3%。其中稻谷、玉米种植面积分别占粮豆总面积的54%和43.4%,总产分别占粮豆总产量的64.4%和34.8% 。玉米生产在面积大幅增加的同时,单产也在不断提高,四年间增幅达10%。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的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种粮农资综合价格补贴政策的落实,有力推动了良种应用和科技措施的落实。一是投入财政资金万元,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地 万亩;二是投入财政资金 250万元,累计推广运用测土配方施肥173.45万亩;三是大力推广“两杂”优质良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30万亩;四是大力整合农业项目资金,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累计实施 万亩;五是大力推广玉米地膜复盖技术,累计推广运用 万亩;六是切实加大病虫害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和专业化机械防治技术,共投入财政资金 万元,累计防治 万亩;七是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降低种粮农民劳动强度和成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和农业科技措施的有力支撑下,全市累计增产粮食达到 万吨,累计减少病虫害损失 万吨。预计XX年全市粮食将保持稳定发展,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实现12.9万吨,较“十一五”农业产业化规划目标13.9万吨减产1万吨。橡胶产业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天然橡胶与石油、煤炭和钢铁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是重要战略资源。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经过“十一五”的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橡胶产业已发展成为XX市农业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来源于橡胶收入。目前,全市10个乡镇、86个村委会、676个自然村的4.47万户农户有橡胶园,有11.84万人参与民营橡胶产业生产经营活动。辖区内建有民营橡胶加工厂35座,国营农场10座。预计XX年全市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92.4万亩,干胶总产量实现12.7万吨,比XX年增加2.3万吨,增长21.9%。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由76.21万亩增至123.22万亩,开割面积由38.59万亩增至51.63万亩,干胶产量由5.82万吨增至7.02万吨,分别比XX年增长62%、74.8%和82.9%。平均单产达到了136公斤,比“十一五”农业产业化规划目标120公手提高了16公斤。“十一五”期间,投入各级财政资金 万元,实施了橡胶良种苗木补贴和“割胶工培训”工程、“低产低质胶园改造”、“橡胶抗旱定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橡胶病虫害防治”等政策和技术措施,确保了橡胶在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橡胶产业的又快又好的发展。(三)茶叶产业对提升全市山区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茶产业是XX市山区乡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又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全市5乡5镇、1个街道办事处、46个村委会、365个自然村均有茶叶种植。农村从事茶叶生产经营1.19万户、6.83万人,为山区2.6万人增收致富建立了稳定可靠的产业支撑。其中普文、勐旺、大渡岗、基诺和景讷等5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有45%来源于茶叶。“十一五”期间,全市制茶企业由200户增至219户,其中精制茶厂由14个增至20个。形成了绿茶、XX茶两大类和“易昌号”、“昌泰号”、“龙园号”、“云芽牌”、“岗绿牌”、“ 茉莉花型XX”、 “大渡岗牌”、 太阳鼓”等知名品牌。茶叶产业从数量扩张型向优质高产效益型转变,重点实施了“山区人均1亩良种茶”工程、低产茶园改造和绿色茶园防控等科技措施,突出发展了无性系良种茶品种,着力发展生态绿色茶园建设。目前,全市8家茶叶企业的1.57万亩获得有机茶相关机构认证,6家茶叶企业的3.22万亩获得绿色食品茶认证,12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茶产地认定。全市树龄100-600年的古茶树古茶园1.12万亩。全市茶叶面积达到28.5万亩,预计干毛茶产量1.34万吨,比XX年增加0.63万吨。其中民营茶园面积由XX年的15.7万亩发展XX年的25.16万亩,增长60%。采摘茶面积由10.74万亩扩大到23万亩,增长114%,干毛茶产量由8528吨增加到1.11万吨,产值由1.19亿元增加到1.57亿元,分别增长29%和31%。优质无性系品种由6.8万亩增至14.01万亩,增长106%,占全市茶园面积的49.2%。面积、产量和产值均超额完成“十一五”农业产业化规划目标。冬季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XX市冬季农业结构经过“十一五”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已从农民盲目种植转为以市场需求关系为主导的理性发展是时期,真正把“小春抓钱,大春抓粮”落实到具体农业发展中,突出了甜脆玉米、蔬菜、东升南瓜、香蕉等优势资源产业,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生产。并成功探索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稻稻冬作”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有效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和综合生产能力。目前,除勐旺乡发展较慢外,全市九个乡镇和1个办事处的适宜冬季农业种植区其复种指数达到180%以上。在此带动下, XX年和XX年进行了出口蔬菜生产探索,生产的西兰花、芥蓝品种,部分产品还通过泰国包装后销往殴洲市场,并通过了其严格质量检验认证。目前,许多农民利用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积极走出国门发展冬季农业近万亩,产品运回国内销往大中城市。冬季农业已成为继橡胶、茶叶、畜牧业之后的农民增收的新兴农业优势产业。版纳小糯玉米更是成为了深受昆明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的特色地方产品。目前,通过农村专业协会和农业企业实施的订单农业,冷贮保鲜外销的面积和产品产量均达到了80%以上,产品生产实现了由单一追求产量向优质高产无公害的转变。XX年全市冬季作物种植总面积为13.01万亩,总产量达到目19万吨,产值达到4亿元,总产和产值分别比XX年增加10.3万吨和2.95亿元,分别增长118.4%和281%。为冬季农业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417元,较XX年152元增加2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8%。果蔬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热带水果产业和蔬菜产业,尤其冬季反季水果和蔬菜生产是XX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重要产业,涉及5乡5镇、1个街道办、46个村委会、365个自然村。在省州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政策和实施“蔬蓝子”工程,以及在市场价格上涨的有力推动下,以芒果、菠萝、香蕉和冬季蔬菜为主的特色水果和特色蔬菜产业迅速形成。据统计,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由XX年的8.68万亩发展到XX年的11.4万亩,增加2.72万亩,产量由3.51万吨发展到16.33万吨,增加12.82万吨,分别增长31.3%和366%。主要原因是香蕉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即由2.77万亩发展到8.11万亩,增加5.34万亩,平均单产由404公斤提高到1.43吨,分别增长192.78%和232.84%。蔬菜种植面积由XX年的5.85万亩发展到XX年的6.42万亩,增加0.57万亩,增幅为9.74%,总产量达5.14万吨,比XX年的3.51万吨增加1.63万吨,增长46.4%。在农村专业协会和外省农业企业的运作下,蔬菜除满足本地市场供应外,年外销量达2.5万吨以上,部分产品远销泰国及殴盟市场。畜牧水业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标准化生产水平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州出了台一系列加快畜牧渔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实施了种猪补贴、出栏肥猪补贴、生猪养殖保险和重大疫病免疫补贴等重大举措,实施了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项目、中缅边境防疫免疫带建设和XX市百万元畜牧业扶持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提出了“两头”在外,利用两种资源的发展思路,基本确立了“利用特色资源,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养殖水平,注重产品质量”的畜牧渔业发展战略, “公司+基地+农户”和“农户代养”的经营模式基本形成。以此极大推动了全市畜牧渔业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突出小耳猪、茶花鸡、全雄性罗非鱼产业化发展,以资源优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水产品带动了整个养殖业显著提升和发展,探索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的好路子。 预计XX年全市生猪存栏 18.32 万头,比XX年增长8.34 %,出栏14.19万头,比XX年增长16.69%,肉类总产量达到1.31万吨,比XX年增加 0.3万 吨,增长29.71 %。水产品总产量1.51万吨,比XX年的0.74万吨增长49%,渔业总产值达1.51亿元,比XX年的0.74亿元增长49%。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682元,比XX年增长29.9%,渔民人均收入由XX年的743元提高到XX年的4077.5元,增长5.5倍,全市人均占有水产品36公斤,位于全省前列。畜牧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0%提高到了XX年的55%以上。滇南小耳猪自XX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已经建立了1个滇南小耳猪原种保种场和1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的种源扩繁场。全市主要分布在景哈、勐龙、勐养、嘎洒、基诺、勐罕等五个乡镇,存栏约3万头。自XX年以来XX市积极探索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开发,建立了20个生态养殖示范村,小耳猪养殖示范户500多户,年出栏肥猪达到15000头。产品成功打入昆明市高端消费市场,成为了养殖业的领头产业。积极实施“一条鱼”工程和建设罗非鱼优势产业带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罗非鱼产业,全雄性罗非鱼标准化养殖已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支柱。据业务部门统计,XX年1-9月份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1967吨,完成州级目标任务8000吨的149.6%;完成省级目标任务17000吨的70.4%;完成水产养殖总面积2.87万亩,完成目标任务(2.57万亩)的111%。随着罗非鱼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奠基开工建设,昆明等内地大中城市以及周边老挝国家对罗非鱼产品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产品价格回升较快,农民养殖积极性普遍提高,为大力推广罗非鱼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渔业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财政支持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党中央、国务院为引起各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连续五年把涉及“三农”工作列为1号文件下发,省州也相继出台了促进橡胶、茶叶、冬季农业、畜牧水产等数项意见和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农业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连续实施了山区1亩良种茶工程、百万元畜牧发展、万亩蔬菜基地建设等数项惠及民生工程,在本级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XX年建立了本级农业发展基金,本级财政支持“三农”资金实现了与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政策和财政支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顺利实现“十一五”农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和保障。科技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稳定和完善农业农村基本政策体系,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协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各项农业改革,全面完成了种子体制改革和10个乡镇农业中心体制改革及上划市级部门直管工作,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能职责,基本完善了科技人员上岗竞争机制,配备和进一步完善了基层33个站的办公条件,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激情得到了极大调动。 “十一五”期间新增高级职称农业科技人员25名,比XX年净增23名,已经建立起了高、中、低梯次完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在服务“三农”,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及在参与老、缅、泰等周边国家农业科技和农业资源开发合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为完成“十一五”农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可靠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农业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市农业局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了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强化了对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和各项专项集中整治,打击了一批违法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加强了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从源头严把质量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在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生产经营者守法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五年来,建立了农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农业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等 6 项制度,完成茶叶、水果、蔬菜、畜牧水产等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39万亩。共举办执法人员和农资经营人员法律法规培训197期、1.79万人次,共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和工作督查各12次,深入乡镇宣传24场次,现场咨询3.6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11万份 (册)。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415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835个次,整顿市场3605个次,立案调查违法违规案件71起,其中种子类案件23起,扣押种子6吨,没收劣质种子3.09万袋(筒),销毁7625袋;肥料类案件22起,责令厂家收回不合格肥料产品50多吨;农药类案件12起,没收劣质农药42件。查处假劣农资总价值 22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1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万元。累计抽检农产品样品1086个,合格率 91.2。查处违法案件29起,没收并销毁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1.2万公斤,价值22万元。 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显著改善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做好全市“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中央、省、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依法保护农民群众土地权益,切实解决好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等政策措施,立足资源和区域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扎实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大力实施6个支撑农民增收千元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动权。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有力支撑下,预计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66元,比“十五”期末增加2298元,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收入比为3.02:1,较“十五”期末缩小了0.38,已基本回落到国际公认的城乡差距31警戒线。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资金的连续支持下,强力推动了全市农机发展水平的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小型、多台、功能少、利用率低的特征得到显著改变,并向农业机械大型化,大功力、多功能、高利用率发展,农业劳动强度持续降低,机械作业面积快速扩大,效益显著提升。农机总动力和大马力机械名列前茅。XX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34.18万千瓦,与XX年比增长33.18%,农机固定资产原值26.43亿元,与XX年比增长29.05%。80马力以上的耕作型拖拉机120台,水稻插秧机8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43台,分别比XX年增长82.3%、70%和4.38%。玉米联合收割机1台, 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XX年全年实现机耕28.8万亩,机收8.96万亩,机插1764亩,水稻生产机械化逐步实现。设施农业滴灌面积1600亩,实现了零突破。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每年跨区作业服务的农机具在60台以上,并开展跨国作业,跨区作业面积,收入分别由XX年的25900亩、103万元分别提高到XX年的57510亩和262万元。全市拥有农机化专业户257户、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年作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到19户。争取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845.89万元,惠及农户2765户,补贴农机具2876台、套。XX我市水稻机插秧面积1764亩、茶叶修剪机自XX年推广以来目前已达287台, 引进设施农业微灌设备一台套、面积1600亩。XX引进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示范推广面积100亩。三、存在问题和困难“十二五”期间,随着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全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受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市场体制等诸多方面影响越来越直接,基础薄弱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不利因素在叠加凸显,很大程度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主要反映在:1、资源环境约束依然严峻。耕地面积、粮播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并存,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上新台阶的难度增大。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容,城郊优良的养殖水域、滩涂和蔬菜基地被占用;热区开发严重挤压草山资源;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洪涝灾害、旱灾以及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大;橡胶白粉病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以及禽流感动物疫病呈多发、频发,且呈逐年加重趋势,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气候变化影响已成为制约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2、现代农业装备基础薄弱。受农业资金和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农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基础薄弱,水利骨干工程少、配套设施不完善,工程老化病险严重;基本农田排灌、土地整治等以及畜禽厩舍、围栏和设施大棚等建设滞后,水产池塘设施老化,农业设施落后及“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薄弱,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等建设难度加大,农业发展总体上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经营方式,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相适应。3、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全市农业生产经营粗放,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比较效益下降。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和集体土地流转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滞后,非农就业空间有限,农业农村内部增收难度增大。农民工务工技能较低,转移就业增收任务艰巨。全市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相对滞后,根本问题是投入不足,欠账太多,自我发展能力弱,特别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这些都制约着农民工资性收入、服务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四、发展思路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开局之年,其工作好坏将对全局产生直接影响。因此,XX年农业发展思路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农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始终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特色闯市场、科技强农业”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继续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优质高产无公害农业,突出农业增效,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转变粮、胶、茶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强化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引进、培育和壮大优势龙头企业,完善农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协会的财政扶持政策,构建更加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升我市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城乡社会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五、XX年的工作目标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2万亩,粮食总产12万吨,平均单产提高10公斤;民营橡胶、茶叶产量分别达到7.5万吨、1.3万吨;蔬菜、水果等有较大增长;生猪出栏15万头,肉类产量1.4万吨,水产品产量1.6万吨。发展林下红魔芋15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完成农民技术培训10万人次,其中,培训胶农、茶农各1.5万人次。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2500人,其中转移XX人。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大力推进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增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降低3个百分点,家畜家禽疫病病死率分别控制在4%、8%以内,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到100%,常规免疫率达到90%以上。六、工作措施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补换证后续工作。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力度,认真审核,依法办证,切实做好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补证和换证工作。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深化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证农民土地合法收益权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用地的有序流转和有效积聚,使分散、有限的耕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造就一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政务服务办事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热力运行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兽医防治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下水道养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检验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堤灌维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假肢制作装配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电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微信视频号账号协议合同
- 挖机配件销售系统化培训
- 绿色能源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
- 大客户服务定制化策略方案
- 编译原理教案
- 电梯使用单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电梯安全检查记录表
- 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制度
- 股份制公司章程样本
- TCTBA 005-2024 TCECA-G 0326-2024 合同能源管理招标规范 轨道交通
-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