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报告编写(完整).doc_第1页
认识实习报告编写(完整).doc_第2页
认识实习报告编写(完整).doc_第3页
认识实习报告编写(完整).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名称: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一、认识实习报告内容第一章 矿井地质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井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井田地形、地热、气象、地震等情况。第二节 矿区地层特征煤田地质特征:区域地质及地层、成煤年代、煤田构造物征、火成岩活动情况。煤层特征:煤层产状、层数、煤层厚度、结构及倾角、围岩特征、煤层间距。附矿区煤层特征表1.1。表1.1 矿区煤层特征表区或组煤层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稳定性倾角/()视密度/t/m备注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夹石层数夹石总厚度/m煤质特征:结合煤的用途分列各煤层的元素分析、以热量、灰熔点,煤的牌号、煤的物理性能、矿区煤质变化规律等。井田地质构造:单斜、褶曲、断层、其它构造(陷落柱、冲刷带、岩浆侵入等)。主要断层特征表1.2。井田水文地质概况:区域水文特征、含水性、地下水及其相互联系情产况,对矿井开采影响,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技术条件: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情况。矿井储量:井田境界及其确定依据,储量计算的境界及计算原则。注意:加上地层产状三要素的作图、由平面图做剖面图以及断层产状的作图。第二章 井田开拓矿井工业储量、矿井年产量、服务年限;矿井生产制度;井田开拓方式;矿井井筒数目、位置和用途、装备;水平数目、大巷位置、层间联系方式;阶段内采区的划分,采区的范围、数目、开采顺序及同时开采的采区数目。井底车场型式;矿井提升方式及提升设备;矿井运输方式,运输系统及运输设备;矿井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及设施。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1)采区概况采区范围、采区地质概况(可采煤层数,煤层赋存状况,层间距离、地质构造);采区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2)上(下)山布置方式;采区的上山数目、位置、断面。3)采区车场及硐室车场形式,煤仓形式及其容量;4)采煤方法重点讲回采巷道的布置;5)采区生产系统采区各种煤柱尺寸、回采与掘进的接续关系。采区运输和通风系统。第四章 回采工艺采煤机的工作方式;进刀方式、截深;工作面机械化准备、采煤机、运输机和支架型式;顶板管理方法的选择;炮采工作面的炮眼布置,装药量、炮眼长度及顺序,一次进度;每昼夜开邦次数;工作面生产能力、移溜子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等。工作面作业制度,循环方式人员配备和劳动组织。第五章 掘进工艺破岩方式、一次进度,装药量和爆破效果;工作面的掘进设备;装岩方式、巷道断面支架材料及结构,支护方式。循环方式人员配备和劳动组织。实习报告附图:1)井田位置、交通图2)井田地质综合柱状图3)井田开拓示意图4)采区巷道布置示意图5)巷道断面图6)7)二、实习报告的撰写与规范1实习报告格式。实习报告手写,要用统一的实习报告用纸,用黑或蓝墨水工整书写。2实习报告结构及要求(1)封面:封面包括:教学单位、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年、月、日);(2)扉页;(3)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到二级标题)及页次;汉字章节。;(4)正文:正文应按目录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论述清楚,文字通顺,图表规范,书写整洁。I标题及编号:II图表的格式。图1.1,表1.1。图名放在图形正下方,表格放在表格正上方。III图形的绘制。全部手工绘,不能打印或复印。(5)实习小结实习报告章节由学生自行编写,报告内容要简明扼要,书写工整插图符合比例。三、实习目的认识实习的目的是对掌握矿井地质工作方法及对矿井生产过程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获得矿井开拓、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生产系统、机电设备和安全等方面的初步认识,为今后学习采矿及其它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三、实习进度安排1矿井地质认识实习进度安排矿井地质认识实习进度安排见表2表2 矿井地质认识实习计划安排表实习内容实习天数1、听取矿井地质报告及阅读资料2天2、野外观察、实测剖面一煤系剖面1天3、井下观察煤层顶底板及煤层结构1天4、井下观察并作石门剖面图、井下断层观察1天5、编写报告及小结1天合 计6天2采矿认识实习进度安排采矿认识实习进度安排见表3表3 采矿认识实习计划安排表实习内容实习天数1、矿井生产情况全面了解(听取技术报告、阅读资料、井上参观)1天2、井下参观1天3、采矿实习1天4、实习总结(编写报告、座谈交流)1天5、旅途往返(包括地质认识实习)2天总计6天五、实习的基本要求1了解煤系地层岩层特征,掌握利用露头及地质剖面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工作方法和实测剖面的工作方法,熟悉矿井地质工作内容。2建立矿井生产过程的整体概念,从煤(矿)层赋存条件、开拓准备、生产过程,到地面生产系统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3熟悉矿山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